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在地的距離感《迷宮魔獸》
11月
07
2016
迷宮魔獸(台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6次瀏覽
陳元棠(專案評論人)

「社區歌劇」的目標,在於開放舞台,讓表演藝術與在地生活互相融合,也有著藝術教育的功能。《迷宮魔獸》製作與企劃的規模宏大,由黎煥雄導演,法蘭切斯可.柯爾悌 (Francesco Corti)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NTSO) 演奏,並有聲樂家孔孝誠、鄭海芸、姚盈任、陳彥斌等人東大附小合唱團、興大附中合唱團、愛唱歌手合唱團,是個集結台中在地團隊與台灣表演人才共同演出之「社區歌劇」作品。可見台中國家歌劇院盼和台中「接地氣」,將這建築物成為四方往來交會,且紮實的生根於此。

演出一開始即破題,高舉一人英雄,藉故事尋回「主體性」的命題,雖是根據希臘神話改寫而成的歌劇作品,然透過編排與舞台畫面呈現,尤其是海的意象,強權的威脅等等確實可以聯想並對應到台灣社會現狀。此製作中,以台灣現代風格演繹造成的衝突,從語言的選擇,服裝等等成了本劇獨特美感,其中文化在地性被反覆提及,但是徒具表層,內裡並不清晰。

故事中期盼帶出「由超凡到平凡」【1】,不但是故事中奪回主體(自我)的平凡人之超凡冒險,也是呼應舞台上來自各團體的各角色族群,族群們在台上形成團塊,觀賞中充滿了「距離」感,是舞台上演出者—專業聲樂家與社區校園合唱團的演唱對比距離,是「老大人」【2】與「青少年」、國語與台語的世代距離,也是意象營造與戲劇張力的距離。

首先,在語言的選擇上,一群「老大人」在台上以台語唱出無助心境,向天祈求,而他們的下一代則以國語演唱,訴說他們即將被送入迷宮的恐懼,其餘角色也均以國語演唱,顯得這群「老大人」特別孤立。黎煥雄在陳述【3】創作過程中,提到選擇台語演唱的原因,是將台灣風格帶入,以及將長輩的熟悉身影與姿態帶上台的動機,但在演出中,這群受壓迫的「老大人」因語言使用不同,被生硬分類,甚且看來是過時的一群人,與青少年群之間有種世代斷裂之感。台語與國語在舞台上形成不可破也不清楚脈絡的團塊,如同族群以分組方式演出,集體團塊狀在主要角色之間移動,「老大人組」,「青少年組」與「兒童組」壁壘分明,雖各自合唱在敘事間的功能明顯不同,但彼此幾乎無交會,而在場面調度上顯得僵持。

舞台畫面的元素組成有如多頭馬車的行進,構成與配合間各自表述而將整體力量分散開來。本劇服裝強調現實感與符號象徵,角色們各自設計得好看亮眼,「兒童組」雖是穿著制服擔任歌隊,服裝彩度仍高,但是擔任前去迷宮的角色之「青少年組」,身穿白灰的制服,舞台上看來分外的失去血色與活力,當然他們呈現了台灣青少年的現狀與本相,不過這些象徵對於演出來說是否太多而過於沈重?另外,為何英雄提修斯要帶著工地帽?他的造型使我想起保力達B廣告中的台灣勞工模樣,但對於故事,這些外型挪用似乎在劇情推進間的呼應,是懸空的。

再者,黎煥雄擅長的詩意畫面營造,在壞君王米諾斯撐傘默默緩步時略可看出,但於角色塑造卻覺突兀,尤其在這樣澎湃的故事情節中,像個局外人一般疏離,似乎在戲劇張力與詩意的經營間,互相抵消而模糊,接著像兩條平行線各自向前去。舞台畫面中可見隱喻處處,細緻而豐密,而迷宮之於國家,之於人性的黑暗之心象徵,一再於人物行動中,外顯向內探尋而逐漸發覺的過程,直到青少年們與提修斯遇到設計迷宮卻被困在迷宮的Daedalus,更加具象了人心咎由自取,在內心迷路進而與象徵自我的魔獸抗爭。舞台上紅白繩索的動態與象徵,雖有著自縛與縛人之意,卻覺表現力瘦弱單薄,在大舞台與眾人海中,幾乎是被淹沒的。

對於提修斯英雄形象,投影出類似日系(如鋼彈)造型的機器人,對比有著牛角的魔獸投影,似有與動漫電玩形象的呼應。此機器人象徵:英雄不死,堅硬剛強所向無敵,是超越人類的,於是將英雄提修斯的形象更推至科技未來,然提修斯本身的造型已有隱喻,投影的迷失在於多重寓意無助於整體,而魔獸更是只活在投影裡,於兩者戰鬥重頭戲時以投影動畫表現,敘述交由青少年組合唱,然在戲劇高潮之處拉不出更激昂的張力,於是此段落一閃而逝。

對於字幕我也疑惑,是要貼近現代或是輕忽?青少年唱詞中的「蛤?」這個字,是發語詞還是蛤蜊?似乎有些隨意了,而所有角色都以中文譯名顯示,怎麼只有迷宮設計者代達羅斯(Daedalus)直接以Daedalus寫出來,這些小細節微微擾動著。

這齣歌劇體現了現代社會的簡約美感與功能主張,古典神話與我們距離遙遠,但時代變遷,人性依舊追求崇高,歌頌勇敢,超越,與為他人犧牲的精神。《迷宮魔獸》將時空解開,意圖融合古今,雖各組人馬界線分明,但最後隊形終於融合一起,依然有著感人的力量,可惜在意象經營上,試圖埋入更深沈的線索,呈現緩緩流洩的詩意,但是在激越的劇情間似被阻斷了,反明顯了隔閡以及差異,終究無法順暢相合。

註釋

1.出自台中國家歌劇院臉書介紹文字。

2.為連結此劇設定,「老大人」請以台語發音。

3.「導演黎煥雄談《迷宮魔獸》」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lrM-JvzAY。

《迷宮魔獸》

演出|黎煥雄導演,法蘭切斯可.柯爾悌 (Francesco Corti)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NTSO)
時間|2016/10/28 19:3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究竟要融入那些台灣本地色彩,或者要如何突顯台灣現今的社會問題?方言、拜拜等生活語彙的加入,只是些表面的意象,未能體會與現今台灣社會或是文化的連結。(武文堯)
11月
04
2016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