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懷舊安適城市喧囂《墓所事事》
9月
03
2015
墓所事事(台中場,謝炳昌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44次瀏覽
林乃文(特約評論人)

基於碎片化現實的懷舊,本質上就是要通過回溯與追憶拾綴起人類成長歷程中的碎片,在一種對過去和傳統的美好幻想中把破碎了的現實還原為完整的、統一的和圓滿的,從而抵制碎片化對現狀其關於歷史和世界的信念的侵蝕,重獲某種對生活的崇敬之心。——趙靜蓉〈現代人的認同危機與懷舊情結〉【1】

明明是輕鬆適意的一場表演,我卻吊起書袋來了。因為感覺總是當下翩然謝幕,文字卻習慣於事後反芻理由。

表演場地不在劇院,而在台北東區夜店咖啡館密集地帶、一家類似私人讀書俱樂部的地下室;水泥裸柱之間原木桁架上全是舊藏書籍雜誌,居間散置頗具時尚感的數件老傢俱;很難想像這是場音樂演奏會的地點。摸黑而入,一頭霧水,甚至分不清哪邊演奏區哪邊聆聽區,誰是表演者、誰不是表演者?這種日常與非日常、表演的啟動與被動空間,甚至藝術類型間的模糊化手法,正是澳門環境劇場的其中一種迷人特色。明明之前看過點象的《格子爬格子》(在書店內的微型劇場)、《玩風景》(在天井、游泳池的肢體、水墨、音樂互動),這次還是有種被「騙到了」的感覺。

與其說是音樂會,不如說是一場全感官式的體驗:空間、光影、視覺、聽覺,甚至嗅覺,多方浸染。打從身體踏入那一刻即起作用:老物件無序堆疊,中垂斜簾,把房室隱約隔成兩半,桌椅沙發地毯坐墊,各自程廳。拆了隔板的鋼琴及歪仰的大提琴,也彷彿裝置的一部分,當它們突然被彈奏起來時,頓時令眾人的聽覺有了方向。

音樂是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的三重奏古典編制,風格則以低限音樂(minimal music)為底,重複延衍重組的主題樂句,像無人駕駛的自動飛機,引人進入無限冥想;但《墓所事事》引航而入的並非疏冷空寂之境,而是舊憶綿綿、哀愁淡淡、顯得深情款款,因而與滿眼所見的復古細節並無違和感。

每首曲子演奏時,半透明掛簾上都會投影上一些字句、影片、老照片,多關於生活隨想、記憶片段、哲思式的絮語,作為提示。演奏者穿著古怪中帶點詭意——華洋元素雜陳,看似熟悉細察之下又全無脈絡。鋼琴上有個木偶人,不時被鋼琴師扳動手腳姿勢;鋼琴後置著木梯,好像裝潢工忘記帶走;裝飾品與工具並陳。演奏到中途,女演員像異時空的迷路者,冉冉走入有如游魂。這所有元件皆片斷、零碎、充滿象徵意味地,以歧岔的方式接榫嵌合著,整體則如老傢俱貨倉般,散發一股令人懷念的味道。懷舊,往往呈顯為一種物戀:「透過物件想像才得以被展示、保存和不斷重溫,所以懷舊是戀物式的。」【2】

在字幕的暗示下,中間換了一次座位,也有人沒有動;約可容納二十人的空間,各人找到安靜的角落,各自耽緬各自幽思。小說家米蘭.昆德拉說懷舊:「指的是一種感覺,是像一個拉開的手風琴一般地無止境,是綜合了許多其他感覺:悲傷、同情、後悔、和不明確的嚮往。這個字的重音是在那長長的第一音節,唸出來之後聽起來像一隻被遺棄了的狗在哀號。」(《笑忘書》)社會學者趙靜蓉說:現代社會的瞬時性、無序性、流動性,使人類的確定性與完整性不斷被瓦解和分裂,成為碎片化的存在;而「懷舊」正是對這種現代性的抵抗。其抵抗之道並非真實地溯古,重建不可復返的從前;而是拾綴回憶碎片,建立起一種想像構造,感性的配置。

我無法否認懷舊的感性力量。不論滿眼所見、耳朵所聽,包括紅酒的味道,大蒜和橄欖油的香氣,桌燈的光暈等等,都變得格外可感起來;每件物事的微微細節,都彷彿要成為情感的物證,即將成為明日的印記。生命此刻棲息於此,我感覺故我在。因而反襯出此刻以前:麻木不仁、恓恓惶惶、混亂痛苦而不自知。很想問自己長期的無感狀態是怎麼回事,或許不是城市無趣了,而是自己痲痹了。沒想到喚醒我對自己城市重生感情的竟是澳門——一個同時擁有世界遺產與豪華賭場之矛盾組合的城市——來的一群藝術家。

《墓所事事》和粵語「無所事事」諧音,似乎暗示著匆忙都會人最嚮往的一種狀態:讓時間的暴君暫停統領一切,不再以效率之藉口屠戮自己,讓心靈重新獲得想像的力量,從斷簡殘編中將自我拼湊完整——即使是想像的、補償性、甚至帶有消費性的。這確實是個適合流蕩在囂市靜隅,如微風撩撥人心弦的感性配置。

製作人鄺華歡從2013年在澳門藝術節首演後,領著《墓所事事》表演團隊,2014年往愛丁堡藝穗節,今年夏天在台南、台中、高雄、台北城市,一路覓著非制式劇場空間巡迴,像變形蟲般適應著不同的環境融入其中。沒有野生的墓聲啾啾,也沒有挑戰人感受限度的前衛,而是親切、溫柔、可感;溫柔得讓人難以辨識這是藝術還是生活,只想好好享受這一夜美夢。

註釋

1、趙靜蓉〈現代人的認同危機與懷舊情結〉,《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 28.5: 31-36.

2、冼懿穎〈懷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網路與書16--記憶有一座宮殿》. http://www.netandbooks.com/taipei/magazine/no16_memory/4.html

《墓所事事》

演出|澳門點象藝術協會
時間|2015/07/30
地點|台北boven雜誌圖書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整齣戲簡單(但當然不)地視為由「生」至「死」的進程,不免會有雷聲大雨點小的缺憾。但畢竟這是以音樂為主的演出,劇場性的比重無須也不必喧賓奪主。整體而言,這「私家音樂會」重啟了五感的綜合體驗,前衛不失趣味地淺嚐生與死的滋味。(林子策)
7月
27
2015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