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呼吸,反正都得去死?《無差別日常》
3月
21
2016
無差別日常(陳又維 攝,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91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黑灰色的冷冽空間裡,刺眼的白光燈管明滅,單音、複調作為某種旋律或是不帶頻率的聲響,是人的喘息、是緩慢的音樂、是無趣的報數……。閉鎖在這個空間裡的人,繞圈而後奔跑、行走,順時針或逆時針;還是原地踏步、跑動,重複著固定動作,沒有止盡的反覆操演。

畫面的簡約、聲響的交錯、行動的疊合,似乎是導演廖若涵從兩年前的《游泳池(沒水)》(對於聲音的實驗更可被追溯到2012年的《行車紀錄》)、去年的《阿拉伯之夜》作為「系列化」的「風格美學」與「標誌建構」。於是,當導演掛上「廖若涵」三字時,腦海裡似乎就會開始搭建出上述的空間;特別是本次春天戲水所演出的《無差別日常》,於走進幽闇的劇場當下,就可確信地一口咬定:「沒錯,這就是廖若涵!」

但,直覺反應的被證實,似乎成為一種詭異的執念,會否侷限為導演手法的「過度」重複操演?「標誌」最後淪為「標籤」,變成自我設限的代名詞?

特別是其形式,早在《阿拉伯之夜》演出後,就已有劇評湧出質疑:「整場下來,聲響效果滿溢,幾乎到了氾濫的地步。……到頭來,聲響,究竟是深化文本的敘事利器,還是放不下的敘事負累?是打破了劇本侷限,還是反成了劇本侷限?」(吳政翰)【1】、「廖若涵卻本末倒置,不僅偏離文本原先目的,……這樣的聲音實驗只有暴露其短,遑論台詞的內在表達,演員只有把台詞單薄表層唸誦出來,而不去細究言語內在意涵的表述為何,有時還讓情緒突然暴衝,卻不在乎情緒轉折為什麼從零到一百。」(葉根泉)【2】廖若涵逾越文本且過度膨脹的形式演練,從穩固的新奇逐漸走向「失衡」、「失控」。

看似再度陷入「實驗輪迴」的《無差別日常》,或許收斂、或許修正,卻似乎轉生出這個形式的理想樣貌。節目冊裡,廖若涵這麼說:「這齣戲,等了兩年。」似乎驗證了廖若涵加上四位演員李劭婕、林曉函、呂名堯、劉哲維的組合是從2014年的《游泳池(沒水)》開始以「新文本」鋪排此實驗。在劇場形式的安穩與失控間,《無差別日常》終於無需面對劇本的轉譯,而是與編劇趙啟運以團隊的型態,創造出一個能與此形式共鳴的劇本,並且直接觸碰到我們的生活種種。除了從文本到形式的溝通關係確立,這個作品更在音效/樂、影像的配合,找到進一步的「創造」。顯然地,廖若涵不僅提升感官(包含聽覺、視覺)的刺激,以其標誌性的風格進行系統化的整合,更重要的是文本與形式是共生狀態,進而往內在挖掘,於喧囂過後吐露「人與人」、「人與自我」、「人與社會」的寂寞、空虛與麻木。

因此,陷入輪迴的是戲裡/外的人們。

空的空間裡,藉劇本文字與演員表演想像出捷運車廂、辦公室、計程車等不同場景(不只困守於單一空間的幻象,像是公寓、游泳池),嫁接的是數個「真實」社會事件而起的「虛擬」故事,以四個演員扮演將近二十個角色,有丈夫於捷運無差別攻擊事件喪身的孕婦、有母親死於地鐵爆炸事件的女子、有被考試壓榨的中學生、有突起殺機的計程車司機、有隱藏在布偶裝裡的美妝店員、有被業績追著跑的業務員。一群尋常的路人,都曾與我們擦身而過,不會知曉今天的之前或之後是否發生過什麼。被敘說的故事在貼近時事、現實的當下(像是捷運藍線、《The Big Issue/大誌雜誌》這些生活中常出現的字眼),編導卻將(可以發展出)強烈的敘事性切碎地徹底,刻意平板化且不斷復刻看似無差別的日常,陷入詭譎的「輪迴」。

原本的真實感在災難與日常的交錯間,被覆蓋了一層虛構性,情節變成是每個人物的自白與敘述(我們到底該選擇相信與否);特別是戲裡不斷的標語,或是碎唸,或是反覆報時,瑣碎的台詞更像是一段又一段的散文詩,卡住了情節發展的可能。日常裡的反常,與反常裡的日常,讓詩意/情緒與敘事交替流動,所有的敘事聲音都被壓縮在被建/虛構的可能。有意思的是,配合著投影裡繪圖式的動畫,是捷運車廂與移動的窗景、是偌大的魚眼、是無止盡的螺旋與階梯,似真若假,彷若源於我們記憶/生活裡的某個片段,卻又不是那麼真實。

被作為主題的「暴力」並不被清楚指明或言說,也不下任何評語。劇場彷若一個方窗,我們是窺探者,在另一個暗處看著所有行為的發生,就像是平常所扮演的角色──冷漠的旁觀者。所有明確乘載暴力的爆裂語彙,不過是幾句「去死」、幾句髒話,或是拿著扳手劃過車殼的聲音,始終擋不住緩慢流逝裡所累積的低氣壓。被演繹的日常生活,是否正駕馭著龐大的「負能量」,彷若我們不停呼吸、繼續呼吸,卻還是只能通往被毀滅的那刻?因此,李劭婕所飾演的收集宣傳單的太太反成為「集體」迴圈裡某種「個人」救贖(也成為戲裡的一大亮點)。浮誇多彩的裝扮,娓娓道來那些沒有道理的道理,認真地相信與解讀廣告傳單裡所隱藏的秘密與規則,就像我們隨處可見的老人家,叨絮、頑固。只是,她的喜劇性是她陷入自己不合理的輪迴,卻也在輕鬆的氛圍裡戲謔地反射出,這不也是其他人的生存困境嗎?分不出真假虛幻,戲裡的「失常」與「日常」製造反差與矛盾,卻又理所當然,在我們所遺忘或記著的一切裡,通往日常的斷軌,毫無差別。

「呼吸,呼吸,只要呼吸就可以繼續。」戲的最後,反覆著這句。

繼續什麼?

這場戲是個沒有底的漩渦,結局就是找不到終局,繼續輪迴。呼吸,呼吸,彷若生活就會延續,日常也會回歸;只是,喘息也是種呼吸,被反覆呢喃或咒罵的還有「去死」,難道我們繼續活著不也是通往死亡的路徑嗎?《無差別日常》看似不欲提供一個破口,讓我們離開,卻何嘗不是在麻木的生活/集體複製裡,以其沉重的負荷逼迫我們在去死之前剖開無法正視的傷口,痛之餘真正感受呼吸的意義。

註釋

1、 吳政翰:〈千聲萬響,敲不出戲樂共鳴《阿拉伯之夜》〉,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7218(瀏覽日期:2016.03.17)。

2、 葉根泉:〈形式失控淪為活動讀劇會《阿拉伯之夜》〉,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6584(瀏覽日期:2016.03.17)。

《無差別日常》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6/03/12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他們選擇了一種更具挑戰性的說話方式,那就是演員身體的運動、組合、節奏和不斷重複。日光燈和投影裝置讓整體空間呈現了一種不同於再現敘事的舞台設計,聚焦於表演的當下性,觀眾可以觀察演員如何操控肢體和情感。 (傅裕惠)
3月
28
2016
人們彼此無關,卻也彼此牽連在一起。這是一部相當具有思考意義的作品,將所有的「惡意」都濃縮在一起,但戲劇整體氛圍卻籠罩在一股「焦慮」、「憂鬱」、「創傷」的情緒當中,沉重令人不能自己。(林立雄)
3月
22
2016
無論是文本選擇或詮釋方向,情節逐漸被敘述取代,角色來回於內在思緒感知與外在環境事件間,任何個體間的交流幾已不存在,成了說者與自我投射之聽者之間的交流。在《無差別日常》中,牢籠竟成了心思意與行動本身。無止盡地重複著日常行為,卻是哪裡也去不了。(白斐嵐)
3月
18
2016
既無法理解,那我們應該怎樣「穿透」這齣劇,而回到現實?全劇近二十幾則新聞事件組成,廖若涵把常見的新聞解壓縮、搬進劇場,從「瀏覽」變成「凝視」;這是「理解」的開始。(張敦智)
3月
16
2016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