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革命的預演」還是「預言的革命」?《女武神》
6月
13
2014
女武神(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7次瀏覽
黃鼎云(特約評論人)

若「劇場是革命的預演」(根據「華格納革命指環」節目單內文中對波瓦的引用),那麼黑眼睛跨劇團本次搬演的《女武神》預演了什麼?若是「預演革命」,那麼何時「正式革命」?正式革命的必要條件是這些經歷過預演的觀眾可以產生行動力。進一步詢問,劇場內的觀眾又如何成為劇場外的行動者?

今年五月初,在台灣具有一定指標性的台新藝術基金會公布第一季的入圍名單中,赫然驚見兩「件」有別於過往理解的「作品」被提名,一是由張小虹所提名「太陽花運動」,被提名人為太陽花運動全體參與者。另一則是由郭亮廷所提名「大腸花、小腸花」,被提名人為音地大帝。此提名名單一出現,網路上有諸多討論,亦有些質疑聲浪,而對這兩件「作品」之提名爭議,最常圍繞在幾個問題意識上,一方面可能是「作者」的缺席焦慮,不再能以一個人、一群人、一個團體來化約藝術生產者為何。二方面可能是「社會性藝術/藝術介入社會/參與式藝術」等等藝術生產形態是否就只是社會事件/現象的收割者?透過話語權/藝術手法的使用達到收編之效果。第一個提問關係到「作品」本質論上的判斷,第二談的多半是藝術倫理問題。本「作品」在第一個問題上沒有太多阻礙,是「黑眼睛跨劇團」。然而面對第二問題時,就我而言,便不自覺陷入難以回應的陷阱中,需要繼續往下思索。

黑眼睛版本的《女武神》透過對華格納「總體劇場」之感召,同時強調與當下社會之結合,將「女武神」重新改寫成「坐擁宇宙核電廠的統治者與他的九個孩子的故事」,借古諷今十分精彩,眾多橋段、情節、人物改寫細膩也頗具當代意義。加上蘇匯宇的跨刀舞台裝置,強調各種物質的運用與聲光結構(水、粉末、手搖警鈴、飛輪腳踏車等)讓整體「作品」散發著精緻完整的線條,兩面式舞台帶著審視自省的色彩也與演出內容連成一氣。然而看完後我仍不免要問,「預演革命了什麼?又或者是不斷預言(不會發生的)革命?」

在後消費年代的社會中,「劇場作品」是否能作為真正社會革命的前哨站?觀眾透過商業行為進到劇場中,「欣賞」此作品,作品精緻、優雅、富有美學與教育意涵,觀眾各個無不帶著充滿自省的心思離開劇場時,究竟是凝聚了或是消耗了革命的意識?正如同330五十萬的黑潮晚會,究竟是凝聚的運動的意志或是耗損了運動的動能?若我們從消費角度繼續往下看,台灣當代劇場圈已屬藝文人口之小眾,「華格納計畫」無論從計畫規格、消費價格乃至閱聽難度來說更屬困難。或許我們無法斷言來看「華格納計畫」的觀眾都反核、反服貿、反獨裁,但若從318運動後的社會氛圍與各家媒體可信度不一的民調來看,這樣的社會意識即便不是絕大多數,也非常有可能是相對多數。

但是,革命確實還沒成功啊!

換言之,這作品究竟是重新對「劇場作為革命的預演」有新一層的想像創造或嶄新的社會能動性策略?還是再一次地反覆地尋找革命未完成的受挫者的集體慰藉?關於這點,還有很高的議論空間。但關於象徵,馬拉美說到,「象徵是在場與缺席的混合」。在場是可見的、演出現場可感知的一切,而那些缺席的是對於自身經驗與外部社會的連結。當外部的經驗如此磅礡、濃烈,早已遠遠大過對於華格納與那一整個時代的理解時,所有經過的、漠然的也好,深陷其中的也罷,究竟在一次「劇場作品」能夠重新生產些什麼?

或許藝術創作是少數能夠站穩反抗者角色的其中一群,但它也面對著自身不斷商品化,無法避免市場機制的困窘,甚至是作者的缺席、倫理的困難接踵而來。即便帶有社會性目的的創作者投射的、釋放的訊息,進而生產的作品,在反抗的姿態成為如同命定的常態下,能否避免變成另類「政治正確」的打手,反而更是能不斷思索的問題。還是那個問題,今天劇場內的觀眾,如何成為明日劇場外的行動者,如果我們還是不斷「預言」一場倒背如流的革命?

但是,但是,革命確實還沒成功啊!

《女武神》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
時間|2014/06/08 16: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四連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謂的「拉夫拉語彙」,雜揉雜耍、偶戲、電影、動畫、戲劇、歌劇類型,型構奇巧又帶些取巧的混搭,廣受歡迎,已經正式進入歌劇製作的語彙,相信今後仍會以異質的多語發聲。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看見死屍拍手叫好,這是諸神黃昏,眾聲喧嘩的世界。‭ ‬(王寶祥)
10月
18
2017
當晚演出讓人感到可惜的是,呂紹嘉指揮下的國家交響樂團,從第一幕前奏曲開始便產生了力度不足的問題,而顯得虛弱、渙散,許多雄渾、激烈的場面似乎處理的太「輕」。加上臺中國家歌劇院本身非常不理想的音樂效果,使得上述問題更為嚴重。(武文堯)
10月
18
2017
角色卡在神話人物與新身分之間不上不下,隨著劇情推向高潮,動機越來越不明確,彷彿只是為了要追隨劇本的走向。如此看來,劇本淪為政治宣言的配角,是不是「女武神」似乎也不那麼重要了。(白斐嵐)
6月
20
2014
這齣戲將街頭抗議常用的行動劇,嫁接上「台灣龍捲風」式的通俗趣味,因此創造出一種驚人的效果:理所當然的幼稚。但造就這種效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反映現實、諷刺時事嗎?問題是,將現實的雜亂無章搬上舞台,就反映了現實嗎? (羅志誠)
6月
13
2014
編導鴻鴻「借屍還魂」,直指這台灣社會的當代預言,在眾演員賣力出色的表演之中,讓人在劇場中不斷思考著劇場外的世界。返回藝術家們在318學運中的手足無措,和理論學者用盡氣力將藝術編織進學運的脈絡,或許,藝術真正的戰場就是在作品之中。(謝東寧)
6月
12
2014
一齣看似逢場作戲的演出,卻展現了跨越時空、文化與文本的超級對位。編導鴻鴻深厚的歌劇研究基底,徹底做足了《女武神》的反骨精神,全劇十足的諷刺和幽默,讓我禁不住直呼:這真是我最喜歡的一齣鴻鴻的作品!(傅裕惠)
6月
09
201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