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慾與瘋狂的規避《莎樂美》
7月
21
2014
莎樂美(NSO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0次瀏覽
謝東寧(駐站評論人)

歌劇《莎樂美》可說是歐洲文化的某種精神代表,其原本來自《聖經》的一段福音故事,英國「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用法語將這個故事寫成一個充滿情慾、暴力與血腥的劇本,也顛覆了原來基督教傳統文化中的莎樂美形象,之後浪漫主義作曲家理察‧史特勞斯,才將之譜成一套單幕德語歌劇。這個在過去充滿「敗德」爭議的歌劇,放在將光怪陸離視為平常的今日,莎樂美這個角色,似乎有了可以重新審視的機會;到底是為什麼,她會愛上聖人--洗者若翰?又為何願意對一直覬覦她的叔王(母親的新丈夫),舞一段充滿情慾的「七紗舞」,然後條件是,一親洗者若翰被砍下來血淋淋的頭顱?

國家交響樂團的樂季壓軸節目《莎樂美》,請來了德國歌劇導演安東尼‧皮拉瓦奇,來詮釋這個相對短小、卻一點不容易的歌劇。首先,本劇的樂團編制龐大、曲風充滿戲劇性張力,對指揮和樂團都是個挑戰;再來,莎樂美這個16歲少女角色,表演上要歷經壓抑、情慾、瘋狂、與血腥的轉變,演唱上需要一個充滿音量、活力和力量的戲劇女高音,表演難度高;最後,在過去的這麼多舞台版本中,導演又要如何做出新詮釋呢?

演出總體來說,NSO維持一貫的高度水準,指揮呂紹嘉對於這麼難的樂譜之掌控能力,讓人絕對值回票價。另方面,擔任主要角色的幾個外國的聲手,與本地的歌手的合作,調和得圓融有默契,臨時救援的女主角烏爾,稱職演出,韓國籍的男中音安東尼歐‧楊(飾演若翰)及台灣的男高音王典(飾演納拉伯特)表現突出。可是對於導演的詮釋,極其影響之下的舞台設計群們的表現,似乎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導演將本劇設定在20年代的歐洲(二戰前),著重在所謂「一個社會被另一個社會取代而終結」的主題。在這種歷史線性發展的詮釋思維下,舞台也呈現了一個立體的線性(權力)空間,樓梯通向高高的皇宮(天堂),地面是有噴水池的後院(人間),地牢裡關著犯人(地獄),並且高度集中在一個有圍牆圈住的空間(世界),在這個空間之中,寫實又象徵地表現主題。但是,在這個過於狹小的地面舞台空間,不但演員走位受到侷限,燈光設計似乎也沒找到方法,來克服這個不容易打光的空間,以致於幾個戲劇性的轉變場景,似乎沒有跟上節奏。

主題之下導演對於莎樂美這個角色的詮釋,顯然大有問題,演唱的歌詞明明情慾高漲,但是角色之間的肢體,卻只是在推來躲去,角色內在的動機無法彰顯。本劇的幾個轉折點,譬如莎樂美到底為什麼愛上-洗者若翰?又為什麼決定跳舞?導演並無清楚交代。接下來的全劇重點「七紗舞」,更是大失所望,該有情慾的莎樂美全身包緊緊,倒是一旁的猶太人和納匝肋人開始寬衣(會不會太滑稽?),而企圖用四個舞者來象徵國王的慾念,只能說編舞者對劇本的理解顯然不足。接下來從水池浮出的頭顱,像是被「道德重整委員會」審查過的乾淨,這樣如何能讓莎樂美唱出那混和著情慾、鮮血與瘋狂,既暢快又悔恨的長段歌詞。最後更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導演竟然改變全劇的結局,讓莎樂美槍殺國王(原劇本是國王看不下去,處死莎樂美)。

依導演說的主題來看,這個結局還真是饒負趣味,雖然明示了「莎樂美的新時代取代了國王的舊時代」,但另方面卻也暗示了--清純少女(壓抑情慾)戰勝邪惡國王(表現情慾)。如此可算是反向操作,一舉繞過想要討論情慾的史特勞斯和王爾德,返回善惡分明的簡單道德標準。用這個角度處理《莎樂美》,結果不但扁平化了眾角色之間的複雜關係,及對於慾望(主要是莎樂美)的多面向刻畫,更是辜負了史特勞斯精心譜寫的華麗浪漫曲風與歌詞。

所幸,呂紹嘉和NSO音樂上的精緻處理,和水準整齊的歌手們精彩表現,以及很漂亮成功的影像設計,維持住了這100分鐘高潮跌起的故事劇情。NSO的年度歌劇製作,向來是台灣歌劇迷引頸期盼的本土製作,歷年來也為我們展示其越來越成熟的製作成果,可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導演),而外聘導演總是排練時間有限,是否也該有計畫來培養,未來的歌劇導演人才,相信是整個歌劇團隊的最後一哩路。

《莎樂美》

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4/07/18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掌控舞台上所有環節時,必須考慮到所有符號之間的交互關係,使整齣歌劇對觀眾而言成為一番「有意義的陳述」。甚至,他也該考慮自己面對的是台灣而非歐洲觀眾,畢竟他是接受NSO委託來執導《莎樂美》。(潘罡)
7月
31
2014
1920年代的酒池肉林不見了,卻被破敗的舞台、幽禁的氛圍全面反撲,節目單中號稱「希望華麗的戲服可以引起台灣觀眾的共鳴」,但那華麗的戲服和場面也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時代崩解時緊抓著高貴但實為廉價的品味。(林采韻)
7月
28
2014
對於《莎樂美》的製作,若是意圖追求一個劇情的合理解釋,無異於緣木求魚。與其要求導演提供一個足以讓大部份的人信服的詮釋,不如在接受導演本身詮釋方向的前提下,進一步檢視導演是否能夠自圓其說。(蔡永凱)
7月
22
2014
不論皮拉瓦奇的《莎樂美》是否能讓所有人接受,但都必須承認導演與眾不同的戲劇觀,跳脫歌詞的限制,讓觀眾重新進入《莎樂美》的音樂世界中。整齣戲最令人感到失望的,並不是導演的詮釋手法,而是七紗舞的差勁演出。 (武文堯)
7月
22
201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