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深度文化題材《成語魔方》
1月
08
2016
成語魔方(義大世界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2次瀏覽
李美芳(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用學系研究生)

「穿越時空」原本就是戲劇表演的拿手絕活,無論是從遙遠的春秋戰國、或是千年以前古籍中記載的典故,「戲劇」就是有辦法讓這一切以立體化的樣貌呈現在觀眾眼前。因此,來自北京的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帶來由「揠苗助長」、「班門弄斧」、「哭竹生筍」、和「濫竽充數」四個成語所組成的《成語魔方》劇碼,為小觀眾們說那來自古老中國的傳統故事。只是千年時空的穿越,如何擺脫傳統文化精粹的包袱,以現代劇場的手法來吸引「滑」世代兒童的目光,是值得觀察的視點。

首先登場的是〈揠苗助長〉,由可移動式的屏風組成舞台背景,上面彩繪阡陌田園的景致,輕簡但精巧的設計讓舞台有延伸想像的空間。不過劇中對於秧苗被拔高後卻死亡的劇情,是安排在劇中主角老爹的睡夢裡發生,雖然避開了不讓孩童直接面對死亡的場景,但是當身著綠衣、手持兩端紮紅色布塊木棍的演員,以卡通化、互相拉扯的肢體動作呈現這場關鍵橋段時,風格的不連貫頗令人產生突兀的錯愕感。

第二段〈班門弄斧〉舞台背景的屏風換成山水畫,劇中主角孔老先生坐臥在山水畫屏前的大石頭上,乾淨俐落的舞台處理手法,立即呈現出中國古畫中文人雅緻的意境。演員精準的肢體和口語節奏,將「班門弄斧」的典故說演得趣味盎然,只是就劇情發展而言,一句「班門弄斧」就能讓原本張狂的書生立即悔悟?在邏輯銜接上是否需要更多的鋪陳,才能讓小觀眾明白成語是濃縮語言的意義?

〈哭竹生筍〉有大段的文言文獨白,雖然說的是中文,但其濃濃的北京腔,加上吟誦式的高拔聲調,讓小觀眾們因聽不懂而注意力分散。其實語言首重於傳達的功能,現代孩童的識字能力都很普及,所以若能在文言文的台詞部分適度的增加投影片,一則可以彌補因腔調上所產生的聽覺差異,二則可讓孩子們靜下心來感受不同風格的語調表現方式。

最後壓軸的〈濫竽充數〉,劇情安排充滿機智的情趣,節奏明快、驚險刺激的情節,最符合台灣小觀眾的看戲經驗,尤其是新大王童心未泯,宣布要找三百個吹糖人時,真是抖了好大一個包袱,逗樂全場觀眾。

看到兒童劇在兩岸開花結果的現況是令人雀躍的,從文化交流的角度而言,台灣兒童劇在取材上更為廣泛,例如《流浪狗之歌二》融入許多和流浪狗有關的社會議題,因和兒童的生活經驗結合,更能引起孩童的共鳴。又例如《一睡一醒之間三部曲》,運用偶和物件作為敘事形式和孩子說生命的課題,或是藉由京劇的演出形式來傳遞環保議題的《京星密碼》等,顯示台灣兒童劇活潑多元的面貌。但是就內容的思想深度來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勇於挑戰孩子陌生的傳統文化題材,勇氣和企圖心令人敬佩,精簡寫意的舞台設計,和近年來台灣兒童劇場標榜大型製作的繁複華麗視覺設計,形成強烈的對照,但也提醒我們再次思考「為兒童作戲」的初衷。

讓我們想像以下的畫面:「爸拔,為什麼「班門弄斧」這句話那麼厲害?」「對啊,古時候有學問的人,簡簡單單四個字就能說出做人做事的大道理,這就是“成語”厲害的地方!」「那古時候還有什麼厲害的成語?」「有,像是…」

家長陪同孩子看戲就是最佳的親子交流活動,對於孩子在劇場內不能立即明瞭的內容,回家後再慢慢地講解給孩子聽,或是一起討論,不僅提升了親子互動的文化內涵,更彰顯了家庭教育的功能。筆者認為,這正是《成語魔方》可提供台灣兒童劇團一個參考的方向。

《成語魔方》

演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時間|2015/12/06 15:00
地點|高雄市義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中國樂器的選用符合故事朝代,並加入鑼鼓點,除了加強演員身段動作的節奏感,強化演員的入戲反應,詩句的韻律抑揚頓挫與段落分明,使觀眾感受美感經驗。(楊惠雅)
1月
08
2016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