分裂疊映、幻影幢幢《哈姆雷》
4月
28
2014
哈姆雷(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3次瀏覽
謝筱玫(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有人用文字寫日記,有人用相片寫日記,(尤其在這個智慧手機結合社群網路的年代),台南人的這個《哈姆雷》則用影像紀錄周遭,冷眼看世情。攝影機本身即有一種侵略性,不容分說即把你收存其中。這位哈姆雷是影像記錄控,戲一開始(在母親婚禮上)就有點行為失序。父親死了,王位繼承人不是他,而占取王位的叔父竟也占取了母親的身心。他的世界崩解,他的憤怒與抗議只能透過語言與肢體的僭越、抗拒「正常」來表達。而攝影機(及其侵略性)則成了他的武器。

攝影機與舞台上三個螢幕,創造出豐富的觀看趣味,導演也使用得頗節制,不致造成看戲的困擾。有時螢幕播放的是前一刻所錄的畫面,畫面是為了喚起回憶或重新確認而出現,過去的時間與現在的時間平行進行。有時畫面與舞台上的動作同步,但在某個時間點定格,凝止於某張特寫的面容:羅增坎與紀思騰帶有罪惡感(與喜感)的表情,娥菲麗的婆娑淚眼,哈姆雷的扭曲糾結。情緒在螢幕上戛然封存了凝結了,台上的動作仍繼續,而凝止的時間(螢幕)與前進未中斷的時間(舞台)並置疊映,衍生許多聯想,像是在說,有些情緒/創傷很難輕易隨時間過去。

舞台設計也呼應了這種視覺上的多層次辯證。舞台既簡單又華麗,空台後方一排鏡牆,鏡子使視覺空間延展,演員也鏡裡鏡外一分為二。但鏡牆也是演員出入口,其後方是一隱藏表演區,配合燈光顯露,鏡裡空間成了名副其實的鏡框舞台,於是有了不同的空間層次展演效果。我們像是偷窺者看著哈姆雷在浴室泡澡,與何瑞修講他如何從英格蘭死裡逃生。又或老哈姆雷的巨大身軀由觀眾席前方緩緩走過,而聲音的來源以聚光燈顯現,只見另一個老哈姆雷在鏡牆後的空間以立式麥克風出聲,跟兒子訴說被害始末、囑其為之復仇。兩個老哈姆雷一前一後同時並置,種種過去的鬼魂揮之不去,以實體與影像等不同形式在全劇反覆出現。

最有趣的空間使用當數波隆尼被誤殺一景。導演在此作了一個裡外的空間扭轉,也扭轉我們(讀過劇本者)的期待。哈姆雷跟母親的爭執一開始發生在鏡牆內,我們與躲起來偷聽的波隆尼在鏡牆的這一邊,隱約聽到母子對話但看不到實際狀況,情急之下波隆尼呼喊,下一刻我們就聽到裡面傳來的槍響,波隆尼倒下,被王子當作國王而射殺。觀眾被放在波隆尼的視角(而非哈姆雷),更感受到他死得不明不白,以及一切的荒謬與難料。

視覺的疊合手法也出現在表演上。演員分飾多角,在親密的水源劇場空間,看到飾母后的演員復以伶人甲出現,觀眾記憶不免召喚出她不久前的母后身姿,在觀戲同時也於腦海中兩相對照,不禁讚嘆謝盈萱的演技。伶人台語獻演,特洛伊戰爭念白一段十分搶眼。伶人表演的部分使用戲曲說書的聲口以及由歌仔戲身段變化另創的動作,哈姆雷與波隆尼的中文評論交錯其間,也是兩種不同質地的語言與表演方式的並置。這一景輕鬆諧趣,適時調合整齣戲的沉重悲傷。這齣戲的演員整齊,表現皆不俗。魏雋展的哈姆雷憤怒且躁鬱,跟李劭婕在「去修道院」的對手戲,充滿張力。另外想附帶一提的是服裝設計,母后穿上那一襲紅色絲絨半開魚尾禮服,美艷不可方物。

劇末,導演沒讓舞台上屍體橫陳;死者離開,彷彿船過水無痕,但哈姆雷生前記錄的畫面片段無聲地出現在螢幕上,「其實也是靜靜的記得」(借用夐虹詩)。肉身會消逝,但歷史會記得。

《哈姆雷》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4/04/24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呂柏伸以寫實表演為基調,加入當代元素,緊扣當今台灣的時代氛圍。然而更困難的挑戰是從當代角度重新理解莎劇劇本。《哈姆雷》更提供後設的機會讓當代導演對劇場本質提問,尋找莎士比亞必定要透過劇場作為表達的動機與渴望。(陳代樾)
6月
07
2014
整個空間除了干擾式的電波極大聲的播放著,沒有其他聲響與對話,配合著哈姆雷不發一語的用各種角度與姿勢注視著攝像機的投射內容,恍惚憂鬱的神情,空氣中徹底被詭譎給籠罩。 (張簡亦杰)
5月
12
2014
在舞台設計上使用三個閃動的螢幕,一台用來窺視的錄影機器,搭配著冰冷的鏡面反射的影像──這個空間裡,視覺的暴力超過聲音主宰著我們,刺激我們對於畫面的想像的可能性。(劉崴瑒)
5月
12
2014
魏雋展詮釋下的哈姆雷,性格中的瘋狂卻被放大,揮舞著攝影機、步步逼近身邊所有人的他,更顯出張狂的威脅性,徹底地顛覆了對於哈姆雷的想像。王子如今不再落魄,手中的攝影機賦予了他觀看、監控、紀錄、寫史的權力。他甚至不再需要靠友人將故事流傳下去,為其洗刷冤屈──當然,也不免令人少了點同情與唏噓。(白斐嵐)
5月
06
2014
整齣戲變成在虛偽的表象行為當中,真實情感輾轉掙扎的痕跡──這是演出和劇本的最大不同,表演者隨時可決定每句話語背後的情感真假,從而營造出激烈的內外違和感,尤以哈姆雷和娥菲麗的感情戲,內外衝突最為激烈。(鴻鴻)
4月
21
201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