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的創造與實踐行動──匈牙利葛利夫偶劇院「寶寶劇場概念研習營」暨演出觀察
11月
15
2017
紅色的冒險(台灣傳統戲曲中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38次瀏覽
謝鴻文(專案評論人)

一、

臺灣戲曲中心於10月27至29日,邀請來自匈牙利的葛利夫偶劇院( Griff Bábszínház)舉辦「寶寶劇場概念研習營」,並帶來兩個演出《紅色的冒險》和《點點.點》。甫開幕的臺灣戲曲中心,具有前瞻性的規畫引進此活動,是臺灣兒童劇場史上公部門首次執行「寶寶劇場」(Baby Theatre)的推廣實踐行動,希望讓戲劇扎根,期待寶寶劇場在臺灣開花結果,也許諾把藝術文化建構在初生的下一代的基因中。這份期盼是很美麗的,像在為嬰幼兒準備人生中的第一份藝術大禮,慎重、虔敬,懷著濃濃的愛。

寶寶劇場屬於兒童劇場的一個範疇,但觀眾年齡層更往前推向0到5歲,尤其是針對以往兒童劇場不曾思考創作服務到的0到3歲寶寶,更是寶寶劇場創作的重要挑戰。在美國也習慣將寶寶劇場稱呼為Theatre for Early Years。

寶寶劇場在1990年代發源自北歐的挪威,會從北歐出發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因為北歐的教育觀念向來先進開放,對兒童主體性有較多較深刻的思考與反省,以及社會改革實踐,開風氣之先生產出針對嬰幼兒量身打造的劇場演出,就證明了其文化懂得善待兒童的高度。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明示﹕「1. 締約國確認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遊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活動。2. 締約國應尊重促進兒童充分參加文化和藝術生活的權利,並應鼓勵提供從事文化,藝術、娛樂和休閒活動的適當和均等的機會。」繼挪威之後,瑞典、法國、義大利、匈牙利等國家的劇團與藝術家,紛紛關注到寶寶劇場的需求,秉持著《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讓所有兒童不分年齡階層,都有相宜的藝術參與滋養生命。到2017年為止,歐盟已經有16個國家有自己的寶寶劇場,寶寶劇場儼然已是全世界未來劇場發展的潮流。

寶寶劇場這種具有高度概念化形式的表演,創作之前必然要對嬰幼兒身心理發展有敏銳細膩的觀察與覺知,懂得嬰幼兒的真實需求,而不是滿足自我創作的慾望而已。我們從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或近年來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來看,如1990年代初已有如William J. Hudspeth & Karl H. Pribram“Stages of brain and cognitive maturation”,以及Rober W. Thactcher” Maturation of the human frontal lobes: physiological evidence for Staging”等人的論文中,可見實驗證明出學齡前的幼兒是人類大腦發展最快速的第一個關鍵期。嬰兒出生後的六個月大腦發育就已經達到成人的一半重量了,比身體成長速度還要快,同時受生活經驗與教養學習之影響,腦神經功能也漸趨複雜連結。Diamond & Hopson則進一步研究出兒童在10歲以前腦部的成長發育,通常能達到成人大腦重量的九成。

大腦可分為灰質和白質,灰質屬於神經元細胞核所在地,也就是發號施令處;白質則是細胞伸展出去的軸突、突觸等神經部分。過去白質功能比較常被忽略,近年研究如菲爾茲(R. Douglas Fields)〈大腦白質有價值〉(《科學人》第74期,2008年4月號)一文指出﹕「白質的多寡因人而異,隨著心智經驗或功能障礙而有不同,而且隨著學習或彈琴等技藝練習,腦中的白質也會跟著改變。雖然灰質裡的神經元執行了心智與肢體活動,但白質的正常運作卻是人類掌握心智與社交技巧,以及老狗能否玩出新把戲的重要關鍵。」由此可見白質的發展,有助於建構發展人的高心智與創意能力。

寶寶劇場的形成,就可以說是為強化白質發展的藝術體驗。在表演過程中提供嬰幼兒安全舒適,富有美感怡悅的場域,引領嬰幼兒張開各種感官知覺,去觀看、體驗、探索與互動感受空間、物件、色彩、聲音、肢體律動等劇場元素,刺激嬰幼兒腦部發展,奠立認知、情緒、身體動作與美感創造力等各方面發展能力基礎。

二、

來自匈牙利的葛利夫偶劇院是匈牙利國內十二個專業偶劇院中最年輕的專業偶劇院,創立於2004年。其使命是特別為「最年輕的觀眾─寶寶」及「10歲以下兒童」製作能讓他們更貼近匈牙利傳統和民俗藝術為表現形式的文化劇場,迄今已製作81個劇目演出過,代表作品如改編匈牙利民間故事《Holle anyó》等,

除了在自家偶劇院定期演出,亦在國際藝術節普獲好評,2005年獲得世界偶戲聯盟(UNIMA)獎章肯定。

此次來臺舉辦的概念研習營,第一天由葛利夫偶劇院現任藝術總監Bartal Kiss Rita和院長Sz cs István先從「寶寶劇場發展脈絡――歐洲實務經驗」這一主題開始介紹,簡述歷史源流後,再從歐洲各國的作品影像解析寶寶劇場的特色。從影片中可以看出,不論哪一國製作的寶寶劇場,都很強調透過各種形式的刺激互動,讓好奇的嬰幼兒自發性去探索,例如斯洛維尼亞的《Kocke》這個演出前,所有嬰幼兒要先爬過走過長長的紙箱隧道,過程中會充滿觸碰、向紙箱窗外窺伺、追尋前方的光等動態覺知自然出現,我們仔細觀察所有行為都是有意義的。而Rita也強調寶寶劇場故事不是最重要,而是要在演出過程中給予嬰幼兒的刺激、連結,加深他們與藝術與劇場之間的關係。

寶寶劇場一般而言演出長度約三十分鐘內,但更完善的節目形式,應該包含三個部分﹕

1.演出前﹕演出前,在劇場外等待正式演出前,可以提供桌遊、七巧板、塗鴉、黏土、積木、玩偶等各類型玩具或繪本,供參與親子先同樂遊戲。這些遊戲體驗,有助於嬰幼兒先對劇場環境感到親切安心,是他們接下來走進劇場經歷奇幻奇趣的潤滑劑。

2.演出﹕寶寶劇場不同於兒童劇場可以暗燈,演出中務必以溫柔微光為主,免於嬰幼兒怕黑恐懼,可以讓嬰幼兒和表演者與父母親之間都能親密看見彼此,甚至依靠,也允許嬰幼兒自在任意爬行、走動、和表演者互動或觸摸道具布景(所以道具布景都要小心設計,材質精巧不會有被觸碰倒塌會造成身體傷害的疑慮),甚至允許哭鬧,表演者與劇團工作人員、家長都必須保持平常心看待嬰幼兒這些合理正常的反應。

3. 演出後﹕可以再透過表演中運用的道具(如球、紙箱、彩帶),或者樂器(葛利夫偶劇院的寶寶劇場演出通常採用現場演奏樂器),讓嬰幼兒在家長協助下去嘗試練習操作,可以幫助嬰幼兒持續融入剛才的表演刺激中。練習自己動手操作,絕對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最重要的起步試探。

Rita也進一步分享幾個她創作的思考方向﹕重複性、儀式性和藝術性。重複性指在表演中,將表演內在的有機成分,和外在的音樂、肢體律動有效結合出韻律感、節奏感,簡單的形式可以在重複中依然有變化。儀式性則可以創造無邏輯概念的娃娃語(娃娃音),象徵和嬰幼兒同在,另外就是演出中可以利用象徵性的動作,產生讓嬰幼兒能理解的儀式,例如靠在枕頭上代表睡覺,用這動作與道具演繹與睡覺有關主題的表演。我對於Rita能夠將藝術性納入創作主要思維甚感認同,Rita說﹕「寶寶劇場先是藝術性的,而不是教育性為主,每一個作品都是藝術品。」換句話說,寶寶劇場不是要教育嬰幼兒一個什麼觀念或行為,所以它不能是日本巧虎動畫那種說教,總是先在強化教育的行為認知能力。

Rita認為藝術家的任務是使人的心更開放、喜悅,在她創作時,更在意感官知覺(sensory awareness)、感官回憶(sensory recall)、情緒回溯(emotional recall)的作用,最後整理歸納出寶寶劇場的幾個價值,分別是﹕加深親子關係、培養美感、得到新的經驗、瞭解自我、認識世界、加強想像力與抽象理解能力。「寶寶劇場是一個小小的世界,透過遊戲帶寶寶認識世界。」Rita如此形容。她說話不疾不徐,既有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更見母性的感性期盼。

Sz cs István針對葛利夫偶劇院的經營模式,以及製作寶寶劇場的經驗分享。他說明在匈牙利劇院組織狀況,專業劇院又分成國家級、城市級和民間獨立經營三類。葛利夫偶劇院每年有來自60%的國家經費贊助,其餘40%來自票房或其他推廣營收,一聽到60%高比例的國家贊助,無不羨煞在場所有人。 István還介紹了匈牙利各劇院常見的年票制度,每人購買一張年票折算台幣才大約400元,可以看五齣戲,相當便宜實惠誘人,實施效果甚佳,有助於一般小康家庭乃至較低收入戶都能消費得起。Sz cs István驕傲的表示葛利夫偶劇院的演出,常常是海報一貼出,隔日可賣完票,年票制度顯然建立出死忠的觀眾群,做法值得我們參考。

三、

概念研習營的第二、第三天,有視覺設計工作坊和音樂製作工作坊。Rita先架構出寶寶劇場製作的基礎方向為﹕

我們想怎麼做

形式

材質

顏色

模型

服裝

樂器

從這架構一層一層思索展開,接著帶領學員應用各種回收物品﹕紙箱、報紙、盒子、布……等東西,先設計一個既像娃娃屋又像劇場的空間(以紙箱為底),然後於紙箱上妝點其他物品,或者彩繪。這個視覺呈現完成之後,就可以即興用紙偶、真人、說故事等方式進行演出,將來還可依此粗胚實際放大搬演到劇場。

音樂製作工作坊則由葛利夫偶劇院幾位年輕演員Üveges  Anita、Fekete Ágnes、Tóth Mátyás和Szilinyi Arnold,帶領了幾個劇場遊戲,加上一些發聲技巧演練,然後結合樂器,以及把任何看得見的物品當作樂器,帶領學員即興敲擊拍打創造出音樂。乍似不成章法的即興,其實最契合嬰幼兒遊戲的自由感知狀態。在感受音樂自然流動的創造過程中,人與人之間互相傳遞的歡愉似乎也被音樂牽繫著。此工作坊裡,同時看見了幾段匈牙利的民謠和舞蹈水乳交融的呈現,文化底蘊裡的草原民族奔放、灑脫、浪漫的生活喜樂感動俱化為音符躍動,作曲家巴爾托克和高大宜深入各地採集匈牙利民謠,融舊化新的貢獻也多次被提及。

這兩天同時欣賞了兩個演出《紅色的冒險》和《點點.點》。《紅色的冒險》用紙板打造出一個像家屋,又像城堡的建築,開合之間又能顯現立體書頁開闔的趣味。以此做為主要布景,簡單又不失想像。

接著透過兩位演員以無語言的肢體,將紅色的抽象形狀紙片帶入,節目單說它叫「小紅」,小紅走在紅色的路上,路的盡頭是一片紅色的森林,她發現了一間紅色的屋子,沒想到還有另外一個紅紅。小紅的意象也許有人會聯想起《小紅帽》,但我認為《紅色的冒險》未必以此為指涉,它更像是把紅色物體,和其他顏色或相同顏色物體結合,配合著音樂節奏,推衍出一個個富有幻想的情境而已,意在使嬰幼兒感知到充滿聲音、顏色的世界怎麼多彩幻變,大腦的創造力奇妙冒險由此發動。看完《紅色的冒險》,若能延伸閱讀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的繪本《小藍和小黃》,也許更能體會那種純粹的視覺圖像如何交融相遇的童心意趣。

兒童固然喜歡繽紛顏色,容易被吸引,但那不代表給兒童的創作永遠都要給他們看見大紅大綠的組成。《點點•點》更大膽的僅有一塊白色布幕做布景,地板也延伸鋪上一塊白,兩位演員同是全身白衣白褲,可是這麼白卻毫無冰冷有距離之感;相反的,隨著兩位演員玩遊戲般的將紅、藍、黃、綠四色點點和球的加入,一樣是很簡單純粹的視覺構成,達成色彩的平衡與躍動,比起許多台灣兒童劇災難式的將一堆花花綠綠的顏色一股腦拼湊在一起,簡淨的美感超越甚多。

彩色的點點和球,演出過程中,不斷被賦予多種功能與想像,不論是上下堆疊組合如雪人,或拿球來坐……都能拓展嬰幼兒對點點和球的功能應用,還有認知到物體大小差異之變化。而在觀察演出過程中,參與的寶寶們並沒有因為這樣簡單冷調的舞台設計有甚麼不舒服或不耐,由此可證,臺灣許多兒童劇創作者對兒童的觀察與心理發展瞭解是匱乏不夠的,才會擔心過多。

觀摩兩場演出中、演出前和演出後嬰幼兒的諸多反應,誠如法國戲劇製作人Francoise Gerbaulet”Theatre, Youth, and Culture: a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Exploration.”所言﹕「對於嬰兒觀眾的嚴肅性,我總是深感吃驚,嬰兒不會理解,他們吸收的聲音,文字,焦慮,恐懼,悲傷,暴力和愛,但它們吸引嬰兒全神貫注……嬰兒是理想的觀眾。」靈巧用心的寶寶劇場設計,可以深深擄獲嬰幼兒心,使他們全神貫注,個體與周遭環境的刺激互動,每一個刺激的輸入都會逐一被大腦編碼、連結和符號化,每一個聲音和每一個視覺訊號都充滿著複雜的意義,會一一建構完成。寶寶劇場的可貴之處,以及勢在必行的原因即在此。

寶寶劇場始於歐洲,亞洲地區相對落後尚在摸索階段,例如印度在2017年9月起,有威爾士(Wales)帶領的兒童和青少年戲劇公司Theatr Iolo正與印度ThinkArts合作,將其《走出藍色》(Out of Blue)在加爾各答為嬰幼兒演出。面對寶寶劇場這種新形式表演,我們需要先對嬰幼兒身心發展特色有所掌握瞭解後再來談創作,而創作寶寶劇場的基本模型,可以如同Mark Brown” A Review of Oily Cart: All Sorts of Theatre for All Sorts of Kids”文中指出寶寶劇場通常沒有第四堵牆,因為演員們都在和觀眾進行交流。多感官體驗使用聲音,光線,觸覺,嗅覺和味覺來與觀眾互動。印證《紅色的冒險》和《點點.點》皆是如此親密的和嬰幼兒共構在一起。

這次匈牙利葛利夫偶劇院來臺灣辦理「寶寶劇場概念研習營」與演出,對我們臺灣的兒童劇場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或家長,絕對是一次難得又豐富的啟蒙洗禮,從他山之石中汲取經驗與創作動能,願來日臺灣本土元素的寶寶劇場會更蓬勃發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
我們可以大膽而粗略的畫出這樣的先後邏輯:臺北先仿效歐陸城市舉辦藝穗節,國內的地方政府又意圖複製臺北的經驗而打造自身的版本。
11月
10
2022
歷史已一再告訴我們,科技並非全然中性,終究,技術的發展也會顯明它將帶領人類社會往哪個方向去。而正因如此,線上展演的未來令人期待。因為它尚未被清楚定義,所以我們仍處於混沌之中。(林真宇)
6月
30
2022
若疫情真的給了我們什麼,願是留下了創新的形式、嶄新的作品,刺激我們碎片化的感官,並產生新的悸動和理解。它們,或許會陪同著劫後餘生的人們,在改變了的世界裡,持續緩緩向前。(林真宇)
6月
29
2022
或許這場百年大疫裡產生的創意、科技與應變方式,能帶領我們持續思考演出的包容性 (Inclusivity)、多元性、以及文化近用等問題。可以的話,從中領悟些什麼,且讓科技與人文思考引領我們向前走。(林真宇)
6月
08
2022
瓦旦試圖奠基在真實且當下的觀察之上,持續創生屬於自己的當代語彙。於是乎在瓦旦的作品中,我們似乎無須擔憂文化標籤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只餘創作者的路將走得多遠,並且能走到何方而已。(簡麟懿)
4月
21
2022
除了少量的骨子老戲之外,更多的今人之作是一種現代議題的戲曲化表達,其內在的主題已經與老戲截然不同⋯⋯我並不認為「忠孝節義」的主題在今天已經退出歷史舞台,只是我們需要找到價值本身與今日現實的媒合之處。(王逸如)
3月
0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