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羽翼下的溫柔呢喃《火鳥的光彩》
9月
25
2014
瓦金.阿邱卡羅(TSO北市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4次瀏覽

地點 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文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學生)

「他的音樂非常特別,世上少有鋼琴家能夠彈出這種音色」。賽門.拉圖爵士如是說道。西班牙國寶鋼琴家瓦金.阿邱卡羅(Joaquín Achúcarro)正是樂壇上少見的大師,細膩的音樂描繪不說,現今樂壇,像阿邱卡羅這樣音樂曖曖含光的鋼琴家,不已幾近絕跡?TSO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火鳥的光彩》音樂會,邀來了首次訪台的鋼琴家阿邱卡羅同台合作,演出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並由美國指揮家維拉德米爾‧庫倫諾維克(Vladimir Kulenovic)率領北市交演出史特拉文斯基《火鳥》(1919版本)。

北市交自新音樂總監吉博.瓦格上任以來,樂團的演出水準日漸提升,瓦格以紮實的古典樂派曲目為樂團打底,筆者欣賞過多場瓦格與北市交演出後,深深感受到樂團的成長。其實剛開始瓦格接任北市交,其演出較無多大的改變,但經過一年瓦格的嚴謹訓練,北市交開始了蛻變的旅程。也因憑藉著瓦格在樂界的人脈,多場音樂會也邀來的許多國際樂壇上一線的大師與市交合作,這無疑也是樂團學習的好機會,9月14日音樂會上邀來的阿邱卡羅便是一例。

市面上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的錄音(演出),幾乎都以力度及音量為主要走向,第一樂章定音鼓漸強後,鋼琴家便以手指在琴鍵上奮力敲擊,風馳電掣的張力似為此鋼琴協奏曲的特色之一。然而阿邱卡羅卻將此曲奏得無比內斂,第一樂章開頭的下行音形,阿邱卡羅的音量不大,當然年紀甚高可能導致指力不夠,但若聽完整首樂曲,便會被阿邱卡羅的音樂說服。如先前所提,阿邱卡羅並不以高超的技巧譁眾取寵,相反的,聆聽他的音樂都可以被一種發自內心最純淨的愛所感染,生於戰後落魄的西班牙,但仍堅持學琴的阿邱卡羅,在音樂中仍然保有這種堅持的精神,並非德奧系統出身的他,仍然用獨特的完美琴聲,征服無數聽眾。指揮維拉德米爾‧庫倫諾維克拍點清楚,指示明顯,在協奏曲中能完全配合獨奏者,讓彼此琢磨、發揮。

第一樂章阿邱卡羅的音量不大,但特別強調主題的刻畫與連接,觸鍵也十分講究,營造出音色的細微轉換,能夠將此曲奏得極為細緻動人,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出自於是阿邱卡羅對於此曲的特殊情感,以至於用自己的生命去演繹樂曲,指揮對於樂團也極為壓抑,像是大提琴吟詠的主題,都被輕輕地帶過,不刻意強調任何一聲部的表現,追求整體均勻平均的效果。第二樂章的高貴與優雅,都一一在阿邱卡羅的音樂中俱現,光是流瀉的琴音就有層次的變化,帶有者詩人般抒情的性格。從第一樂章到第二樂章,阿邱卡羅的演奏仍然憨厚質樸,每一個樂句背後都有著深刻而濃烈的情感,只是阿邱卡羅刻意將濃烈用平實加以調和,此舉更讓樂曲感人肺腑,尤其在第二樂章中,甚至能讓聽眾陷入情緒中,久久無法自拔。阿邱卡羅沒有刻意的賣弄技巧,但最自然的音樂就是最深刻的詮釋,這種樸實中的偉大,正是阿邱卡羅演奏最佳的形容。

第三樂章較具有輕快、遊戲般的特質,雖然在技巧上阿邱卡羅略有瑕疵(可能與年齡有關),但依照前兩樂章的處理態度,第三樂章的重點依然不是技巧,而是輕巧玲瓏的氛圍。很少聽到這樣深刻內斂的葛利格鋼琴協奏曲,多數鋼琴家都把此曲奏得大氣輝煌,但是否能掌握此曲的抒情性以及音樂性的流暢表達,便是鋼琴家在此曲最容易疏忽的實際問題。或許聽慣了龐大炫技的葛利格,再聽聽阿邱卡羅的葛利格鋼琴協奏曲演出時,會感到有些力度不足、氣若遊絲,但別忘了葛利格擁有「北歐蕭邦」的美譽,葛利格鋼琴協奏曲難的不是技巧,而是音樂性與力度如何抗衡與拿捏,也難怪祖賓.梅塔曾對阿邱卡羅讚譽:「我只在魯賓斯坦的演奏中聽到這樣的音色」,這種最深的情感投入,使得聆聽他們演奏時,更能被音樂緊緊抓住。比起現今許多年輕學子只重視技巧的表達,而忽略了音樂最美的體悟,阿邱卡羅成就了真正的音樂風範,像這樣的大師已屬鳳毛麟角。

儘管中山堂的場地音響乾癟,但北市交豐富的層次堆疊多少彌補了場地的不足。吉博.瓦格對於北市交的平衡功不可沒,在音樂會第一首曲目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便展現了瓦格耕耘北市交的成果。北市交可以將大小聲做到極致,音色與音量上的對比都相當傑出。下半場重頭戲《火鳥》,北市交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深具爆發力與感染力,樂團平衡出色,從公主纖細婉約的身影到魔王的兇惡之舞,情緒的轉換都能得宜的掌握,這除了是北市交的進步之外,同時也要歸功於指揮的帶領。

希望不久之後,北市交能如願在台北市找到專屬之音樂廳,這樣對於樂團想必能更上層樓。吉博.瓦格與北市交的奇妙化學作用正開始慢慢發酵。讓我們一起陪伴北市交的成長,共同呵護屬於我們的專屬樂團!

《火鳥的光彩》

演出|瓦金.阿邱卡羅與TSO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14/09/14 14:30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