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以待斃的痛苦《殺蟲記2.0》
7月
11
2017
殺蟲記2.0(玉米雞青少年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79次瀏覽
甘燿嘉(導演)

曾幾何時,我們對於欣賞藝術已然來到了一個終極迷思:對於藝術,人類必須像對世界一樣,予以征服與佔有,而非單純享受。

我想,在觀賞《殺蟲記》戲劇的時候,不妨先放下征服存在主義,或佔有卡夫卡的意圖,用融入的心情,取代對付、剖析的動機,不然你會因小失大,錯失了與演員對話良機在前,而與卡夫卡那別具一格的創意、幽默、淘氣,以至於溫暖的人性,通通失之交臂於後。

首先,這齣戲是以倒敘的方式進行。選擇倒敘是很棒的嘗試,因為倒敘幫助我們脫離慣性思考,切斷因果關聯,讓理解更富彈性,以便接受更多的可能。更確切地說,在這齣戲裡,倒敘帶領觀眾離開人本的坐標、時空,然後慢慢融入「蟲」的感官世界。

其次,除了「蟲」以外,所有演員都是採機器人停頓停格的動作演出。這樣的表演除了令人耳目一新之外,用這種機械化、去人性、被操控的語素,來敘述《變形記》裡那種低度現實與重度荒誕的主題,是極其適切的!尤其,當主角做不成人,而家人也同時都失去人的模樣時,僵化的機器人也就是唯一的必然。

最後,這齣戲最精彩的部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個人的動作,其機械性越來越強,停頓停格分解程度越來越大,也就是說,每一個人機器人的成分越來越厚。

是否,男主角這隻「蟲」之死,預告了他的父母以及心愛的妹妹大約僵化成「蟲」的日子也不遠了?這是《殺蟲記》裡令人最悲傷的橋段:大家渾然不知即將變成自己極其厭惡的「蟲」了!當然卡夫卡原著裡並沒有這個演繹,只是在改編成戲劇,以及注入漸進式機器人特殊表演符碼時,才出現的暗示。

希望你一踏進《殺蟲記》劇場時,可以渾然忘我、消極地享受變成一隻大蟲的痛苦體驗!

《殺蟲記2.0》

演出|玉米雞青少年劇團
時間|2017/06/10 19:30
地點|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編導刪去原著大量主人翁變為蟲後,勢必需要大量補充原本較為平板的配角形象。但是《殺蟲記2.0》的演出手法幾乎建立在對於青少年以及劇場表現手法的刻板印象上,是以創作者的增補愈顯蒼白。(王威智)
8月
29
2017
三位公務員運用諸多語言組合的聽覺變化,宛若合唱中的齊唱、輪唱與重唱,以歌隊的概念壯大聲勢,諷刺公職體制;四肢匐地、赤裸肌膚佈滿花紋的格里高爾,展露異於人類的昆蟲/動物性姿態,即便失去語言,內在心理與外在動作仍舊合一,明確地切分出兩者的區別。(邱書凱)
7月
10
2017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