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與缺席間的台灣──談「2015 亞洲製作人工作營」在台北
12月
14
2015
亞洲製作人工作營(林人中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82次瀏覽
林人中(特約評論人、藝術家及策展人、亞洲製作人工作營活動觀察員)

亞洲製作人工作營(Asia Producers’ Platform Camp,APP Camp)是由韓國製作人崔石奎(Kyu Choi)發起的「亞洲製作人平台」所進行的四年計畫。韓國、台灣、日本、澳洲攜手聯盟,設有各國代表組成的策劃小組,自2014年起依序輪流擔任主辦,召聚四國劇場製作人駐點交流,今年還囊括香港、澳門、中國、印尼、馬來西亞及紐西蘭。台灣由表演藝術聯盟(以下簡稱表盟)策劃主辦(並作為國藝會與表盟合作「表演藝術國際交流平台」的執行項目之一),邀請製作人王永宏、陳汗青、孫平、楊喆甯及藍貝芝(2014年赴韓代表是前四位及周書毅)組成團隊,進行交誼、參訪、討論、研究等網絡連結工作。

這回地主國帶客人遊台灣,參觀了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無獨有偶劇團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戲曲中心工地、雲門劇場,觀賞國光劇團及黃翊的演出,舉辦交流晚會,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及台北藝術中心各代表人在活動期間與會,就佈局一件國際集會場合而言,得窺主辦者行政資源串聯與整合的企圖。

最大亮點是台北一日遊「分組研究」(group research),五位製作人各自帶隊進行主題式在地深度探訪,才真正將國際連結的潛文本及敘事展開。他們分別規劃了「替代空間及其展演」、「藝術家的家」、「劇場裡的音樂家」、「跨領域藝術實驗」及「性別與劇場」:楊喆甯引路在機構場館外藝術家的創作空間,如酸屋與少少原始感覺實驗室;王永宏介紹了牯嶺街小劇場近期聲音藝術策展系列的合作藝術家,如李婉菁與張又升;陳汗青拜訪藝術家的排練場或私宅,如張婷婷與無垢舞蹈劇場;孫平穿梭表演及視覺藝術機構,如空場與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藍貝芝書寫台灣性別表演脈絡,如同志議題的劇場編導與皮繩愉虐邦。

直達人與空間的田野訪查,讓國際製作人們得以從特定軸線認識這塊土地,從藝術家、機構、場館甚至心理與物理空間移動過程,牽起與局部社會與文化環境生態面的對話。從相遇引發問題,問題引發脈絡,而「進入脈絡」才是理解自己與他者的方法與目的,及發展國際合作的充要條件。譬如藍貝芝小組,便從酷兒/性別表演實踐談到中國與台灣的歷史政治及解嚴後小劇場運動,到台灣現下性別議題的社會情境。關於國際連結的方法與意義,這道各自表述的「producer’s choice」申論題,五位製作人答得漂亮。

談及立意,「亞洲製作人平台」及工作營重要之處,更在於摸索與探問「什麼是/為什麼需要製作人」及「什麼是/如何亞洲」。前者,它類似當代藝術與美術館系統在二十一世紀後面臨的什麼是策展(curating)及策展(curation)及策展人(curator)在角色功能的轉型、擴充與再書寫之諸種討論。在這裡「製作人」也是。崔石奎便曾用「創意製作人」(creative producer)意圖區別對傳統製作人的通識,可作為起點,跳脫藝術行政框架,去論述製作人之於作品及機制(institutional realm)的當代創造性。後者,進一步說,是後殖民到去殖民的反思過程,它試圖在歐美主導的藝術市場與文化經濟框架下,重構亞洲自己藝術與貨幣的語言及身體。因此台灣在政治與文化體質上的複雜情境,有十足優勢來引導與討論這次集會。然而這次主辦者卻失掉了詮釋主導權

一週的閉門及半公開行程裡,唯一一場公開論壇〈亞洲網絡的發展與跨越〉,暴露了「台灣」在場同時缺席的荒謬情境。首先,能代表主辦者的「台灣—亞洲立場」,來組織整合整場會議的人在哪裡?於是你眼看整場會議由外人主導佈局,除了台灣人上台業務報告「這幾天我們去了哪裡做了什麼」及外國人發言「參加APP Camp之心得感想」外,這場論壇到底討論了什麼?即便有「大家長」兩廳院總監李惠美接棒主持最後關於場館及網絡連結的話題,已來不及扭轉「台灣」幾乎於整場論壇缺席的事實。既沒有聚焦台灣在地藝術文化議題,也無法開展台灣與亞洲表演藝術網絡相對與絕對座標的討論。

不僅未來性與當下性論述缺席,歷史性亦然。舉例來說,1997年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發起的「小亞細亞網絡」、身體氣象館王墨林與姚立群自2001年起展開的「亞洲相遇」系列相關計畫及台北藝術節「亞洲藝術共同體」,甚至兩廳院近期連線日本利賀藝術節「亞洲導演競賽」的參賽製作經驗,再拉到雲門流浪者計畫、台北國際藝術村及竹圍工作室等相關出訪亞洲駐村或進修案,在在皆是耕耘亞太藝術圈所累積的跨國合作與交流經驗資料庫,值得爬梳為共構亞洲網絡及作品生產的參考脈絡。這些豐富的素材及相關製作人與藝術家的實作與思想,是台灣參與這件平台計畫上本能具備的話語基礎,更是表盟在策劃及機構本位上的強大後台。可惜的是,當地主國的話語權空洞弱勢,你的聲音便在四國談判桌上消失。

這一局該何去何從?藝術目的與關係政治上,APP Camp 必然會形塑製作人之間透過友誼而誘發的合作案,但它不一定非得叫做「節目共製」。但倘若以「共製」作為四年計畫發展目標,只有製作人彼此聯誼是不夠的。四國策劃小組應該更具策略地規劃讓更多製作人、藝術家、藝術節、場館與機構得以參與並涉入亞太關係網絡。這難度很高,但並非辦不到,更何況策劃小組成員裡都多少有官方資源人脈。它不一定會在第五年產出共製,甚至需要更多時空彼此理解與磨合。每次駐點聚會後,製作人間如何持續深化關係,甚至為了彼此的藝術家登門造訪,拓展軟體與硬體資源串連與整合,才是這四年間真正要下的工夫。說白了,「共製」與「共治」其實是同一件事。

這件非各國文化部發起而民間獨立自主的APP平台計畫,其實相當有潛力創造非官方典型而更加活潑的交流型態,發展民間與官方合作新範式的可能性。2017年,APP Camp將結合墨爾本藝術中心的「亞洲當代表演藝術三年展」同步舉行,屆時將吸納更多亞洲甚至歐美的藝術經濟資源,進行關係政治的全面整合,加上前三年的活動經驗累積,我們可以想像澳洲(與韓國)將風光收割這四年階段性成果。屆時我們會看見台灣藝術家或製作人進入三年展關係網絡嗎?這個問題留給今年所有「在場者」回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