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與馬勒的相遇《天聲王者—列賓與高雄市交響樂團音樂會》
6月
08
2016
瓦汀・列賓(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93次瀏覽
羅文秀 (音樂工作者)

這場音樂會是2016年高雄春天藝術節音樂節目中的重頭戲之一,以謝德林(R.K.Shchedrin 1932)的《莊嚴序曲,作品62》揭開序幕,接著是1971年出生的俄國小提琴家瓦汀․列賓(Vadim Repin)與樂團合作的蕭士塔科維契(Dmitri Shostakovich 1906-1975)《A小調第一號小琴協奏曲,作品77》,下半場則安排高市交演出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D大調第一號交響曲》。

謝德林的《莊嚴序曲,作品62》創作於1982年,為蘇聯60周年慶寫下的作品,作曲家為符合蘇聯當局的偏好,音樂顯得相當平易近人,於樂曲中添加許多樂器,如銅管、短笛並加上打擊樂,使得樂曲的色彩相當豐富,並且熱鬧富慶典氣息。

蕭士塔科維契《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作品77》創作約於1947年,因史達林時代的文化政策問題,讓蕭士塔科維契完成此曲時並未立即發表,延滯1955年才首演成功。樂曲由四個樂章構成,開頭樂章是「夜曲」,主要由小提琴來做主導,樂團的伴奏居次要地位,小提琴家列賓以一種暗啞音色表現著苦悶、不安的情緒,聽眾很容易被困在鬱悶壓抑的樂聲中而覺得暮氣沉沉,但這種不討喜的氛圍才是作曲家所要的,適足以描繪他在創作上遭到當局譴責的心境。

作曲家安排自己名字的縮寫DSCH做為第二樂章「詼諧曲」的重要動機,DSCH轉換成音名Re、降Mi、Do、Si,音符不斷做著各式變化與原型參雜,時而現身小提琴聲部時而在木管群或弦樂群之上。乍聽之下有些紛亂,依賴DSCH的出現做為失序中的一盞明燈,製造紛亂又隱含著秩序。小提琴則以非常活躍的技巧與樂團搭配,只是樂團與獨奏者之間不安情緒的協調,顯得有些雜亂不穩定,但獨奏者的高超技巧更讓人注目悄然地掩飾此一缺憾。

作曲家為傳達個人很有深度的想像力,則採用巴洛克時期的帕薩加利亞(Passagalia)形式,讓古老曲式隱喻生命中有過的沉重經歷,此第三樂章如同一般樂曲的慢板樂章,主題有17小節之長,進行八次的變奏,從前面的紛亂失序中走進沉澱的時刻。樂團的表現雖不似那麼沉重有厚度,卻帶來另一種心情轉換,最終只剩下小提琴的吟唱,不知不覺中進入一段很長的裝飾奏,獨奏者得以自由地發揮,由荒蕪低訴的情緒到炫技的高潮,直接進入終樂章。以戲謔(Burlesque)風格呈現的終樂章,特別加入木琴,這一刻樂團與獨奏找到了彼此,音色變的尖銳碎語,小提琴也以詭異怪誕的音調與之嘲諷相對,展現各式各樣的人群中尖銳的叨叨絮語。樂曲是作曲家生命痕跡的紀錄,帶著灰黑、壓抑、紛亂怪異的氛圍,與一般樂曲以熱情、絢麗歡樂為終結的訴求迥然不同。聽眾應先瞭解蕭士塔科維契小提琴協奏曲的真確內涵,不然,聽者很容易陷入一種錯誤的迷惘之中。

2005年NSO的「發現馬勒」演奏一系列的馬勒交響曲,掀開其神秘面紗,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這位作曲家,近兩年來台灣各大樂團爭相演奏馬勒的交響曲已蔚為一股風潮,把馬勒帶至台灣各大城市,可謂台灣的馬勒時代來臨。這回第一次聆聽高市交演出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2014年12月曾演出過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第一樂章描寫大地從睡夢中甦醒的情境做為開場白,從暗黑土地中逐漸醞釀的生命跡象,會再度於發展部登場。呈示部的主題來自聯篇歌曲《旅人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中的〈今天清晨穿過田野〉(Ging heut morgen übers Feld),以單一主題的變奏方式來處理。再現之前有段緊張狀態,主題幾乎是以喊叫式的再現迸放、銅管翻飛的誇張顫音,如此的解放精神正與開頭大地的神秘氣氛成強烈對比,同時也預示了末樂章的景象。

以農民粗獷的蘭德勒舞曲帶出第二樂章,當舞曲婉轉滑入中段甜美且帶著嬌氣,剛好呈現頹廢年代的耽逸病態美。樂團掌握住農民的活力精神,對比著滑音製造出來的頹廢風,整體表現可說是全曲中最好的樂章。

帶著諷刺意味的第三樂章,由弱音的低音提琴唱出樸拙兼帶些僵硬的句子,但演奏者的樂句中反而多了一些戰戰兢兢的感覺,接著在大小調轉換當中進入低俗酒館的氣氛,有些吵雜又帶著尖叫聲。指揮在送葬進行曲消失之際,由小提琴引領聽者進入一段憂傷的情緒,這是來自《旅人之歌》的第四首〈情人的藍眼珠〉,或許在抒情之中添加些夢境般的情境,更能營造出迷人的魅力。

地獄到天堂是馬勒想在第四樂章中傳達的意涵,經過一番天崩地裂,感受地獄中可怕景象之後,浮現出一段撫慰人心的主題二,指揮細心的處理這兩者間的極大落差。發展部中,聲部間錯綜的線條隱含著作曲家內心的諸多想像,是為了表達更多衝突與戲劇性的思維,例如中提琴以其暗啞音色隱喻一段即將消逝的晦暗過往,銅管三度引領邁向天國的永恆之門,皆是亮點,特別在終樂章的後半,將此複雜聲部的交織發揮到最高點。樂團確實依譜呈現這些重點,成功地表現馬勒的想法。但整體張力的擴張還有一些空間可發揮,稍嫌保守的管絃色彩,少了刺激感官的煽動激情,例如咄咄逼人的號角在氣勢上少些說服力、主題的美是抒情或是令人迷惘、墮落的頹廢風都是可以探討的課題。

指揮以背譜方式演奏馬勒交響曲,五十六分鐘的長度,整體架構、主題、樂段還有主要聲部間的錯落有致,屏除看譜的束縛,可以感受到指揮做足功課的自信,最大差異在於音樂不再是塊狀的拼圖,而是鮮活主題對比之間的抑揚頓挫與爭鋒相對,讓樂曲的述說更具完整性。除了清晰的思慮之外,或許仍需要一些細膩、沉澱和美的抽象元素來填補,更能燃起聽眾內在的共鳴與感動的心扉,希望下一首馬勒交響曲會更棒。

《天聲王者—列賓與高雄市交響樂團音樂會》

演出|列賓、高雄市交響樂團
時間|2016/05/22 19:30
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