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詰的姿態《擺爛》
10月
14
2014
擺爛(風格涉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78次瀏覽
蔡欣洲(社會人士)

如果這是個常見的擺爛演出,那它應該不會叫做《擺爛》,而會取一個夠文青的名字,最好聯想起來有點憂鬱、有點哀愁、有點空靈或是一種對昇華的嚮往;總之,必須是一種精美包裝過後的自溺才行,起碼要有些充分符碼與文本詮釋操作的空間,這樣演出本身就不用做太多事情,觀眾和評論人的自我投射會完成其他的工作。

那麼,這麼激進而大張旗鼓地吶喊著《擺爛》又所欲為何?看看這個演出最常出現的模式就是在那漫長又重覆的繞圈跑、邊跑邊玩、邊玩邊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但仔細看看表演者們彼此之間又會注意到似乎有某種連結或關係存在,他們從肢體、方向、語言等方面以各種「接觸」與「支撐」中開展了許多細碎又不完整的片段,活脫脫就是現在年青人的生活節奏。看起來是好玩,但觀眾們像是被晾在一邊看著這些不知所謂的事情不斷地發生:怎麼沒有要說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呢?怎麼沒有要展現肢體的力與美呢?怎麼沒有要表現精湛的演技或動人的歌聲呢?所謂演出者應有的「技術」和「態度」在此演出中好像直接被忽視了,恐怕「夫子有云」的評判與審美架式還未擺開,這群大孩子們早已逃之夭夭地去自己的世界玩耍了。總之,這群製作團隊上上下下的年輕人們就是相當標準地「沒有個樣子」。回頭看看這齣製作引起的困惑或批評有哪些:「舞不好好跳、戲不好好演、歌不好好唱,整個演出結構又不知所云。」【1】這論調和永不褪流行的「爛○○」(各種水果自行帶入)論述還挺相似的,其實《擺爛》的文案和演出中反覆出現的蘋果已充分地暗示這件事情了。

但要說他們真的什麼都不會又不懂,只是想來舞臺上胡鬧一番嗎?以「無能」的標準來說,他們又會的太多了;其實有些橋段不難看出他們所受過的表演訓練基礎,隨便舉兩個例子來說:當表演者們彆腳地一同模仿首位舞者時,被模仿的那位舞者收起抽搐癲狂的模樣,舉手投足間自然流露著古典芭蕾的底子;另一段將病苦的歷程轉喻成童話般的話劇獨白,充滿表意的肢體與聲音,顯然也不是一個「素人演員」就能簡簡單單做到;仔細一點的觀眾應該也不難看出其實表演者們各有所長,只是在這種胡鬧嘻笑的演出過程裡,刻意將這些專長背景模糊。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反過來思考:為何導演不就讓這些表演者們認真地跳舞、演戲、唱歌呢?

仔細想想,其實這又何其不是一種「精準」地安排?許多打著後現代(或者當代、跨界等等之類的流行於現今表演藝術界的符號修辭)旗號的演出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這類型演出最窘迫的模樣就是揮之不去的匠氣味兒,於是你一眼就看穿這導演或演出者還是放不開過去所受的訓練包袱。相形之下,《擺‧爛》要能這樣放肆地讓所謂表演藝術該有的形式標準亂了調,伴隨著演出造成的延宕感,當我們開始不小心失去耐心和期待被背叛的時候,這種惱羞成怒恰好說明了表演者開始擺脫了那些既內化又規訓的技巧訓練,讓其還原成那還未被形式與教條規訓與重塑的狀態。無法辨認的困惑是因為傳統的表演形式符碼都被解構了,沒有那些僵固的符號就沒有封閉的意義操作、扭曲或投射自溺的空間。當然,這也夠讓人沒有安全感或會感到被冒犯了,如果還沒有轉身離席開罵,也可說是修養深厚了。

是的,所謂「該有的樣子」不是不會,而是不想如此,也可能是已疲於如此。他人期待的樣子做足後,我們真正遇到的問題又有人關心嗎?如果沒有,又何必如此在舞台/生活中賣力演出呢?這齣製作我想它談的其實是關於年青人、也是屬於年青人的自我凝視;他們並不是一無所知,但當面對台灣社會儒家式的權力格局時,仍必須遵守長幼有序和各種教條規訓,老師和前輩眼中的良好的行為其實只是一種不得已的偽裝而已。我想起演出裡反覆穿插許多五音不全大合唱的橋段,從開頭聽到結束前,其實可以很清楚的聽見那發噱的歌聲已經轉變成了深痛的吶喊,如果我們把不時出現的抽搐肢體放回來看看,這其實是偽裝於正常人的生活面具下,最真實癲狂的一面。這不是我們在傳統的演出中習慣見到的那種哈姆雷特式的悲憤(個人情感中還要有著仁義道德的天人交戰等等),此刻的「崩潰」一點都不是為了什麼神聖高貴的悲天憫人,而就是單純在面向自我時,看見一股尷尬又不甘心。只是這些失序的行為(但卻透露著真實的心聲),就如同在生活中一樣,也必須如此割裂而片段的洩漏出來。

擺爛其實是一種隱晦的抵抗手段,正因為我們「被擺爛」,所以我們開始「擺爛」。這齣製作其實正赤裸裸地把這種態度作為「結果」給呈現在舞台上,卻又不在作品中明言這些「原因」。許多次表演者們面向觀眾的片刻,是否正在反向凝視著觀眾所代表的社會的眼光呢?最後那桶淋滿全身的發臭廚餘,還需要一道道陳腐的眼光來錦上添花嗎?這就是作為觀眾的我們被反詰的時刻了。

註釋

1、2014台北藝穗節「藝穗看心心」于善祿、鄭宜芳對《擺爛》之評論,參見藝穗節網頁http://www.taipeifringe.org/StarList.aspx?Class=&Commentator=&Star=&Space=&textSearch=%E6%93%BA%E7%88%9B&page=1

《擺爛》

演出|風格涉
時間|2014/09/14 14: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文聚焦有別於當代藝術中「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延時性展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或「計畫型創作(project art)」涉及現場展演等等呈現形式,而是具有特定時間長度且約定俗成下觀眾需全程參與、並不鼓勵觀眾自由進出的劇場作品為主要討論對象。
12月
18
2023
在這場演出中很清楚的看到了擺爛的意識。我們每天重覆過同樣的生活,重覆無聊重覆疲倦,總是有想要放下一切,擺個爛過個輕鬆的日子,但總是不行。也不是因為責任什麼的,就是為了活著,所以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走。(李祐緯)
9月
24
2014
《擺爛》並不慷慨激昂,反而像是個口吃的人或天生有語言障礙。它似乎無法以完整的編碼進行傳遞,也無法以資訊內容進行內部整編,進而在滑動的意義中確認明確的座標,《擺爛》被無止盡地開展了,演出後成了一連串評斷的標準或生產美麗的理論框架等等匯聚成觀看之道。(黃鼎云)
9月
24
2014
動作一再的重複,單調、缺乏流暢性的肢體,有效瓦解了舞台上的魔幻。它解開戲劇的催眠,以巨大的斷裂與疏離,讓觀眾清楚看見,隱藏在鮮明外衣下的真實樣貌。( 楊書愷)
9月
19
201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