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浸式展演與開放詮釋《嗨歌三百首》
5月
31
2017
嗨歌三百首(呂學緯 攝,北師美術館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97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Masingkiay(阿美語,意為瘋癲地、神經的)。

你將是我們的客人,透過作客的行爲,我們與你認識、交流並分享。於有限的時間裡,共同經營這段或長或短的關係,在你和我身上、在美術館的空間中,留下生活軌跡。

『我們,曾經瘋狂地,一起,在這裡。』

——《嗨歌三百首》策展論述

開幕第一個週六徹夜通宵,臉書同溫層的臉友開了現場直播,既有壯觀眾人手牽手共舞,又有令人稍許吃驚的殺豬祭拜儀式。星期日才進入美術館,一樓的服務人員指引著參觀者寫一張自我介紹的問卷,上面列了兩個簡單的問題:「自我介紹:About Me、我覺得原住民都 I think indigenous people are all…..」,這張紙意圖誘惑著參與者跳入描繪原住民刻板印象的挑戰中,讓人馬上感到些許不安。

走進二樓展場,左側是一個西方樣式的長方型宴會餐桌,右側則是用台灣啤酒罐子堆疊出來的裝置藝術,本預期的是一夜未眠精疲力竭的眾人,沒想到入口玄關處一個熱情的演員,一見到人進入,馬上大聲地吆喝招呼:「歡迎~來~你要喝什麼?這邊請!」一位年輕的阿美族原住民被指派來招呼我「這個客人」,請我自己找一個牆面貼上之前寫好的問卷,連忙找了一個被成堆國農鮮乳的紙盒遮住的地板角落,貼上寫著刻板印象的紙條,希望沒有人看見,心理感覺頗為羞恥。轉身坐在台灣啤酒黃色塑膠置物籃倒放的椅子上,他告訴我「還是有人寫原住民都騎山豬上學啊」,又補充說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來者是客,透過交談打破既定印象,溝通才是化解誤會的第一步。

既然是難得可以和原住民聊天的機會,忍不住記者魂上身,叨叨絮絮開始一連串提問,卻又不時憂慮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什麼作為「客人」可以理所當然地問問題,這「交朋友」不該是雙方互惠平等的關係嗎?聊天的空檔,入口玄關處的演員開始呼喊著上菜了,原來是山豬肉來了,保力達B也開始供應,趁著大夥兒忙進忙出的空檔,終於有時間定下神來仔細觀察四周:這個美術館充滿了物質性,國農牛奶的包裝紙盒和台灣啤酒的罐子和紙箱在四周錯落有致,而台灣啤酒罐裝材質在弧面中閃閃發光,也隱約透露類似當代普普藝術家Jeff Koons雕塑作品的質地【1】,這些品牌商品數量龐大擺放成堆的集體感,也讓人聯想到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系列商品(如康寶濃湯或可口可樂)的大量複製絹印版畫,放置在美術館的藝術史脈絡之中,普普藝術是擁抱消費物質社會的享樂主義,然而,在北師美術館的展演脈絡中,這些物質性,卻與天花板上佈置的紅藍白工地塑膠棚布、拉電線纜的木頭桌子、和台灣啤酒裝箱的黃色塑膠籃倒掛椅子,構成了一個劇場般的生活日常。

導演陳彥斌是下一個談話的「主人」,阿美族的他提到了從小待在親戚家的記憶,開雜貨店的小房間裡,塞滿了空間的物件成為他的日常,在這個美術館的空間裡,他打造了小時候的「家」之印象,參觀者都是來參訪的客人,因為想透過親身互動體驗的過程,去達到溝通互動、交流與認識的可能。隨著展演時間的推移,水、國農牛奶、保力達B、花生、閹豬肉(siraw)、muna(糯米飯)、台灣啤酒、bula(米酒)等不同的酒水飲料和食物也依序上場,陳彥斌為我做了原住民特調:保力達B+國農牛奶,味道很是奇特,像是中藥混合牛奶的氣味,而配酒的山豬肉和糯米飯則是嚼勁十足,滋味極佳,陳彥斌說他從莎士比亞的作品《仲夏夜之夢》得來靈感,在此所準備的豐盛食物、飲料都成了魔法,暗示著某種新的契機和不可思議的發展。

太魯閣族TAI身體劇場團長瓦旦.督喜,雖然不是這次演出的演員,特地花蓮趕來台北觀展的他,仍表示自己也是這個場子的「主人」,還拿著掃把作勢清掃,卻被陳彥斌給請到這桌坐下,便開始討論之前TAI演出和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同名作品《織布:男人X女人》。瓦旦.督喜說在自己的部落裡,織布是已經遺失的技藝,而男子織布更是禁忌,但他認為在織布中,有某種超越了殖民時期影響,而在身體勞動中被保存下來的「語言」,不但是技術,也是圖文技巧,乘載了歷史的份量,他提到在織布中使用的植物染,不會傷害土地,可以分解,保留了與環境和諧共存的關係,而在織布之中,原民的記憶成為體現的知識,具有重量,充滿文化的脈絡,是一種互動的關係。也聊了他在不同部落間田野調查時的謹慎小心態度,他堅持在儀式中不要翻譯,等結束再翻,因為這樣才可以同時性的感受語言真正的意義,不要讓儀式的身體性語言被中斷。

瓦旦.督喜也提到自己才剛從澳洲的的第一屆原住民藝術家聚會中回來,這個活動有來自紐西蘭、澳洲、威爾斯、大洋洲上不同島嶼上的原住民,聚集在一起討論他們身為原住民的共同身份,主辦單位還安排了一場「原住民高峰會」,只有血統上具備原住民身份的人,才可以參加此會議,討論何謂原住民角度。有趣的是,因為這些原住民大部分是被英語系國家殖民,所以彼此之間英文溝通無礙,但瓦旦.督喜身為少數幾個非英語系殖民國家的原住民,反而一直處在狀況外,不知道其他人到底在談論什麼,所以最後一天的藝術家作品呈現,他便以此為題,演出了一個即使在無法溝通的狀態下,「總是被要求後,還是能按照指示做出什麼」的作品,他說好像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就是有點搞不太清楚的狀態,但還是就只好去做了,這語帶詼諧笑意,細細思索之下卻覺得有些諷刺哀傷。

聊天過程中,參與者來來去去,喧囂吵雜的交談聲是背景音樂,不時有定時地齊聲歌唱,或是隨性自發的小小樂舞演出,今天一個參與者剛好生日,一旁的原住民演員開始齊聲唱歌呼喊,舞動雙臂和雙手,在拍手歡聲中,邀請這個女生坐在椅子上,四個人一人一角把椅子抬起,上下擺動好不熱鬧,在四周的鼓鬧喧嘩聲中,彷彿還真有一種入戲的真實感。在這真實與虛假交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沈浸式(immersive)演出中,演員和參與者的角色不再清楚界定,詮釋權也一併交予觀眾,每個參與者都會根據自己的提問和原先的立場,得到不同的分享和感想。

那麼,在美術館這個作為傳承文化轉譯並保存檔案的空間中,如此充滿參與式美學和沉浸式體驗效果的展演,究竟回應了怎樣的藝術脈絡?一入場左側的長方形餐桌,似乎是個可以切入的討論點:陳彥斌說他特意選擇這個餐桌,擺設了十二張椅子和餐盤,刻意少了一張似乎可以呼應藝術史上重要的繪畫主題「最後的晚餐」,他描述著在餐桌上擺著西式的餐盤和餐具,但在放上原住民的傳統食物之後,還是要用手直接取用,暗示在殖民現代性的發展過程中,在看似現代的外表下,依舊是保留著自身文化的精神底蘊。而這個餐桌的宴會意象,也讓筆者聯想到當代藝術家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最負盛名的裝置藝術作品《晚宴》(The Dinner Party),這件女性主義藝術的經典代表作,是一件龐大的三角形晚宴餐桌,桌上分別寫上三十九位女性藝術家名字(三角形每邊各13個座位),暗示從古至今表現卓越,但被藝術史所忽視的傑出女性藝術家,並以大量被西方藝術史貶低為女性化的工藝藝術,如彩繪瓷陶、刺繡為主題,在桌上放著類似女性生殖器的裝飾性圖案和雕塑所製成的花朵餐盤,這些造形象徵的意義不言而喻。

《嗨歌三百首》入口處的餐桌,彷彿與朱蒂.芝加哥的《晚宴》在藝術史上互文呼應:朱蒂.芝加哥以晚餐做為主題,一方面表揚了女性數千年來在家務中所做的奉獻犧牲,另一方面也要喚醒婦女勇於挺身而出,創造屬於女性的藝術歷史;而《嗨歌三百首》從西方形式的晚宴桌到拉電線纜的木頭桌,帶領著觀眾從美術館的藝術脈絡進入劇場,從長期以來在漢人所建構的歷史中,被侷限在特定環境符碼的刻板印象(米酒、山豬肉、台灣啤酒、塑膠工地帆布、拉電線纜的木頭樁,「你認為原住民都....」等)中解放,一方面重新讚賞了自身的文化物件,並邀請觀眾一同瘋狂(Masingkiay)談心交朋友,另一方面也跳脫了人類學式原住民展演或觀光娛樂演出的既定模式,創造了一個屬於原住民的新展演形式。這個在美術館空間的藝術展演計畫直指問題重心,讓參與者直接檢視並面對自身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雖然氣氛歡樂愉悅,但企圖卻十分雄偉,在長達一個月的展期中,參與者的自省和反思成為可能,這不僅僅只是《仲夏夜之夢》裡虛無飄渺魔法夢境的曇花一現,而是開啟了一個新的詮釋空間,一個可以讓「客人」去關注理解「主人」【2】的可能性。

註釋

1、例如,Jeff Koons的《氣球狗》(Ballon Dog)那閃亮平滑的不鏽鋼亮面造型,跟台灣啤酒鋁罐材質那閃爍的亮面圓弧造型,比較兩者如本文正文所述的象徵意義,似乎有對比性。

2、在展演中,一直被強調的「客人」和「主人」身份,似乎也暗示了原住民作為台灣真正主人和漢人作為「settler colonizer」的身份。又如瓦旦.督喜並不是這次演出的演員,但也可以瞬間置換自己的身份變成演出中的「主人」,如此看來,「主人」的身份似乎是以對原住民的身份認同和知識體系的理解來達成。

《嗨歌三百首》

演出|陳彥斌(創作概念暨策展人)
時間|2017/05/21/2017 13:00-17:00
地點|北師美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TAI舞者們一直以來累積著踩踏腳譜時所牽動的韻律性與精神性直接面對酒在集體層次與個人層次的意涵,讓酒的集體與個人意涵,在踩踏與律動之間有了另一重具身(embodied)的可能。
1月
16
2018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
在這個充滿誠實與虛假、愛與欺騙的世界當中,《一個說謊,一個說愛》藉由舞者的肢體語言與口白聲響加強表現層次與力道,將視聽體感相互交融。無論是語調的變化、情緒的轉換,以及呼吸的節奏,宛如勾勒出生命歷程中種種起伏與轉折,使觀眾更能深刻地體驗人生中的起承轉合。而音樂、燈光與節奏的巧妙結合,將作品的情感層層堆疊令人心馳神往,打造了一場充滿感官刺激的藝術饗宴,帶領觀眾進入一段探索人類情感和關係的旅程。
3月
12
2024
群體的概念使肢體嫁接在彼此的肢體之上,在這裡鄭宗龍並沒有明確地刻畫動機,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現象來回應無無明盡的意識觀想。這樣難以捕捉、不可視的質感,以筆者個人的直觀感受來說,同時結合編舞者自身人格與背景來進行梳理,《毛》有大部分的創作核心依舊是向其兒時的童年回憶「童乩」靠攏。然而無定向的身體路徑、見山是山的現象敘說,在許多舞者空靈甚至理性的面部表情底下,似乎蘊生不出我們刻板印象中的艋舺喧囂,對應到的是來自Sigur Rós其精靈般的夢境殘響,以及直入火山流質與冰冷空氣的地理風貌:自然現象,這恐怕是理解《毛》更好的方式,同時也是編舞者如冰晶般構築舞蹈肢體的其中一種可能也說不定。
3月
12
2024
單人與雙人,彼此競逐、啃噬,耗盡力氣倒地,像信任遊戲般的無所顧忌地傾倒與反推,手腳彼此纏繞包覆,時而高低錯落,時而平行的位置,無聲地藉由一個又一個的動作,引領關注探討「關係」中的衝突、調和與平衡。觀眾在之間,尋找自身的觀看位置,往復上升和墜落,帶入不同的情緒狀態。呈現出我們,不只是在愛情上的渴望依賴,卻因為各種生命中的不確定性(順利接住、碰撞諸如此類的),會遲疑、疼痛、難過和快樂,於是選擇欲拒還迎的日常樣貌。
3月
12
2024
基根-多藍以自己的故鄉,位於愛爾蘭最西南邊尖端的丁格爾半島(Corca Dhuibhne),作為創作的發想,在這個山多而細長的半島,每一處蜿蜒路徑的盡頭都是一個未知的所在。回應著《界》當中,舞者們每一個用盡全力與無所顧忌的舞步,彷彿將內心的壓抑一次爆發,他們在舞台中穿梭,在彼此中摸索,想在與他人不遠不近的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沒有一段關係是穩定的,他們只能用身體的極限表達情感,至少在這個當下,激昂的情緒是證明自身存在的證據。
3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