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究竟還是徒勞?《烏布王》
8月
20
2014
烏布王(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6次瀏覽
傅裕惠(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迥異於台灣時興的偶劇或物件表演,翻筋斗偶劇團的這齣《烏布王》幾乎處處充滿議題性、政治性,一則「截殺」夢幻般的想像,二則屢屢逆轉觀眾所認知的現實,讓醜陋、不堪與殘酷,以諧趣和低劣的形象再現於舞台。這是一齣需要觀眾主動且即時解碼的演出,倘使一步、一時跟不上創作者的腳步,我們便只能望著台上神乎其技的裝置設備與投影,悵然興嘆而已。

全劇首演於一九九七年,距今也有近廿年的時間。劇作家珍.泰勒(Jane Taylor)與導演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和創作團隊,僅以兩年左右的時間,將南非當時這樁備受矚目的全國事件,精簡、濃縮成90分鐘的多元媒介演出,其「轉碼」的功力,即使過了廿年,仍舊令人欽服。他們捨棄以再現的保守做法(甚至可能煽情)呈現這則南非種族歧視暴力的發展與歷史,也不願用寫實的表演風格來傳達當年受害者出庭的情況,僅僅用幾個形象便完整象徵了這個人性現實的共犯結構:右舞台前猶若不定報時的機械禿鷹、三頭一體的走狗偶「布魯特斯」、象徵利益藏私的提箱偶「鱷魚尼爾森」、幾尊近似寫實人形的仗頭偶百姓,以及百多年前便由賈瑞(Alfred Jarry)催生的前衛劇場角色──滿嘴髒話、卑劣不堪的醜惡烏布王和烏布媽。

故事的開頭,讓人幾乎以為這會是一場烹飪教學的模擬演出;兩名演員(其中一位還同時扮演烏布媽)操作一個黑人廚師偶,模擬著下廚的動作,當觀眾隨著人偶正要細細品嚐調味時,扮演烏布王的男演員大辣辣地從左舞台下方衝入,撞翻了那一桌想像的好味道,而我們也聽見賈瑞這齣戲最讓人樂於稱道的第一句台詞:媽的!(或狗屎)烏布王責怪烏布媽沒有好好掌管家裡的秩序,而烏布媽則是不斷埋怨他胡為亂搞,每天惹來一身難聞的味道。舞台正中央上方的炭筆動畫,描繪了烏布王一家之外的現實;當一座摩登的淋浴間被推入左舞台時,我們才明白烏布王每夜淋浴沖洗的,其實是他白天屠殺惡行的人血。

從這個時刻起,觀眾再也不能像當年英國詩人葉慈看賈瑞的《烏布王》時,單單發出「這個世界就是這麼野蠻」的喟嘆;也不能不負責任地隨烏布王的放肆,恣意狂笑他所犯的規、破的格;我們開始坐立不安,這齣戲裡「烏布王」的行為讓人不安、不堪、不忍,甚至感到自慚。看戲的觀眾,情緒緊繃、難以釋放,偶爾在走狗、鱷魚或愚婦的癡笑嘲罵裡,找到隱沒自我的一角──總算可以藉此免去「捫心自問」的空間。

讓我佩服的是,編導依然故我的堅持,「轉碼」的手法不斷考驗觀眾即時的認知。隨著劇情推進,主角烏布王面臨即將被爆料制裁的壓力,不斷想方設法以求自保,使得這個象徵現實中的加害人,成了這齣寓言裡的受害者;總是和烏布王合音共舞的三頭走狗,其實是屠殺噬血的共謀;看似安居的家庭主婦烏布媽,無意間發現丈夫的祕密,好好一張黑人臉偏偏塗白,現身爆料給媒體,以此作為與丈夫的交易。原本呈現真相的炭筆動畫投影,一場場揭露了舞台上嘻笑逗罵的背後是如何的殘虐粗暴;然而,最斗聳的場景則是動畫裡的賈瑞人物──那如洋蔥臃腫的賤胖子烏布王──真的走出了投影,走向台上由真人扮演的烏布,不是跟他捧逗弄笑,而是告訴他如何栽贓,找一個讓自己能脫身的替罪羔羊。

所有的象徵與符號,都變成了共生的福禍、善惡、真假、業孽,而情義和工具、夫妻與同謀,甚至喜劇和悲劇,都互相摻雜滲透。到了最後,主角們竟得愜意遠遊?!──天哪!這齣偶劇的結局幾乎違逆了所有偶劇、動畫或卡通世界裡的道德認知呀!

相對於一戰成名的《戰馬》,這齣戲使用的偶件素材,形象不算罕見,例如禿鷹、鱷魚和狗獸們。特別的是這類議題性偶劇所使用的物件;例如那只遙控控制的報時禿鷹,或是以不定轉向表現立場的兩尊機械麥克風,還有提箱造型的鱷魚跟仿似結合淋浴間與電話亭的裝置設計(演員站在裡面翻譯受害南非人的土語)。這幾項機械裝置的溫度、顏色和材質,完全跳脫傳統偶具的設計模式──當然,同樣的創意設計案例,其實不勝枚舉,例如2010年台北藝術節邀演節目《史迪夫特的事物》即是挑戰無人演奏的模式,以機械裝置演奏音樂家郭貝爾(Heiner Goebbels)的作品。【1】一旦表演加入機械裝置,整齣戲的符碼體系便隨著物件性質轉化成更為複雜(甚至跨越時空)的文化象徵;古典的更為古典,而現代的更現代,這在1/2Q劇場的系列作品如《戀戀南柯》或是其他科技結合舞蹈的演出裡,也能產生類似的撞擊。只不過,這些作品多半都撞擊出某種難以預期的美感,少以議題批判的內容作結,《烏》選擇這麼「近距離」的政治事件作為創作題材,玩的就是巧步、險局。此外,《烏布王》的呈現、表演和節奏,在中山堂中正廳這座堂皇嚴正的空間格局裡,稍顯鬆散、無力;制式的格局,完全(屢試不爽地)稀釋了場場換景的戲劇性張力,直至投影中出現了紀錄片的剪輯片段,真實人生的真相試煉,才真正觸動了台北──這個異國──觀眾的共鳴和同情。

偶劇能不能作為批判現實的一種媒體?或者,偶劇是否能成功地作為創作者傳達對議題看法的工具?翻筋斗劇團以此作品佐證自己的立場,我衷心佩服他們選擇的膽識和投注的時間,更慶幸在《戰馬》之後,他們有幸也有心將這樣的舊作,重製巡迴。

註釋

1、林芳宜,〈專訪德國現代音樂鬼才──郭貝爾 隨興揮灑的精確美感〉與 附:《史迪夫特的事物》導介〉,表演藝術雜誌第211期,2010.7.

《烏布王》

演出|南非翻筋斗偶劇團
時間|2014/08/17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烏布王最後流放/度假去了,彷彿是過去蠻神的退場,斑駁歷史的終章;劇末出現the end實際上是the beginning,離開中山堂,烏布王沒有消失過,而人們除了在各種政治場域上進行對革命的預演之外,還有什麼?(楊殿安)
8月
25
2014
導演肯特里奇定位本劇:「試著要解釋這些回憶,並非要重現回憶本身。」身為知名動畫家的他以黑白碳筆的粗獷線條呼應執頭偶的木刻質感,禿鷹、鱷魚、三頭狗等戲偶,巧妙融合日常物件,宛如奇異的隱喻。證人偶採類寫實造形。這顯出回憶從重現到解釋的艱鉅,猶如真相從理解到和解之路何其漫長。(林乃文)
8月
21
2014
《烏》的表演堆疊出同一個物品的多種可能。以玻璃間來說,它先是洗不清罪孽的淋浴,再來成了一個官方版本的代表。以演員跟偶的互動來看,受害人的兩位偶師不只是操偶,還扮演安慰者的角色。物件來去自如的被劇中(演員扮的)角色取用,影響故事結果。(陳亮伃)
8月
21
2014
《烏布王》戲劇內容與劇場形式皆有可觀,難怪會被收入當代後殖民戲劇選輯當中。碰觸冷硬的政治社會議題並刺激觀眾思考與面對,卻能以導演與翻筋斗偶劇團獨有的劇場美學來執行,而不流於直白的意識形態灌輸與說教,也給有志於此者另一種啟發。(謝筱玫)
8月
20
2014
《烏》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善惡終有報」結局,它在觀眾心中催生的這份「不滿意」,卻可能成為觀眾走出劇場後開始抵抗身邊暴行的微小動力。僅以戲劇功能的角度觀之,《烏》也是一個無比出色的故事。(譚凱聰)
8月
18
201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