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的焦慮、憂鬱、創傷《無差別日常》
3月
22
2016
無差別日常(陳又維 攝,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21次瀏覽
林立雄(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生)

「呼吸,然後就可以繼續。」演員重複的呢喃著。但是,一切都隨著時間繼續向前行駛,呼吸,可以繼續,但是會更好嗎?編劇趙啟運的文本,著眼於當代社會議題下所產生的種種狀態,諸如過去的鄭捷殺人案、家庭瓦斯氣爆、計程車殺人、虐狗等等,那些從社會新聞焦點直擊等專題,刻意用詭譎音樂營造出的恐怖事件。在《無差別日常》中,像是用顯微鏡以極大的倍率放大這些社會事件,然而,放大的對象不只是事件的當事人,而是受害者,抑或是看似與事件無關的路人。

空蕩的舞台,僅以一座高台築起,一根鋼管、幾支日光燈管作為舞台其他布景,演員必須以此幾乎空無一物的情況,說出每一段故事,說出那些被突如其來,而且被太多太多紛擾的資訊所掩蔽的「日常」。關於捷運事件,舞台的空曠在廣大且延伸的投影中,如同現實社會中的人,舞台上的人也顯得渺小,像是等著突如其來的「日常事件」,更像是一個個任命運宰割,且無法逃脫的「魚」,等待著命運從他們的身上,一刀刀的切開,疼痛、失血直至死去。

編劇刻意的抽出幾樁社會事件,將裏頭的所有人物巧妙的串在一起,像是臺灣版本的《阿拉伯之夜》,放大了現實當中皆素昧平生的人們,因為日常的毫無差別所具有的同質性,人們彼此無關,卻也彼此牽連在一起。不得不說,這是一部相當具有思考意義的作品,將所有的「惡意」都濃縮在一起,但戲劇整體氛圍卻籠罩在一股「焦慮」、「憂鬱」、「創傷」的情緒當中,沉重令人不能自己,雖然在中間加入了一段收集傳單的阿姨(李劭婕飾)的故事,稍稍沖淡了整齣戲的沉重,但是這個命題卻在濃縮且連續不斷的「日常事件」中,無法輕易化開。

收集傳單的阿姨是整齣戲畫龍點睛之處,她穿透了所有人的日常,出現在每個可能出現的地方要著「傳單」、「發票」等等。編劇讓她說出她內心的想法,所有觀眾都笑著,或者說,我們在現實中遇到這樣的人,大概我們也會覺得她就是瘋子,「阿姨才不是瘋子。」賣傳單的阿姨在戲中說道。在整齣戲中,賣傳單的阿姨比起其他人而言,反而是最主動的為這無常的無差別日常找尋解決之道,她濃縮了當代人的焦慮,在看似無用的傳單之中找尋日常中的邏輯、道理。不過,稍嫌可惜的是,賣傳單的阿姨僅短短的一景,而非貫串在所有人無差別的日常(李劭婕在這部作品中的演繹相當好,孕婦、上班族、賣傳單阿姨之間差異相當大的性格表徵中,演繹分明且在各個人物詮釋中皆具有亮點)。

廖若涵導演《無差別日常》,已經能夠在過去的《游泳池沒水》的導演技法中,看見其風格化的手法,空台、日光燈管,靠著演員疏離的表現、重複的動作、肢體,表現劇本中的情感。空曠的舞台中,投影運用得當,不過,投影部分有一處仍相當突兀,台詞中念的是紅燒吳郭魚,但投影卻是鮭魚,容易讓人有出戲的感覺,不過還是能夠理解投影僅是為了象徵意義。在整部作品中,巨大且延伸的投影畫面除了牽動觀眾的感官、情緒,更讓演員部分疏離的表現和肢體因為投影而讓表現出的狀態有所疊加,也完全和此劇本中的中心命題:人們都如同站在顯微鏡之下,無差別日常中的無常都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緊緊的扣合在一起。「呼吸,然後就可以繼續。」戲的最後,演員們仍呢喃著,只是如此沉重的劇本、如此沉重的氛圍,在顯微鏡下如此不堪的顯像,應該如何讓人呼吸,然後繼續前進?

《無差別日常》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6/03/12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他們選擇了一種更具挑戰性的說話方式,那就是演員身體的運動、組合、節奏和不斷重複。日光燈和投影裝置讓整體空間呈現了一種不同於再現敘事的舞台設計,聚焦於表演的當下性,觀眾可以觀察演員如何操控肢體和情感。 (傅裕惠)
3月
28
2016
從文本到形式的溝通關係確立,這個作品更在音效/樂、影像的配合,找到進一步的「創造」。廖若涵以其標誌性的風格進行系統化的整合,更重要的是文本與形式是共生狀態,進而往內在挖掘,於喧囂過後吐露「人與人」、「人與自我」、「人與社會」的寂寞、空虛與麻木。(吳岳霖)
3月
21
2016
無論是文本選擇或詮釋方向,情節逐漸被敘述取代,角色來回於內在思緒感知與外在環境事件間,任何個體間的交流幾已不存在,成了說者與自我投射之聽者之間的交流。在《無差別日常》中,牢籠竟成了心思意與行動本身。無止盡地重複著日常行為,卻是哪裡也去不了。(白斐嵐)
3月
18
2016
既無法理解,那我們應該怎樣「穿透」這齣劇,而回到現實?全劇近二十幾則新聞事件組成,廖若涵把常見的新聞解壓縮、搬進劇場,從「瀏覽」變成「凝視」;這是「理解」的開始。(張敦智)
3月
16
2016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