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靈魂的古調新聲《念念古調》
3月
23
2016
念念古調(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5次瀏覽
徐承郁 (社會人士)

一道爆發力的深邃歌聲自耳邊響起,丹耐夫正若站在觀眾席唱著【Uhalja iyoin 報身分】,一邊與舞臺上的歌者相互答和,一邊緩緩步向舞臺,藉由這首傳統排灣族古謠,既是開場自我介紹,更是用音樂為這場原住民古調新生命的音樂饗宴標註自我定位。

採自排灣族Ravar群的【Ljiyulji 淚語】,悠揚的吟唱伴隨幽靜蕭聲,蟲兒在暗處低語,在靜謐的夜空下,獨自舔拭悲傷。【Laisu 來書】是來自深山的呼喊,悠揚歌聲隨著嵐氣在疊翠山林繚繞升上天際。【Iyuljaljayi 叮嚀】是祖靈的諄諄教誨,剛毅的聲音由淒柔的胡琴弦音相互牽引,最特別的是與澳洲原住民別具特色的長管(Didgeridoo)伴奏,低沉而充滿節奏感的笛音,創造出異世界未知的魔幻氛圍。【Curisi 勇士頌】中的嗩吶與吟唱同樣極具穿透力,雖是來自不同文化,兩者的結合創造驚艷的效果,加之隆隆鼓聲,頗有威風凜凜,橫掃千軍的氣勢。【Maciluna 指路】則是帶有布農族風味的曲子,眾人的合唱令人聯想起驚艷世界的八部合音(Pasibutbut),同樣對宇宙天地與神靈萬物的感謝與讚嘆,這首歌透過描寫傳遞訊息及指引的過程,蘊含了世代傳承與生生不息的期許。

上半場的音樂演出,除了人聲樂器,還可以聽見蟲鳴鳥奏、風吹水流的大自然聲音,也有柴堆燃燒的霹啪聲響與獵槍鳴聲。大自然與原住民音樂關密不可分,但將音樂置入都市之中,總缺了自然發聲的位置。這次演出特別還原自然音素,予人身至山境與自然合聲共鳴的感受。

相較於上半場以傳統古調為主,下半場則將觀眾從前人古雅正調引領至更活潑的跨界創新,讓我們一瞧傳統元素如何大鳴大放。【Asang 祖靈之鄉】據丹耐夫正若的介紹,乃是應佛光山所邀而創作的曲子,歌曲所欲闡釋「心即是天堂」的哲理與布農族祖靈的意境相呼應,由作曲者烏瑪芙巴剌拉芾優美細膩的歌聲演繹婉轉輕快的音符,祖靈原鄉便是那自在真切的善良與快樂之心。【A-yi-awu 惜】是佛光山音樂比賽的得獎曲,「惜」即是「無論是談笑風生或是說古論今,珍惜每一刻當下,即是永恆」,丹耐夫正若因有感而以排灣族傳統歌謠的概念創作此曲。

【Aleluya 頌讚主】採集自屏東部落,展現了基督教與原住民文化交融產生的結晶,歡快的歌聲伴上竹琴打擊,傳達了信仰所帶來的快樂力量。【Pinivarung 念念】是排灣族的情歌,由丹耐夫正若演奏鼻笛,鼻笛在排灣族文化裏占據特殊位置,傳說中的守護神百步蛇在蛻變成老鷹飛向天際時,所發出的聲音,正是鼻笛的聲音,而由鼻而非可能說謊的口來吹奏,呼出的是人類最誠摯的氣息。乍聽鼻笛的聲音和洞簫有同樣幽靜的韻味,但少了洞簫的清疏,更多些婉轉溫柔,此曲細膩悠婉,娓娓唱出對心上人的念念深情。敘述年輕人北上打拚的【Mainu Sun 那裏去。你】,輕快的歌曲讓人備感熟悉,原來曾出現在電影《海角七號》之中,只是不同於電影的搖滾味,這會兒充滿爵士風情,卻仍叫人印象深刻。【Ziyaziyani 大家來跳舞】也是首生動的音樂,略帶拉美的節奏,歡快地邀請眾人共舞。【Iluwan 別忘了】作為最後一首歌曲,或許想告訴我們,別忘了祖先的智慧,別忘了珍貴的傳統,也別忘了此時此刻難得相聚的美好緣分。

《念念古調》是場特別的音樂會,不但是因為每一首如詩般帶有生命體悟的動人樂曲,讓觀眾親身感受原住民音樂直指人心的獨特魅力,更展現了原住民文化穿越時空的包容性及可能性。古曲也好新調也好,也無論是與東方鄰居漢族、蒙古攜手,或是跨越至南半球的澳洲原住民或西方歐美等,異文化合鳴共奏,為我們開闢出嶄新且繽紛的文化視野。這宛若各條承載先民文化智慧悠遠奔流的長河,只要我們能抱持寬闊謙和的心胸彼此珍惜欣賞、努力探索掘發,最終莫不匯聚成蘊含無價豐富寶藏的人文海洋嗎?

《念念古調》

演出|Ayi-yanga艾秧古調樂集
時間|2016/03/18 19:30
地點|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