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傳統當代的經典傳奇《慾望城國》
12月
29
2016
慾望城國(當代傳奇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734次瀏覽
徐承郁(社會人士)

當代傳奇劇場的創團作《慾望城國》,三十年後為慶祝甫落成的台灣戲曲中心,再度搬演。這齣經典之作當時以勇於顛覆傳統的前衛精神,賦予京劇在現代舞台活潑的表現力,也藉由跨文化之文本對話,吸引了許多原本對傳統戲曲陌生的觀眾,進而讓世界認識台灣京劇驚豔的創造力與爆發力。此種「當代」京劇形式與精神,不但成為該劇團致力的創作主軸,更彷彿向湖心拋石,在戲曲和劇場界泛起陣陣漣漪。

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悲劇《馬克白》,細膩描繪權力鬥爭下陰暗幽微的人性心理,《慾望城國》將西方的故事置於東方戰國時代的薊國,故事講述敖叔征與孟庭將軍受到山鬼預言蠱惑,敖叔征在夫人的慫恿下殺王篡位,又擔心孟庭之子孟登奪取手中的權勢,而對孟庭父子趕盡殺絕,孟登僥倖逃脫。而敖叔征夫婦卻開始為自己的野心反噬,恐懼不安如幽魂鬼魅盤桓縈繞,先是敖叔征在宴會被孟庭的鬼魂嚇得破膽,而後敖夫人精神錯亂,永遠清洗不盡沾血的雙手,自盡而亡。孟登也聯合燕軍反攻,敖叔征最終在踏向巔峰慾望的血腥之途遭致覆滅。

山鬼的預言引動了敖叔征道德與野心的內在掙扎,儒家忠義思想與現實利害的躑躅取捨,同時反映貪婪和恐懼的心理變化,在刺殺薊侯的那刻,既有的道德秩序已然崩毀,觀眾在上半場的鋪陳看到了陰謀野心如何成形,而下半場高潮迸發,揭開了內外秩序毀壞後,隨之而來是混亂與毀滅,敖叔征及夫人迷失自我,最終失心癲狂,逃脫不出悲劇的命運。

吳采璘在新王登基宴會上的假面舞,讓人聯想起原始的儺舞,作為傳遞神鬼訊息的信使,神秘而充滿張力,舞俑雙手各持男女面具,迴旋舞步間,交替變換,但兩張面具之下還有第三張面具,暗示著難以從外表看穿變化多端的人心。魏海敏飾演的敖夫人因手染鮮血的陰霾揮之不去,燈光及舞台營造如電影般特寫效果,先是看見紗帳中高舉雙手的黑影,只聞哭泣呻吟,接著見她披髮素衣徐徐步出台前,不斷搓洗雙手,又是尖銳泣訴又是胡言亂語,絕望鬱結的氣息籠罩。而最後的毀滅將全戲情緒推至最高,森林竟然移動了,敖叔征感到大勢已去,一邊拔起靠旗,一邊不甘心地控訴,殺人者人恆殺之,他終究被自己的叛軍射殺。即使早有心理準備,當看到六十三歲的吳興國,從兩張半桌子高度後翻躍下,眾人的叫好喝采仍掩不住內心餘悸,這樣搏命演出怎叫人不動容?

曾是離經叛道《慾望城國》為戲曲和劇場另闢蹊徑,漸漸發展出迷人的東方劇場美學,兼具地方性及世界性,多年後的今日的時空背景下重新觀賞這齣經典,反倒感覺作品流露醇郁的古典風情,讓人不禁尋思古今新舊的界線為何?今日之新終究成為明日之舊,今日之舊亦能於明日翻轉為新。誠如製作人林秀偉所言《慾望城國》走了三十年,不只是當代傳奇劇團的盛事,也是京劇界的盛事,甚至是藝術界的盛事,台上也好台下也好,共同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與蛻變。台灣傳統戲曲中心的揭幕,昭示其傳承戲曲美學基因、維護傳統、銜接當代創意並探索未來的企圖。當代傳奇回歸自身原點與之呼應:抱持誠懇謙卑融會傳統與當代、力求創新的初心,讓世人能在美好的作品中尋得獨一無二的感動。

《慾望城國》

演出|當代傳奇劇場
時間|2016/12/23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他卻始終無法捨棄掉這一翻、這一落──無法割捨的,實是他的執著、拚搏與任性。因此,他不是為了討好、取悅觀眾,而是這一翻的壯烈、這一落的淒涼,才象徵了《慾望城國》的完成。 (吳岳霖)
12月
28
2016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