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待琢磨的初胚《蕭紅──三幕室內歌劇》
11月
12
2014
蕭紅(林敬原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1次瀏覽
林采韻(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過去幾年,台灣國際藝術節以及香港藝術節陸續嘗試原創歌劇製作。台灣錢南章《畫魂》、《落葉‧傾城‧張愛玲》(分上下半場,上半場是德國作曲家佑斯特譜作的40分鐘小型室內歌劇)以及香港陳慶恩的《蕭紅》,故事皆以女性為主角,且《落葉‧傾城‧張愛玲》、《蕭紅》皆以室內歌劇形態創作,降低成本之餘,力求小而美。

《蕭紅》2013年於香港藝術節首演,今年10月31日、11月1日隨「2014香港周」來台演出兩場。《蕭紅》登台,藝術節主辦單位抱有期待,如同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何嘉坤所言,台灣民眾對於文學具有高度興趣,應該更有機會被主題吸引。然而蕭紅這位只活了三十一歲的民國女作家,在普羅大眾心目中,比不上張愛玲以及《畫魂》主人翁潘玉良的知名度,近來雖因許鞍華電影《黃金時代》稍顯提升,但由湯唯主演的電影後勁不強,蕭紅對於一般大眾還是陌生名字。

蕭紅的故事,觀眾是否熟知,雖與歌劇製作成功與否,理當沒有直接關係。但當蕭紅三十一年人生濃縮在七十五分鐘的舞台上時,觀眾能否跟著劇情鋪陳而走進蕭紅的戲劇性人生,這個前提相形變得很重要。

先來談談歌劇與舞台劇形態的差異。歌劇在以音樂為本的情況下,對於故事的陳述,多半抽取精髓,直接命中文本中幾個戲劇性的高點,重點刻畫。至於舞台劇的對話可以絲絲入扣,任何過場可一磨再磨,言語的抽象、劇情的破碎可變成一種風格。兩種藝術類型在此有很大差異。

歌劇《蕭紅》中,明顯可見編劇意珩是以舞台劇的手法進行歌劇的鋪陳。整齣歌劇文字使用趨於抽象,雖然試圖以詩意營造氛圍,但用詞甚為拗口,提高入樂的困難度,導致許多段落,作曲家陳慶恩只好選擇以宣敘調處理。宣敘調使用過多的結果,情感和戲劇性大打折扣。

如果整齣歌劇只以蕭紅生命的某一事件或階段為主軸,觀眾的理解力或許比較容易聚焦。但是,《蕭紅》野心很大,刻畫的是蕭紅的一生,究竟希望觀眾看到怎麼樣的蕭紅?甚至為何要以蕭紅作為創作題材?導演和編劇必需進行交待。然而蕭紅本非觀眾熟悉的人物,編劇給的提示又不多,觀眾欣賞到最後,大都僅留下一些片段印象。

序幕,蕭紅走向生命盡頭;第一幕,她逃脫傳統婚約,愛上報社編輯蕭軍:第二幕,與蕭軍不時發生磨擦,魯迅的出現指引她道路;第三幕,蕭紅懷孕,作家丁玲規勸她去延安,她拒絕而前往香港;尾聲,在香港結束人生。在這種敘述鋪陳下,整劇終了,挑起的是更多的疑惑:蕭紅的文壇地位?她和蕭軍結合的理由?她和魯迅的關係?她的懷孕?她為何選擇香港?香港藝術節為何要挑選此題材,創作這齣歌劇?

《蕭紅》是意珩首次的歌劇創作,也是陳慶恩第一齣歌劇作品。音樂上,由於陳慶恩出身國樂,他在西方室內樂編制中,加入笙、琵琶和二胡等民樂。劇中民樂器明顯的獨奏片段,具畫龍點睛的作用。譬如角色內心的糾結與不安,以琵琶的輪指加強戲劇效果;二胡的綿長琴音,襯托情感的動心起念。

第一幕,蕭紅對抗傳統的媒妁之言準備逃婚,在此陳慶恩讓歌隊唱出樣板色彩極強的農村樂,象徵一種舊時代思想的禁錮。場景一轉,蕭軍出現並與蕭紅一見鍾情,成為拯救她逃脫傳統、迎接新時代的救贖。在此,作曲家巧妙將現代樂的旋律與農村樂進行交疊對位,透過現代樂風唱出自由與新生命。

陳慶恩的音樂,雖然不時有精采鋪陳,但在聲音處理上,似乎可以更大膽。或許因文本已預設框架,歌唱的部分多半為獨唱,缺乏重唱等其他形式變化。譬如蕭紅與蕭軍的磨擦,應可透過重唱的設計,凸顯貌合神離的狀況;蕭紅對魯迅的崇拜之情,以及魯迅對於蕭紅的欣賞,也不妨藉由重唱「隔空」對話。

《蕭紅》的舞台由曾文通擔任設計,台上一池水展現他的高明手法。序幕,由女高音鄺勵齡飾演的蕭紅,雙腳踩入水中,此時的她正邁向人生的盡頭。水在此有許多影射,可象徵她漂泊的人生終結在四面環海的香港。水也可以被解釋成河流──那條位於哈爾濱的呼蘭河,它串連著蕭紅與家鄉的關係,她無論如何掙扎,總是脫離不了自己生命的根源。

香港藝術節當初委創《蕭紅》時,抱持一定的使命,包括提供香港年輕歌手一個練功的舞台和表演的機會,若以香港音樂櫥窗的角度觀察此創作,聲樂家的確維持在一定的表現水準,尤其是飾演蕭紅的鄺勵齡,從聲音、肢體至情感均到位。

平心而論,當前版本的《蕭紅》未達成熟,還屬於初胚,尚待修整細節,才能趨於完善。明年香港藝術節再接再厲,委託陳慶恩譜寫另一齣歌劇《大同》,沿用多位《蕭紅》的歌手。有了《蕭紅》在前,《大同》往前的步伐要如何調整,應該可引以為鑑。

《蕭紅──三幕室內歌劇》

演出|香港藝術節
時間|2014/11/01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