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故事/傳統核心,還得多遠?《夜奔》
8月
26
2015
夜奔(狂想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3次瀏覽
紀慧玲(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戲曲往現代形式靠攏,或現代向傳統形式取材,不免歸結一個提問與回答:孰為體,孰為用?香港榮念曾進念二十面體曾來台帶來一齣《夜奔》,作為「實驗中國傳統三部曲」終章,榮念曾以其一貫手法,借用戲曲最純粹的一桌二椅舞台形式,佐以京崑武生精準利捷身段,採擷〈林沖夜奔〉愴惶復悲切心境,反反覆覆叨念、質問知識份子、傳統文化、平凡自我,如何選擇立場與方向。榮念曾將劇場作為政治論壇,表演藝術作為批判工具,或可歸納現代精神為體,取戲曲工法、形式為用,傳統符號僅為意旨,指向那個形塑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辯論對象。

狂想劇場於「小劇場大夢想」推出的《夜奔》,形式上同樣向傳統取材,借「男夜奔」林沖、「女夜奔」紅拂女形象與故事骨架,描摹出一則彷彿緊扣出走與出路命題、夢的迴路般的故事。編劇巧設布局,劇中至少有四層敘事:現代男vs.現代女(大約是夫妻關係)、現代男vs.林沖、現代女vs.紅拂、台上演出的故事vs.作者(編導)意圖重寫的故事(姑且借用劇中想當電影導演的現代男說的片名:一百零八種轉身的方法)。這層層交錯線索,非以線性進行,多數時候敘事斷裂,對話(語言)破碎,觀者並不容易組成脈絡。若有似無的對照中,作者還不時安插「破壞」/「疏離」元素,如局外音:現代女出現於新舊新沖段落,一律奚落、嘲諷語氣,意圖爭奪詮釋權;如破梗:現代男出現於新舊紅拂段落,以無厘頭(台語、英語)詼諧插科打諢,破壞紅拂優雅形象;後設觀點:現代男變身為場上帶動唱老師,帶領觀眾學習雲手及龍套配音「有!」,戳破劇場幻覺。

這些穿刺手法,雖不屬於故事主脈絡,卻異常醒耳覺目。也因為太多太頻仍出現,總覺得這才是創作者想說的話。因此,舞台設置雲影流光、垂縵軟簾、氤氳水霚、剪影綽綽,統攝為一天地滄茫、尋尋復尋尋的氛圍景觀,但這些「刺點」(刻意安排的),加上刻意斷斷續續、或破碎或殘留的字幕,被放大的說話表情、眼睛、嘴巴錄像,作者意圖言說的一個更外圍的故事框架,隱然作祟──亦即,作者並不全然希望觀眾相信/理解場上演的、說的故事(因為去脈絡得太凶),那只是編劇賴以假托,不論新舊林沖、新舊紅拂、夫妻云云──即使戲裡「作者」想導一齣《一百零八種轉身的方法》,但戲外,作者想說的並不是故事,而是某種情境:夢裡有人相遇,不論召喚輪迴或今生相遇,迷霚森林一場,無關出來(出路),也無關進入(尋覓),就只是某個曾經相遇的時空,因此時空破碎、疊合、指涉或明或幽,在「夢」的前提下,都可以成立。

之所以如此解讀,是因為「故事」太單薄、破碎。古代林沖雖然做出了有難度的趟馬、射燕、提胯等古代身段,但關於他的人物形象、故事,幾乎沒有著墨,好像觀眾就該理解林沖此人。現代林沖想當導演,但一再陷入迷途於墓仔埔的記憶之海,現代女出聲與他對話,「你死了,你殺了人了」、「你回不了家」,現代男一臉茫然,觀眾大概也一片茫然。兩個人搶著說「這是我的故事…」,這敘事者的位置在哪裡?被篡奪的故事在哪裡?現代男忽而又提著機槍,口裡唸著八十萬大軍,呼應了林沖形象,但旋即又被現代女打槍「你殺了人了,那一條條都是人命啊」,從軍報國似被狠狠嘲弄一番,但林沖殺了人嗎?也許──有或沒有,戲裡並沒有說明,似乎可跳躍思考到嘲諷軍伍這件事,古代的、當代的。但僅此一筆,女聲又帶領著我們進入「這是吃人林,通往夜的道路」…咒念般的重複陰森語氣,真的霧障深重,也讓戲更不易理解。

到了下半場,紅拂出場,兩人先搖櫓一番,說著「故事是假的,時間在那裡」,然後,「當真要走?」男問,女的大約就是「娜拉」形象非走不可了(但她為何要離家出走,觀眾應該也不甚明瞭吧)(補充說明,戲到了尾端,現代男有說到離婚協議書、沒有路了云云,還有一句廚房氣味很吵之類)。與上半場同樣問題,紅拂女的故事並未交代,好像觀眾應事先理解(但古代紅拂作為一位為愛夜奔的俠女,到了這裡,卻轉身成與愛訣離的怨女,差異也忒大),選擇出走的現代女前一刻意志鮮明,但戲轉著轉著,忽然又變成紅拂故事,開始唱著「郎君何必太驚慌,今日顛倒鸞鳳只為君」的〈紅拂夜奔〉唱詞,甚至自問自答,「如果他是個混蛋…」(質疑紅拂夜奔故事?)。這一切實在太蒙太奇,故事要怎麼轉怎麼接,未免太意識流。於是,字幕投影有句「夢,誰是誰的倒影?雪啊,你下吧,我彷彿奔進你的愛裡」,雖然仍無法參透,但參不透的詩意,大約就成了這齣戲的印象。

作者想以夢境統合,如果這是最高命題/論述,可能必須回答,在台上演一齣夢的意義/目的何在。是呈現夢的形象(這戲基本上是達到了)如此縹渺不可說?還是夢本身的辯證,孰虛孰實,結構與潛意識,進行「夢的解析」?還是夢裡故事而已?夢裡的故事有新舊林沖、新舊紅拂、有現代男現代女,可是這些人物湊在一起,又是為何?如果沒有更高題旨,故事兜合沒有特別道理(絕不是因為他/她都『夜奔』),那莊周田氏、祝英台因為蝴蝶湊在一起也沒什麼不可能。如果,作者意圖翻轉林沖、紅拂故事(如同電影片名《轉身》影射),讓林沖不再崇偉,而是膽小怯事,紅拂不再堅情,而是追求(女性)獨立,但顯然也不是說轉身就轉身那麼容易,故事尚未鋪陳,或說鋪陳太少,穿刺又太多,不停質疑自我敘事,最終觀點消失,故事既未建立,也未被篡奪/改寫。

於此破碎故事架構上,導演廖俊凱統攝舞台、影像視覺、音樂、表演,就稱得上精彩,流動毫不滯澀,傳統、現代接壤並無太大扞格,成功營造了強大的符號力量。兩位演員朱安麗、韋以丞不以演出人物為要,像說書人般,瞬間轉換角色、身分,著實拿捏主導觀眾眼光,在表演上也是出色與穩妥的。

《夜奔》作為一場實驗劇作,同樣可以歸為現代為體,傳統為用;傳統只是元素與符號,作者欲言說的是一場具有現代意識流手法的夢境。但白日夢一場,醒來之後,未汗涔淋漓,也未酣暢怡人,混沌之中,除了夢影還是只有夢影。但「夜奔」兩字是如此具體的存在,忽視《夜奔》在文學/戲曲的文脈與精神,再襲用「夜奔」,離核心價值太遠,是要奔到哪裡去啊。

《夜奔》

演出|狂想劇場
時間|2015/08/22 19:30
地點|國光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像是一幅多焦視野、將遠近空間與今昔時間壓縮為平面的傳統山水畫,再以「奔與不奔」的徬徨心理狀態作為延續,連結這些不斷被翻轉、重新定義的關鍵字。(白斐嵐)
8月
27
2015
所謂的「一百零八種迷路的方式」並不是說《夜奔》繞得多遠,反而始終在同一區塊裡打轉、繞圈。看似走進傳統戲曲、現代劇場、古典文學、當代詮釋的漩渦裡,在忽略其具體意義與核心的情況下,如失魂的游盪,甚至是狂飆。(吳岳霖)
8月
27
2015
以夫妻身分再現,相較於過往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此劇予以翻轉,並透過夫盜妻的才智與妻在外偷人的互斥關係作為「奔」的推進,一為事業,一為家庭,間接地反映性別社會的取向。 (邱書凱)
8月
26
2015
此戲彷彿蒙太奇式的拼貼結構,卻固守著古往今來不變的問題探尋。起初讓人看得懵懵懂懂。不過假如換個方式思考,整個舞台上剩得不過是一男一女,抓出普天之下的男男女女共有的情感。(郝妮爾)
8月
25
2015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