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美感下的自剖獻祭《潮》
3月
13
2017
潮(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85次瀏覽
石志如(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是情感的循環,也是靈魂的歸宿。所有故事終將因彼此而完整,生生而不息」。就像所有章節小說,到了最終回,以回溯歷史脈絡的方式,重新再次交代所有人物的結局。引子,是來自兩位樂手與歌者,尤其在掌鑼師(筆者認為他更適合稱之為時間舵手)從固定節奏逐漸放寬節奏間距,此儀式正是揭示在劇場中每位觀眾將被重新計量時間量軸的方式。

舞台上大量白色大型布幕,由上至下垂至臺口,隨著沉緩的鑼鼓聲,一層層一疊疊的緩緩而上,美麗極了。整個視覺如東方畫布的捲軸,揭示於海洋之上那滄海一孤鳥,悠悠於天地間的孤獨。第一段的白鳥不斷以畫圓的方式搖晃、共振,並隨鼓聲的起落釋放能量,展現來自舞者內在強大堅強意志的身體。她重複著畫圓的動作結構,鼓聲此時轉化為白鳥內心節奏,是催促、是意志、是不放棄,最終白鳥放聲嘶吼哭泣,嘶吼出生命最後的慾望,哭泣自身的輓歌,猶如是林麗珍對自我的獻祭。

這一段落筆者認為是整齣《潮》最精華之處,尤其隨著白鳥的出場儀式,她啄起鋪在舞台上的白布,緩慢倒退地向舞台正後方移動,白布隨著空間的改變以及力量的拖曳,再加上微弱燈光,使白布呈現藍色、布料皺褶呈現明顯的黑色線條,從筆者三樓觀眾區看去,布料呈現出海浪、魚、鳥等意象,當舞者完成拖/動作時,乾淨的畫面與充滿深厚的生死哲理,在長達四十五分鐘毫無保留的展現實在為之驚嘆。

接續第二段開始秉持無垢典型的緩慢美學,為過去三齣作品的脈絡鋪陳,以類似舞蹈檔案回顧般,諸多雷同與複刻印象,讓舞作從高潮進入平緩直至結束,段落間有著與過去文本的斷裂感。在女子與鷹族男子的重逢雙人舞段、八男群舞段隨著八拍、四四拍、二四拍的節奏舞動,整體編排規律、重複,稍顯冗長而無新意,另外一處男子群舞段(其中一人有拿香橋段)的激烈爆發性舞蹈,卻也因為有著過去作品的影子,唯獨最後讓鷹族男子在嘶吼張狂後於祭台前死亡。整個死亡氣息瀰漫整座劇場,令人難以喘息。然而,整體舞蹈動作美學一致,看似船過水無痕的緩慢視覺美感,事實上卻是身體之內/之外的完美力量控制,從包裝著脫溢自真實時間所倍增(行動者身體刻意緩慢移動,事實上是倍增了觀者的觀看時間)下,刻意製造了特有的凝聚、檢視、控能的和諧美感。

無垢的《潮》,給白鳥與鷹族悲涼又悽苦的結局,以「死亡」印證「生」的存在性。最末段透過種子播種儀式,傳遞創作者看待生命延續的意識詮釋,而在謝幕之時編舞者林麗珍對著觀眾,向她自己營造的祭臺做出祭拜的舉動,這個行為讓我恍惚了……劇場似乎成為林麗珍祭奠生靈的祭祀場,而我只想當個觀眾。

造成我恍惚的第一個問題意識是:舞台前端以種子祭臺為象徵生命的意義,但為何以種子來象徵萬物的生息?是否對林麗珍來說,種子的繁殖比動物單純?節目單上只是簡單的說「種子與種子彼此碰撞敲打,那是雨水滴進泥土的音色」,劇中有一處是舞者手持種子敲打發出聲音,聲如樂音美妙。然而,從《醮》、《花神祭》、《觀》乃至《潮》均可探見,林以擬人之態展現天地人的內心交織的情慾流動之寓意,故而每當結束前以佛教論「空」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進入涅槃,將整個作品趨近所謂圓滿之時,似乎透過作品欲傳達林對個人生命的觀照。那為何是種子?

在最終回顧之際,筆者的另一個問題意識是:在無垢舞蹈劇場長年所積累的視覺和諧美感之境,似乎是透過人物角色與空間的社會地位階級分配下所造成的結構美學。其緣由是筆者無法忽略舞台上各種角色的互動關係與空間位置的排列形式。當主要角色出場前,必有次要角色以偶數對稱的排列,以相對彎低姿態緩慢行進,並手持裝飾性蘆葦和種子樂器,以近似「淨場」之姿步行,在主要角色舞動之時,必以跪姿虔誠膜拜之態靜置於舞台空間。這樣「神格」「部署」「階級化」的舞蹈結構設計,如今重新思索卻有更深入的社會、性別與階級意涵在其中。

無垢舞蹈劇場從緩慢美學立足,透過劇場化的儀式舞蹈與類宗教身心靈教化之意,試圖展現舞者進入一種流動式忘我的冥想劇場。只是林獨特的編舞形式,是需要觀者先做到自我催眠的「相信」舞台所發生的意識形態,才能與作品達到身心靈合一的統合。至於隱藏於舞蹈結構下的個人意識流,除了宗教性、空間美學、身體哲學之外,社會、性別與階級分工之意涵,確實不是無垢這些年被關注的議題與範疇。走到最終回,接續的無垢會怎樣發展?令人期待。

《潮》

演出|無垢舞蹈劇場
時間|2017/03/08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遙想〉一段中,首席男舞者鄭傑文與首席女舞者王芊懿的雙人舞,兩人如此地接近彼此,卻又將觸未觸,傳達了愛情千絲萬縷般的纏綿,宛如嫋弱的折磨。(陳祈知)
3月
25
2017
經典的形成透過不斷重複搬演,而又加強經典的位置;《潮》則像是作為一面鏡子重新反照天、地、人,以刻意「以新復舊」、「自己看到/重複自己」,來對「經典的生產過程」提出另一層帶有強烈自省意識的發問。(汪俊彥)
3月
24
2017
創作者悉心展露人間愛別離苦、怨憎與求不得的心態在二、三段中如潮水般不斷湧現,也唯有行正、種善方能超脫人天,但是三個段落都能看到與前幾個作品類似的身影,不免讓人失去如第一段般的震撼,而阻礙了向下思維的開展。(鍾伯淵)
3月
20
2017
《潮》像是時光旅行帶著你在不同的時空情境間穿梭,你卻不禁感到疑惑,只覺得舞者們似乎比你記得的跳得更好,好像時間不曾讓人老去,卻臻至完美。 (陳代樾)
3月
15
2017
歷時超過二十多分鐘,多達六百多次的甩頭,看見舞者一人獨自對抗著自己身體的極限,有時力竭但又旋即拼命奮起,我在觀眾席內多次被這樣的能量激盪得熱淚盈眶。這不僅只是到達「精疲力竭」為止,而是「盡力」把一個簡單的動作做到極限。(葉根泉)
3月
13
2017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