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己的國際/人際網絡《探索歐洲舞蹈市場》
11月
28
2016
探索歐洲舞蹈市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9次瀏覽
陳代樾(專案評論人)

Christian Watty

全球各地的藝術節、藝穗節、駐村計畫、舞蹈比賽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頭來,加上政府單位的補助,年輕藝術家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到國外呈現自己的作品。然而花費大把精神與資源出國演出,卻只是拿到國際市場的一張入場券而已,如何建立起自己的人際網絡才是繼續受邀的關鍵。然而許多年輕藝術家對這樣的感覺大概也不陌生,到了熱鬧非凡的藝術節,卻有種不得其門而入的冷清。不只是不熟悉異文化的社交活動,對於各地場館、邀演機制與關鍵人物更是摸不清頭緒。

德國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的副總監Christian Watty,在衛武營藝術節之後,受表演藝術聯盟的邀請,在「為了明日的合作-國際表演策展人研究交流計畫」【1】以「探索歐洲舞蹈市場」的主題,分享如何建立自己的國際/人際網絡(personal and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在藝術節中藝術家、策展人、製作人從各地匯集,很多的機會都從一場餐會、一杯咖啡的緣分開始。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引起別人的興趣,了解自我定位和提供合作的可能性?

首先從自我介紹開始,Christian並非舞蹈相關背景出身,而是攻讀德法文學與文化管理,畢業後曾投入卡夫卡手稿研究,亦曾在德國劇院擔任戲劇顧問。他提到二十多年前德國的表演藝術生態與現今很不一樣,因為德國許多地區的市立劇院都有自己的團隊和製作,不太需要巡演移動。直到獨立藝術家開始興起,不同的場館或空間出現,這時就需要一個國家級的藝術平台作為藝術家和劇院的中介,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The International Tenzmesse)【2】因此形成,從小規模開始,隨著全球化的推波助瀾遂擴展成為國際性的舞蹈博覽會。2000年Christian從志工開始參與博覽會,之後加入節目企劃組負責國際網絡,因為他流暢的德法語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不同語區很好的溝通橋樑,現在則是德國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的副總監,是主要負責選節目的三個人之一。除此之外,Christian亦是駐村計畫「深究舞蹈」(Tanzrecherche NRW)【3】的專案經理、節目建議人(program advisor)、製作人與巡演規劃者(tour manager)。

輪到參與者自我介紹,Christian提出一些能快速定位自己並開啟話題的思考方向。首先「你會怎麼樣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在許多人都身兼數職,面對不同的人可能會從不同的角色與主題切入,取決於怎麼樣能引起共鳴和興趣。接著是「你所涉及的藝術是什麼類型?」譬如芭蕾舞、當代舞、跨領域、新媒體、社群藝術等等,雖然是刻板印象卻能快速產生一種連結或開啟話題。一般性基礎建立之後則開始思考「什麼是自己的特色?」為什麼別人要邀請你而不是其他藝術家?之後則跟隨很實務的考量「你可以提供什麼?」除了劇場或戶外演出,也許還有講座,甚至給一般民眾、兒童或專業表演者的工作坊。因為劇院都有拓展觀眾群的需求,提供這些協助的藝術家也更容易受到親睞。

講座的參與者包含創作者、製作人、編舞平台創辦人、場館負責人等等,在自我介紹的過程,Christian依據個人現狀開展出不同的討論,時常關乎一種心態的調整,讓不同角色在市場環境中能夠掌握有利的位置,不會處於忐忑顛簸的狀態。

許多創作者可能會很急切的要認識策展人,卻忽略跟藝術家聊天能獲得更實際的資訊,譬如藝術節與場館的狀況並在其中思考自己適合展現的地方。創作者有時候會很希望,有了解市場生態和認識關鍵人物的中介角色牽線,Christian卻認為那都是「別人的」人際網絡,如果策展人認為你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或你們很談得來,那樣的關係才是自己的,可能從姑且一試的好奇轉變為長久的信任。Christian尤其強調這種信任關係,作為策展人的朋友,他會來看你推薦的節目是因為他相信你的品味和判斷,這同時也是一場賭局,如果賭輸了,他對你的信任也會減損。因此有時候誠實可能比談成交易更重要,與其一味推薦手上的作品,不如誠實的說:「這次的作品可能不是最適合你的藝術節,下一個作品對你來說卻會非常完美!」抱持這樣的態度,友誼與信任卻是長久的。

很現實的依然是,代表機構能更容易與策展人進入深度的談話,因為他們不只推銷自己手上的作品,也有邀請和合作的能力。這樣平起平坐的關係比起舞團經理人更有優勢。另外歐洲的劇場生態資金也開始緊縮,若經過藝術經理人,則會收取15%的仲介費,代表劇院直接委託比起以往更具經濟優勢。問到策展人在選節目的時候到底在想什麼的問題,Christian說明自己挑選節目三個思考的原則:藝術家具有的獨特性、作品能夠代表的普世性、符合藝術節需求。策展人喜歡看到有潛力的藝術家,必然帶有自己主觀的喜好,然而為建立節目的多元性,有時就算不喜歡的作品,也能理解其代表的價值和在藝術節中的位置。

歐洲市場並非廣泛而單一的想像,每個國家、每個劇院、每個策展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了解不同場館的物理限制(舞台多大、容納多少觀眾、需要多少節目)也很重要。另外則是不要吝惜推薦別人你覺得有趣的作品,資訊的交換也是維持友誼或關係很重要的一環,尤其各個策展人的美學取向都很不同,與同行的創作者並非總是相互競爭的關係,保持開放的態度與長久的友誼卻是不變的法則。

註釋

1.「為了明日的合作-國際表演策展人研究交流計畫」http://www.paap.org.tw/News_ShowOne.php?news_id=154

2. 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https://www.tanzmesse.com/en/

3.「深究舞蹈」駐村計畫http://www.nrw-kultur.de/en/programme/tanzrecherche_nrw/#/

《探索歐洲舞蹈市場》

演出|
時間|2016/11/16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