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語境的熔舊鑄新《五色石的秘密》
4月
05
2017
五色石的秘密(偶偶偶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3次瀏覽
謝鴻文(專案評論人)

文化本具有流動的、累積的、包容等特質,不管哪個區域國家皆然。然而,台灣這些年飽受政治立場對立的困擾,面對古老的中國文化,政治立場極端偏激的去中國化者,但又無法完全科學舉證台灣主體沒有一絲一毫中國文化的影響。彰顯台灣主體很重要,但要說台灣完全沒有一點點中國文化的基因,實在有點自欺欺人。做為一個島國,台灣理應驕傲於可以展現文化氣度是海納百川的寬容廣闊,所以任何創作的議題只要碰觸到中國傳統文化,大可理直氣壯言明「文化的中國」,並非等同「政治的中國」,要從中國傳統文化尋找創作養份,並不代表不認同台灣。

先说這一段看似題外話,其實還是扣著《五色石的秘密》這齣兒童劇的內涵,先幫忙消毒一下,免得被一些意識型態偏激的人扣帽子批鬥。

這齣戲回溯遙遠的中國神話,再以典型故事劇場的架構,兩位演員先說演著在尋找五色石,但沒有直言要五色石做什麼,以此引發觀眾懸念。再漸進堆疊出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夸父追日、水神和火神,以及女媧補天的神話,演繹的方式大量透過紙雕與紙偶呈現,用紙雕或紙偶是很樸素的,雖然在動態表演上有些受限,可是精神上卻很能表達神話人物彷彿脫離紙頁甦活過來,不再是紙頁上亙古的傳奇神話而已;況且,紙的發明,象徵文明的進展,所有的故事從口傳也演進到用文字紀錄書寫,文化也因此得以累積,生生不息。

為了配合這些神話的說演,舞台上陳列了四面佈景,佈景上有神話人物,看起來也有幾分寺廟門神立面的感覺,從神話衍生的神靈信仰、自然崇拜,亦可由此展開被看見。以女媧為例,她造人象徵生命的傳承延續,理所當然成為掌管生育、生命的神祇被祭祀。

而這四面佈景之上,也有一些機關設計,可增加趣味變化。例如盤古的身體各部位可以拆卸,因應神話述說他死去後身體毛髮血液變成日月星辰、山川雷電等景物,宇宙得以從混沌變成萬物共生,方才拆卸的部位轉個面向便成了那些景物。又如夸父追日追到口渴,藍色綢布代表的河水,經過演員抽拉,並利用身體借位,便巧妙形成在喝水的樣子。

觀察整齣戲,五則神話的敘說,和《山海經》等經典所載並無太大差異,但語境已非古典面目,完全貼近現代口語的簡潔自由,從「洗澎澎」這樣的用詞出現可見一斑。又如談到大地的雞鴨狗牛等動物,遇到跑來人間玩的太陽(金烏),一被它靠近,下一秒立刻就成了烤雞、烤鴨、熱狗、牛排等食物,也是現代化的幽默誇張。另外如水神和火神水火不容大打出手,演員表演身段應用了京劇的武打程式,又結合了傳統戲曲元素,換言之,我們看到了許多熔舊鑄新的創作錘鍊過程,就兒童觀眾反應來說,顯然也喜愛這樣的表現手法。

不過,關於神話中金烏是太陽化身,這齣戲在金烏出現前敘述交代不夠,如果觀眾沒有此知識背景,恐怕會有摸不著頭緒之感。其次,古籍如歐陽詢編撰的《藝文類聚》載:「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這裡所指的「三足烏」就是金烏,清楚描繪出金烏有三隻腳的奇貌,可惜這齣戲裡忽略了,以致金烏的服裝造型看不出這重要特徵。

最後要提女媧煉石補天,紅、黃、青、白和黑色的五色石,固然如戲中所述讓天空在不同時候有不同顏色變化,但更重要的是對應五行的顏色,是自然運動的互生規律。再則女媧補天,確保了天體宇宙和人類萬物不會毀滅,神話學家葉舒憲《金枝玉葉――比較神話學的中國視角》就說中國神話中的女媧補天、西王母掌不死藥和嫦娥奔月,「從比較神話學的視角看,中國女神神話的這三大敘事母題有一共同的信仰背景,可概括稱為玉石崇拜與玉石神話觀,即以美玉為神聖性和永生不死的象徵。」這都證明了神話聯結成的文化系統,形成了龐大的知識意蘊,也是神話奧秘迷人之處。

這齣戲到此也把五色石的秘密揭曉了,同時又再透過右上舞台邊角的銀幕投影,增述客家習俗「天穿日」與女媧補天神話的關聯,可是幾頁投影圖片加上兩位演員快速解說圖片,這樣的陳述手法又太填鴨式,知識性強過藝術性,圖片講完戲也結束略顯乏味,和前面活潑的故事說演未完全整合,好像一塊美玉缺了一角,是為美中不足。

《五色石的秘密》

演出|偶偶偶劇團
時間|2017/03/25 14: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