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路戲以外《碧血忠魂楊家將》
1月
19
2017
碧血忠魂楊家將(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67次瀏覽
陳韻妃(社會人士)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出於培育戲曲青年人才,自2011年成立迄今五年時間,成員包含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的學生、外台歌仔戲班青年演員與大專院校社團的票友等,紮實科班訓練、做中學的職業環境或純粹興趣濃厚,學藝背景不一而同。培育方式除平時課程、小型推廣演出外,還每半年固定發表一齣公演,藉大規模演出強化實際經驗,也驗收平日成果。公演的主排,常由業界資深專業人士擔任如本戲編導呂瓊珷;劇目多選吃功繁重的古路戲,又考量成員行當互有發揮,生、旦本戲約佔各半,可見著重增強成員的傳統根底。

楊家將故事取材章回演義,歷代相關小說和戲曲版本不少,其忠孝節義形象和巨大犠牲奉獻都是不變的要旨。楊家武功精良屢挫遼兵,卻終不能克,表面看似良將被奸臣(通常是文官)陷害等因素,然深入箇中原因,實與宋朝開國即定下的「重文輕武」國策有關,上位者對武將/武人懷著極度不信任心理,君權授意下,奸佞才得為所欲為。偏在稗官野史中不絕武將輸誠之舉,光北宋一代,太宗年間有楊家將,徽宗之朝有水滸英雄,前仆後繼為朝廷盡忠捨義,然而「如此皇帝朝廷,如何能與之成謀?」【1】,不論編制內軍隊或招安來的,下場之慘烈,只證實了真正黑暗的是帝王權術機心。

現今時代,談忠君愛國──強調對國家民族的熱忱,或兄弟之義──集體意識的信服,都因觀念、環境改變與我們切身相去遙遠,唯華人社會一直看重的孝道倫理,具體化為家庭組織,這始終是核心價值,所以此戲好看之處,首先是突顯對「忠君主上」的思考,表現在「第二場 兄弟情」和楊延德五郎角色身上,群體開始質疑何謂忠和忠孝如何選擇而產生辯論,最後決定移孝作忠(雖然轉折不盡有理),並非義無反顧地化身為國家機器;至於楊五郎出家為僧,的確是棄絕家國的出世行為,但就保存性命一點,亦是人倫孝道所允。其起於對兄弟殞命、戰場無情的震驚,省思「人生在世所為何事?為何要互相殘殺?」等問題,最後幡然覺醒,十分可貴。是以,楊家將經由思考對行動賦予自覺,眼前雖仍上場殺敵,出發點業已由忠義轉作孝,這也使他們不若水滸英雄充滿排拒社會的個人色彩,一個人要實踐孝終脫離不了人倫社會,因為「個人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在倫理觀念的組合和會聚裡才具存在座標」【2】,所有舉措均是親情手足的自覺承擔。

導演手法為戲另一好看所在。戲以「金沙灘」(武)和「李陵碑」(文)兩重點情節分為上下半場,武戲在前實演楊家兒郎敗亡局面,部分作為後頭大段文戲的回憶場景,當六郎向令公回述戰況時,虛(回憶)中有實(戰場)場景並置場上,同時有多重視覺畫面和天倫「如在眼前」、霎時永隔的情感效果。另外眾將死傷陣亡,本可極度渲染大灑狗血,但導演選擇淡化,如楊三郎被馬踏而死和七郎受萬箭穿心,運用昏暗不明燈色與「夢見死亡」虛幻作法,避免強烈血腥刺激,反倒悲涼之感無窮。

帝王將相、沙場征戰故事,金碧輝煌和鋪陳殺戮氛圍也許是舞臺美術的選項之一,但本戲不著意於此,也無古路戲厚重佈景,臺上有階梯平臺區別演員高低位置,其他實物則付之闕如。並非沒有場景示意,由燈光設計相應自然景觀或簡單意象,謹守不過多原則;三郎和七郎死亡場次,燈光發揮烘托功能和概念呈現,顯現巧思。整體的場面寫意又乾淨。

古路戲在歌仔戲中被目為規範,但另一類奇情不合規矩的胡撇仔戲【3】,也應是可學習的「經典」,然無論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或其他歌仔戲社團都甚少傳授這類劇目,推測或許擔心學生正型未穩、雜學會走樣,因此總以前者為授課內容,後者遂只在民間職業戲班方得見識。如果青年演員最後都要吃戲飯,遲早面對市場,那麼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既以劇團模式來培訓人才,何妨為他們多開拓戲路,甚至新編戲,訓練其「創造人物」能力,成員本身亦可嘗試不同種類表演,多樣「演藝養分」才助茁壯。

註釋

1、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1992。頁222。

2、文字轉化自余秋雨《文化苦旅》,臺北:爾雅,1997。頁42。

3、古路戲和胡撇仔戲之定義,詳見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頁215-216。

《碧血忠魂楊家將》

演出|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
時間|2016/12/17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雖身為青年演員的轉運中繼站,在成軍五週年的同時,劇團面對青年演員的去留,未來在劇目挑選與團隊形象營造上的方向,都該更漸趨於多面向的結合,新進團員在指派角色學習時的定位與方向。(王妍方)
12月
30
2016
青年團的演出從宣傳、行銷處處可見行政團隊的用心,更以「明星式」的包裝,為青年歌仔戲演員創造演藝平台,至今已陸續為王婕菱、鄭芷芸、江亭瑩、吳米娜等備受期待的歌仔戲生力軍打造出個人成名作。 (陳歆翰)
12月
24
2016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
民戲最受推崇的是飽含腹內功夫的活戲技藝。指的是在廟口上演的歌仔戲——民戲,通常沒有劇本、臺詞,甚至沒有文字資料,由主要演員口述故事情節,透過口傳心授,由演員臨場發揮、相互配合。因此,常年表演經驗累積出來的腹內功夫——活戲,是民戲最受推崇的藝術價值。
2月
08
2024
《劉姥姥和王熙鳳》為台北新劇團2023新編戲齣,編劇兼導演李寶春意圖打造非屬彩旦亦非純然老旦的「劉姥姥」,將目光放在劉姥姥與王熙鳳兩人互動產生的情誼上,跳脫以往戲曲紅樓夢的敘事架構,注重角色本身故事。以京劇演員四功五法的底子為基礎,延伸原著角色特性,結合螢幕投影科技,意圖發展出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