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或不自由,這是個好問題! 《黑裸Harold》
12月
19
2016
黑裸Harold(勇氣即興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6次瀏覽
曾浩瑜(戲劇愛好者)

如果想欣賞一齣即興劇,不只演員要隨時隨地保持心情輕鬆才能隨興地創作,就連觀眾也是,熱咖啡配上牛角麵包似乎是個不錯的組合。勇氣即興,以「自由」為題的《黑裸Harold》讓我享受了自由的午後時光。自由...不自由...婚戒...束縛......(燈暗)開演!

劇中沒有清楚交代女員工的前史,只知道她失去了一個年幼的兒子,並保持單身。她在工作期間與同事擦出愛火,雖然已經不復年輕,心中卻仍滿心期待,希望能與男友生小孩,滿足心中對於完整家庭的渴望,「我說阿...我們今天可不可以不要戴 (保險套)?」這樣的請求卻像是對她充滿個性、放蕩不羈的酷男友來說是個大挑戰。「我是不是該因為她而去接觸我認為的不自由 (婚姻與小孩) 呢?」這樣的問題反覆在男友心中浮現。「不試試看,怎麼會知道結果怎樣呢?」男友最後的帥氣決定暫時給了這對佳偶,也給了觀眾,一個希望,一個對「愛」的肯定,但到底他是否能承擔那個未知的不自由卻還是個懸問。

雖身為女體,卻充滿陽剛氣質,時常大喇喇嚼著口香糖的女售票員象徵著自由的一方,無論說她對自身性向的坦承,又或者說她的行為處事的態度,她會為了她心中的「正義」與「對」的事而堅持,即便處境對她不利。「妳難道忘記我們是在戲院的最後一排第一次牽手嗎?」她為了捍衛那間見證她們愛情的每個階段的老電影院而勇敢走上街頭,極力抗拒那不過三兩下功夫,就足以將一切舊記憶消除於世的冷酷怪手,抗拒那名為「都更」的必然「現代化」的歷程。有趣的是,她女友的性格剛好相反,她是一個想要安定平凡生活的人,她希望女售票員能不再電視上出現,免得她的家人對她指指點點,不要她們的感情因而冒上任何風險。她不像女售票員一樣,那樣的致力追求生命的堅持、正義與熱情。劇中,在百貨公司的婚戒櫃檯前,她硬是要為女售票員戴上婚戒,而女售票員的遲疑與推託似乎表明了婚戒背後象徵的「不自由」讓她感到不適。雖然在大庭廣眾下,還是依了她女友的意思,卻埋下了一個未爆彈在心中,最後在她女友要求她改變成女性化穿著,戴上「長直假髮」而引爆,釀成分手的下場。假髮本身象徵著不誠實,直髮又暗示著異性戀 (Straight people),雙重象徵下,女售票員深刻地了解到,她倆將在未來的日子裡,將會在這件事情上持續爭吵,而那樣的婚姻,不會是她想要的。

在戒指店工作,身邊又都是女性,個性陰柔的男銷售員似乎能透過與同事友人的相處過程中,展現他的活潑開朗的個性。這樣一般「自由」的人,卻也有難以面對的「不自由」。那樣輕鬆自在,對人生保持開放態度的他卻在得知要為死去阿公「撿骨」一事而憂心忡忡。或許,我們可以說,讓他堪憂的不只是單純撿骨這件事,而是其引發的其性向與傳統家庭的衝突。「你是長孫,當然就要負起為阿公撿骨的責任。」那些傳統家庭對於生理男性的希冀將會投射在他的身上。譬如說,男性就該堅強,就該生兒育女,照顧妻小...。雖然他還是得面對撿骨一事,有趣的是,在劇中,阿公透過「夢」的方式,向他傾訴死後不用遭受奶奶叨擾攻勢的「快活」。這番幽默的「心內話」不但化解原本男銷售員面對傳統家庭的壓迫感,也將劇裡對於自由的討論跳脫原本性向與傳統價值衝突的框架,而擴及到家庭就是造成自不自由的本身。似乎在說明,無論性向如何,不自由都會在家庭裡存在,所以端看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去處理、面對。

劇的最後,既然都更已成必然,賣沙威瑪的小攤販,電影院的女售票員,街邊躺椅上的街頭藝人...那些因為電影院而聯繫著的一群人選擇以「裸奔」馬拉松的方式,為電影院即將結束的生命哀悼。他們衝破懸掛在電影院中央,象徵著被解放的自由的長海報。舊電影院的記憶似乎跳脫原本實體的意義,而是以更抽象的方式延續生命,它將繼續屹立不搖地存在這群人心中,也為這齣劇劃下一個非常好的句點。好像是在鼓勵觀眾,我們應該要更加勇敢、更加真誠地面對那樣「赤裸」的自己,並努力地奔向我們所相信的「自由」國度。

《黑裸Harold》帶給我的驚喜是在於我見證了所有零碎的生命片段逐漸拼湊成一幅拼圖的過程。我會說,這是一齣「輕鬆卻深刻的即興劇」。一方面,探討如「自由」的人生大課題,另一方面卻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讓觀眾學習如何「笑看人生」,重新對生活充滿活力與希望。身為人,我們的確在複雜的關係裡求「生存」,去追求我們想要的,像我們無感的事物說不。但我們又為了「妥協」而退而求其次了多少。或許,不是說在自由與不自由間直接了當地選擇,而是捫心自問:「我有足夠的勇氣去堅守我所相信的『自由』嗎?」

《黑裸Harold》

演出|勇氣即興劇場
時間|2016/11/26 15:00
地點|勇氣即興主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員們拋出了簡單而開放性高的問題,讓觀眾可以直覺喊出答案,不必擔心錯誤。員與觀眾「群體」的接觸,讓彼此能夠順暢地交流,成為戲劇組成的重要環節。(湯欣曄)
1月
20
2015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