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甚麼」?《誰殺了大象》
5月
11
2015
誰殺了大象(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9次瀏覽
馬慧妍(政治大學新聞所研究生)

李銘宸把馮程程的《誰殺了大象》拿到台北演出,劇本很大程度的與三一八運動扣連,讓人不禁既害怕又期待,一年過後,我們要如何面對當日這個曾奮不顧身地投入、如今記憶卻越來越模糊難辨、是是非非、對錯複雜又難以說清楚的歷史事件?

從一開始的獨幕劇就先聲奪人,日復一日的在革命現場起床、洗澡、刷牙、派早餐,遇上煙霧彈、水砲、橡膠子彈,演員一個人演出所有的歇斯底里,而當日革命現場的參與者,如今抽離出來,看著他的吶喊、他的恐懼與試圖冷靜,所有觀眾都在發笑。但覺得很心涼。

矛盾的情緒製造劇作思考和議題的空間,這也是全劇的定調。所以,當兩個警察與長官出現,伴隨輕快的古典樂,富有節奏地(綜藝節目化地)吟讀:「⋯⋯要在一秒鐘內作出決定,準時下班,你,做不做得到!」時,觀點的轉換、表達形式與內容的矛盾帶來絕佳的效果。這個我很喜歡,不多不少,他們知道他們要講甚麼,卻很自制,一旁不言語的長官從頭到尾只挑動眉頭、脖子配合節奏,很有意味,這是另一個權力階級中的權力階級。當舞台只剩長官,他拿出一個不停走動的時鐘,口吐鮮血,對警察過勞的關懷,讓人無法輕易為任何角度下一個定論,劇作就是這樣勾住人的注意,運動中的加害者變成了受害者,觀眾要如何面對他們?

三一八運動發生至今已一年多,要如何再討論這場運動中一切能被討論的,很高興在這劇看到了很多的觀點:在劇場分發糖果,挑戰觀眾的劇場禮儀,要如何定義禮貌,教養還是秩序、還是權力支配?警察在被長官檢查後,相互的調侃和玩笑,他們是個機關,還是個人?

至於運動中出現的國家暴力,煙霧彈、水車、塑膠手環等,都被化成綜藝節目般呈現(例如有如購物電視台般的主持「如何解開塑膠手環」),一方面避免了創作者表現過份憤世、過份自溺的革命情懷,也是現今整個社會包括社會運動的大勢,一切都可消費、一切都可成為娛樂,一切都有娛樂的策略和意圖,觀看三一八的討論,就可得到呼應。

兩位演員述說自己如何成為權力掌有者。革命參與者小時曾負責管理全班秩序,當看到同學不好好睡覺時,把名字記錄在黑板上,但下課前卻總把名字刷去(「我只是鬧他一下」);另一個長官卻在擔任無法讓同學安靜的糾察隊長時,瞥見了威風的主任,能不動聲色就讓全場安靜,從此嚮往這種「神奇」的權威。在下一場,長官詢問到底是誰下清場命令時,那口氣,已經十足的學會了當日的主任,目睹一個人如何成為了「那種人」,那是一個意識的翻轉,原來那些讓人恐懼、鄙視的長官,他們並沒有離我們很遠。

而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的大象,到底象徵了甚麼,那幾聲在侷促的小劇場尤其響亮的槍聲,帶給人無盡的思忖。全劇另一個重點是生命,你如何定義生命,決定了生命到底貴不貴重。所以,當演員在椅子上不停的發問,重覆的發問,尤其是第二次:「有沒有人問過你你喜歡甚麼,吃了飯了沒⋯⋯」,尤其是,把大象的生命、人的生命、螞蟻的生命、和一隻叫「大象」的小貓的生命放置一起談時,元素並置所創造的對比,把《誰殺了大象》進一步重構成:「誰」,殺了「甚麼」,然後才有「所以⋯⋯」。

雖然最後略長,我覺得這劇試圖說的很多,也說得很好,不過重覆(雖然表演方式不一)的台詞,以及太工整太可期待的獨白和重演,的確挑戰了觀眾的耐性(從某一場開始就看見身旁的觀眾在偷偷看手機,看剩下多少時間)。但《誰殺了大象》確實是我近期看小劇場的亮點,演員們的遊刃有餘(這四字詞語是朋友說的,我也很認同),新文本在詮釋下的威力,帶來了相當滿足的觀劇經驗,還是覺得驚喜。

《誰殺了大象》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李銘宸)
時間|2015/05/09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探討社會議題的劇場演出裡,由於劇場所天生限制、無法跨越的時地性質,一個探討農民議題的紀錄片可以橫跨二十年,但劇場終究是在某一時某一地某一人演出,於是我們可以問:「為何是此刻的現在演出?」。(鄭崇文)
10月
14
2021
如果大象的死去意味著群眾集體的抵抗失敗,但在導演李銘宸的編排下,死去的、躺在那裡的屍體卻是象徵著權利爪牙的長官,於是乎導演反過來批判群眾,即便鬥垮了「替死鬼」但極權的國家機器仍舊在運作。(林子策)
6月
12
2015
在《誰》的演出中,看見雞蛋、血漿、報紙,甚至演員在觀眾席前刷牙漱口,筆者看見的不是什麼具想像力的挑釁,餘下的是難以逃逸的嘔心。 (何應權)
5月
11
2015
李銘宸比起一些文青式搖旗吶喊、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心認為明天一定會更好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以比較犬儒、世俗的眼光來看待這樣政治運動激情之後的動物感傷。(葉根泉)
5月
11
2015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