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焦慮的潛抑文本《我的50呎豪華生活》
8月
25
2016
我的50呎豪華生活(影話戲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0次瀏覽
吳思鋒(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戲劇若是一種社會評論,不僅是提出特定社會議題做為主題,亦需進一步將主題問題化,剖切主題的複雜性,拒絕簡化的答案。香港團體影話戲的《我的50呎豪華生活》,即有意以戲劇評論香港劏房問題,舞台與敘事圍繞在空間與居住權,

現實得逼人,可與其說《我的50呎》是對香港劏房問題的嚴謹評論,倒不如說是一篇本土焦慮的潛抑文本。

先話說從頭。觀眾從一開始受到引導,兩三人一組分散進入用瓦楞紙板隔間的房間,一封母親寫給出生三天女兒的信,道盡生存之難。再到下一區,地板上用線條繪製的家屋平面圖以及眼前「小空間大快樂」真人秀節目影像,建商、官員、設計師、小業主必須在只有一組上下床鋪,廁所緊鄰廚房的房間,度過七天豪華生活。最後的主敘述場景則結合預錄的「豪華」家屋面貌與由上而下拍攝演員的即時錄投,依隨演員躺/側躺地做出打字、睡覺、攀往上舖等動作,營造一種身體溶入預錄家屋影像的漂浮感與一家四口生存的壓迫感。於此,空間不僅是以語言敘說的,也是運用舞台、影像設計而表述的。

但(至少)戲中兩段獨白,無意間掀開了《我的50呎》在對資本主義與政商複合體的批評,以及中國因素作祟的本土焦慮所交纏、拉扯的張力之下無法控制,以至於批判對象不明,搖擺於個人主義與公共對話,反而自我壓迫創作觀點的視神經,淹沒敘事的理性與完整。

譬如,一位男性以柏林的單人監獄都有100呎以上,比擬50呎居住空間,道出人連囚犯都不如的無奈,說:「如果監獄的設計有國際人權公約指引,那資本主義下的資源分配有無公約?」這句話有兩個焦點,一個是要對準資本主義開火,可是來自法國的傅柯不是早就告訴我們,監獄的懲罰是一種剝奪自由與全面監視的治理技術,而且這種全景敞視主義(panopticism)的治理技術在醫院與軍隊等其他場所同樣可見。就算不拿已經去另一個世界做田調的傅柯,許多優秀的報導與評論也都提醒、暗示我們,監獄是資本主義、當代文明排除結構的一環,那麼,拿監獄或囚犯來比較,不是反而著了資本主義的道?焦點之二,此番話迂迴地指向中國,反映香港由來已久的受殖者處境,在國家體制內無法解決的困厄,只能藉由向國際(聯合國)發話,表明心境,心理空間其實曲折無比。

再看另一段,是一位奶奶自述底層人物的悲哀,她先提到許多大陸人(推測,應指外配)來港,也是住劏房,言下頗有同理之意,但緊接著又說,那些大陸人是有補助可拿的,不像她。這麼一說,一下子用民族/國族劃分了一樣住在劏房,一樣窮困的人,要塑造一個夾縫中的人物並不容易,可是要拿另一個也處於夾縫的人來當作宣洩的對象,又欠缺更細緻的比較,僅停留於表面的列舉,這樣一來不是反而著了政府總在利用階級矛盾的道?不是反而壯大資本主義?

再回頭來說,就批評資本主義的角度,真人秀節目本來是一個兼具幽默感與創見的設計,因為參加者為建商、官員、設計師、小業主,某種程度都可說是地產霸權共犯結構的一員,可惜只要他們體驗居住空間的小,卻沒有進一步揭開更細微的人物心理,淺嚐即止,因此各個人物登場的自我敘說,也只能是個體的感性,與公共再會。

但也弔詭的,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從中感受到香港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艱難,50呎與豪華的對比,在這時血紅底滲了出來。

《我的50呎豪華生活》

演出|影話戲
時間|2016/08/19 19:00
地點|表演36房房頂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哥哥從內在的私密空間,走向人群聚集的外在空間。妹妹則從個人的文字世界,漫遊至更廣大的想像空間。代表新世代的兄妹兩人,用行動與意念,展現追求心靈自由的決心。 (羅家玉)
9月
01
2016
在地板上演出並透過攝影放送到螢幕讓觀眾看到垂直畫面。這齣地板的演出講述了劏房家庭如何受困其中的小戲劇。在私領域中劏房形成了一種邏輯設計(device of logic)往公領域擴散,無論戀愛、求學、就職與家庭關係都被這個困境左右。(印卡)
8月
30
2016
《我的50呎豪華生活》瀰漫著一股無以對抗的抑鬱,看不見未來的青年不如想像中憂鬱詩意,壓迫他的是一整個世界的現實,悲憤與無力甚至無法發洩。(范博淳)
8月
26
2016
「雖小」與「衰小」的雙關,某種程度也反映了以藝術碰觸社會問題的為難:究竟是對於現實的無力,讓我們只能在藝術中尋求解脫?還是藝術所賦予的超脫想像力,讓我們更可以偏安於現實的無力?(白斐嵐)
8月
22
2016
語言添上最後一層隱喻:幾乎頂到天花而睡的窘迫,被薛西佛斯的神話籠罩著,《我》並沒有因為社會議題放棄抒情的力量,但它的抒情不是那種自我滿足、炫耀品味的抒情;它顯耀的不是創作者的才情,而是被壓迫者的尊嚴。(林乃文)
9月
11
2015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