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做」的過程《做掉她》
6月
05
2015
做掉她(林政億 攝,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99次瀏覽
劉宗鑫(社會人士)

在全球恐怖主義的威脅下,我們試著和外星人溝通,所有留言已刪除,而口供有點好笑。奇怪捏!爸媽最愛的冷凍鮭魚斷貨了,這部色情電影裡的粒子物理學教授說要「相信自己」,但新的ANNY卻留下一張紙條上頭寫著:無題(100字)和貴住戶收,那位鄰家女孩則朗誦著愛情與意識形態的悲劇,重複說著:「鏡頭熱愛你!」

……

這部作品的十七個片段是可以隨意拼湊組合,恰如所探討的議題:何謂真實?,每個人接收的都只是一部份的隻字片語,每個人擁有的版本都不一樣。

一開始只是隱隱約約粗略知道呈現方式。後來看到粉絲頁的演出地圖說明才明白原來整座南海藝廊都是這次表演的舞台場地,很快聯想到紐約的”Sleep No More”,但沒到過紐約沒親自看過,不確定類似的形式到底差異處為何,況且還沒親自「做」之前,一切都不算數,不知道。

一開始的等待入場,工作人員指揮排隊動線,發放地圖和指示說明其實就已經是演出的一部份了。相較於傳統的戲劇演出為觀眾乖乖坐在位置上看著台上演員,《做掉她》是一種「主題樂園」式的參與體驗。觀眾自己選擇想要的動線,看著地圖裡各個「意味不明」或「日常標語」般的片段名稱,自行決定「做」的方式。

因為這樣的設定是所有人都可以走進來參與,在演出過程中導演其實會四處來巡場確認各處的狀況。演員是否會因為這樣的「巡堂」而受到影響呢,觀眾或者導演的「在」與「不在」成為一個變因。而另一種情況是假如觀眾也跳下去和演員直接互動,這樣還會在預期預設的發展範圍內嗎,總會有無法料想到的發展吧?可惜當時所參與的場次這樣的情況沒有發生,在「口供」那一橋段,觀眾還是一般路人旁人的姿態,靜靜看著審問發生,等著被演員cue上來互動。如果有「意外」的話,會怎麼收場?

還有串場。分散各處的橋段之間的細節安排花了不少心思,很想得知演員們的「輪班」機制,在參與的過程中,一直採取四處游擊的方式,希望能夠找到空隙,各處事件發生的當下,其他角落是在安排蟄伏什麼嗎?舞台和後台的分界在哪裡?一個時空一個肉身肖想當全知的上帝終究還是只能以管窺天,看到你所侷限視野所看到的東西,無法參透。

導演劉容君在文宣上提及這次採用的馬丁‧昆普文本,當年遊英的她對英國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從英國當代的文本挪移到台灣時空背景下的轉化這部份也是我所好奇的,最後的「色情電影」記者會算是蠻台灣在地的景觀吧,大眾媒體上所熟悉的搬演。而身處在英國跟台灣的女性,是否會有相同的處境遭遇?

Anny是誰根本不重要,也不會有標準答案。每個觀眾所參與的路線、順序、少看或重複看所決定的版本都不會相同,這十七個片段構成「她」,但也不可能會是完整的「她」。她是被建構出來的,永遠都只會是一部份的「真實」而已。怎麼做掉,全都取決於你。

《做掉她》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劉容君)
時間|2015/05/07 16:30
地點|台北市南海藝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彈性流動的細節不乏出現於此次演出中。導演基本掌握了《做掉她》此文本與觀眾互動的核心,而細節處理亦毫不馬虎。(何應權)
5月
23
2015
滲入式的戲劇敘事中,觀眾開始拼湊被演出的「故事」,一探神秘的主角ANNE。空間就是敘事,觀眾透過行走,選擇所存在的空間,參與了自己的非線性敘事。(馬慧妍)
5月
18
2015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