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皆幻影,對面是何人? 《亂紅》
12月
21
2015
亂紅(二分之一Q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20次瀏覽
劉憲翰 (台大商研所碩士生)

《亂紅》改編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原著作主要抒寫文人面臨改朝換代下的心境,並刻劃時代的動盪、晚明的頹敗以及文人侯方域與秦淮歌妓李香君的淒美愛情故事,但概括來說,傳奇《桃花扇》難逃孔尚任政治正確的意圖。然而戴君芳卻不甘如此,《亂紅》整齣戲奠基在《桃花扇》的故事架構,卻藉由不同角色的觀點切入來推演故事脈絡。戴君芳爬梳劇中人侯方域更深層的內在世界與矛盾,從第一場開始,便以由歌仔戲小生李佩穎所飾的鏡中人物:清朝侯方域,與崑曲小生楊汗如所飾的明代侯方域展開對話與探索。前者以倒敘的模式,帶著後者追憶這段時段的變化。同一個人,因為身處的時代不同,看待事件的態度也有所變化。

清代的侯方域在整齣戲當中常扮演說書人來交代事情的進展,較為客觀理性,時而豁達地唱出心中一段感受;而明代的侯方域,則呈現一種抑鬱、無語問蒼天的蒼白基調。第二、三、四場,分別從李香君(凌嘉臨飾)、阮大鋮(吳雙飾)、以及宮內因戰亂逃出的優人(後由吳雙改扮)角度,一方面協助劇情的推演,另一方面也讓每個角色有為己發聲、得到平反的機會。或許侯方域並非對環境變遷如此逆來順受;或許阮大鋮也有懺悔之心、寄情於文學以明志的態度;而李香君相較傳奇《桃花扇》,被削減不少戲份,卻也略能呈現其自主意識。在第五場及尾聲,則回到侯方域自身的困頓與殘局。《亂紅》賦與了這些角色新的詮釋空間,同時以桃花盛開與凋零的意象,貫穿主題,除桃花扇之外,也引用夸父逐日的典故,「棄其杖,化為鄧林(桃林)」,暗指侯方域渴望回到過去是不自量力,或許能保留下來的就是僅存心中與李香君溫存的桃林,在電腦動畫的輔助下,塑造唯美的氛圍。

從2012年《亂紅》問世,就被台灣諸多學者譽為新編改良崑曲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二分之一Q劇場的經典作品。戴君芳拿掉傳統崑曲大量生旦的對唱,加入更多的第三者敘事獨白;她讓腳色有所發揮,讓演員吳雙改行當、一趕二的演出方式,增加劇本的活潑趣味,也博得滿堂彩;《亂紅》也嘗試跨界,使用歌仔戲與崑曲交融對唱的模式,來貼近貼近文本因時代不同,而需要有所差異的需求,同時也營造不同戲種對話的可能性。同時也大量將現代劇場的敘事技巧應用其中,或是運用前後舞台交疊的小視窗,來讓兩個舞台上的情節展演開來、進而互動。當然,簡約又充滿現代感的舞台陳設與燈光設計,讓這齣戲真正成為一齣綜合藝術作品。

不過《亂紅》並非從崑曲本身的體制當中慢慢做變化,而是跳躍式地將不同元素拼貼在一起。最終卻不禁讓筆者困惑,這一齣戲到底是改編崑曲,又或者是現代劇場挪用崑曲的元素所呈現出來的作品? 這兩者界線的模糊反而無法似傳統戲曲那樣,留下動人的唱詞,又不似小劇場有著顯著的大鳴大放與突破。加上台灣演員本身基本的唱功與身段並非爐火純青,而這樣的求新求變,是否是逼不得已的選擇,仍須透過時間與其他作品來觀察。

《亂紅》

演出|二分之一Q劇場
時間|2015/12/10 19: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張弘的改編思維縱使可以被詬病,但裡頭的改動不也是他聽見的《桃花扇》的另一個敘事聲音?《亂紅》絕對「當代」,但楊汗如、吳雙等人何嘗不維持著他們努力承繼的傳統功底?這些本就不是一分為二的問題,都是「創作」為基準的不同取徑。(吳岳霖)
12月
28
2015
一本「桃花」,一部取得其「意」而不取其「似」構建出了新的劇本,一個走著傳統的路子,在唱念作打上堅持。二分之一Q劇場將舊有的文學發揮出最好的呈現。江蘇省崑劇院試圖詮釋出近似於原文本的樣貌。(林立雄)
12月
18
2015
現代人回顧政權傾頹更迭的歷史,應是抱持更多元包容的價值眼光,《亂紅》讓觀眾更貼近不同人物的性格想法,亦使我們對人與世界做出評斷時更多分同理心,並以寬廣視野回觀自我。(徐承郁)
12月
17
2015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