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國度樂音《天使悅音》
6月
27
2014
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瞧橋文化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9次瀏覽
武文堯(高中生)

舞台微暗,清脆嘹亮的樂音早已迴盪於音樂廳中,甘美、自然,接著,一群配戴木十字架之音樂天使們,踏著堅韌步伐,在熱烈的掌聲中步向舞台。這群來自法國巴黎的學童們,正是名列世界三大兒童合唱團之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Les Petits Chanteurs A La Croix De Bois),以天使般的美聲天籟,享譽世界。特別的是,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是現今極少數使用「無伴奏」(A cappella)技巧演唱之兒童合唱團,睽違九年後再訪台灣,以純真美聲滋育樂迷們。

除了經典的宗教歌曲外,兒童合唱團並非只能演唱宗教音樂,哈利路亞過後,也可以是清恬活潑的午後情意。這次合唱團在演出曲目上,撇開了我們對於合唱的刻板印象,原來人聲是這樣豐富多變,再配上簡單卻得宜之舞台動作,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讓人耳目一新。上半場約十三首小品,從聖樂到藝術歌曲,從鄉村民謠到歌曲會串,短短的幾首歌曲,就已讓在場聽眾心動不已。看著他們身穿白袍、胸前掛個木十字架,音樂天使的美譽真是名副其實;整齊的變換隊形,甚至走下舞台,在觀眾兩旁歌唱,如果天使會歌唱,那麼一定就是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的聲音吧!

舉手投足間,我們見到了這群用生命去歌唱的團員們,他們的眼神、動作、紀律,完全發自於內心,雖然年紀小,但歌聲裡盡是對自己以及世界的雀躍與期待。這讓我們想到台灣的音樂(合唱)現況,台灣不是沒有好的合唱團,但真正投入,將自己努力奉獻在其中的團員大概屈指可數,若團員們自己沒有百分之百的投入其中,那演奏(唱)之音樂又怎能使聽眾為之動容呢?在台灣,要聽到合唱團之表演實屬容易,但要聽到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出,又有幾場呢?我們雖不需崇洋,但卻要向外國借鏡,當我們看到外國合唱團,每個團員都無比投入的專注於表演上,我們台灣之合唱團,是否真的感受到了靈魂的樂音?這場音樂會,讓筆者想起去年欣賞的亞美尼亞霍夫室內合唱團,他們對於保存亞美尼亞地區的音樂不遺餘力,當時筆者曾用「採集後的詩意美感」形容該合唱團之精彩演出;今年當我看完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後,心中的悸動與感慨是相同的,唯有用心感受音樂,才能深刻的詮釋。

《阿里山的姑娘》一曲,讓我們見識到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的誠意,他們以洋腔洋調的口吻,讚頌阿里山的好山好水,讓全場觀眾不禁會心一笑,外國人演唱東方名曲,別有一番風味,不論感情是否到位,至少讓大家感受到無比的親近,正所謂音樂不分國界。英國作曲家艾維斯(ives)的作品《美樂妙串》(name that tune),巧妙的將多首古典音樂融合,以阿卡貝拉的方式(a cappella),一展無伴奏合唱之堅強實力;以《費加洛婚禮》序曲開場,加上《命運交響曲》、海頓主題變奏曲、《藍色多瑙河》等,美樂妙串確實是巧妙精巧的合唱金曲。另外像是舒伯特《聖母頌》、韓德爾《哈利路亞》以及法希西亞的《巴黎巴黎》(Faricier,Paris paname ) ,各種曲風都難不倒他們。他們散發出來的魅力,正是一群童心未泯的音樂天使,以音樂訴說他們心中的繽紛世界。

「世界上只有一種人會畫畫,那就是小孩。」畢卡索(Pablo Picasso)如是說。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以兒童的眼光與角度,理直氣壯的向大人們說理,他們跳出大人們思想的框架,隨者自己的意志歌唱,就像聖修伯里—《小王子》裡的飛行員一樣,天真地看世界,卻發現了更奇妙的新世界。不管聽過多少個兒童合唱團的演出,有別於維也納少年合唱團、聖馬克兒童合唱團,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一定值得欣賞,就像囹圄歲月中對希望的冀求,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帶給大家希望的力量,峰迴路轉後,柳暗花明又一村,屬於天使的國度,不只存在於童話故事中。

《天使悅音》

演出|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
時間|2014/06/08 14: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