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彌堅《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11月
23
2017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78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今年下半年台灣樂壇最受矚目的盛事,莫過於高齡九十歲的指揮大師布隆斯泰德(Herbert Blomstedt),親自率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來台進行兩場演出,這位低調、沒有商業宣傳、渲染的指揮大師,不譁眾取寵,靠著深厚的藝術涵養與非凡的指揮功力,步入指揮大師之林。在大師逐漸凋零、殞落的現今,能夠親耳欣賞布隆斯泰德的演出更屬難得。這兩場音樂會除了老大師的精采詮釋外,希臘小提琴家列奧尼達斯‧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也是一大亮點。上一次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訪台演出(2011年),便是由卡瓦科斯擔綱獨奏,六年後相同樂團、相同獨奏者於同一地點再度同台,也為本次音樂會增添話題性。

兩場音樂會的上半場均由卡瓦科斯的協奏揭開序幕,在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與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中,不難聽見這位小提琴家的詮釋特色。以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為例,一般小提琴家在音色處理上均偏向沉穩厚重,卡瓦科斯卻刻意避開了這樣的風格,選用了較輕盈的音色演奏之,整體聽下來不只情緒連貫、音樂流動,加上卡瓦科斯本身十分高超的小提琴演奏技術,使得困難的樂段迎刃而解,很輕鬆的克服了艱澀的琶音、和弦樂段。這樣「瘦身的布拉姆斯」,不論聽者是否喜愛,都不得不同意卡瓦科斯對於音樂以及技巧的掌握。第二樂章雙簧管優異的吹奏,與卡瓦科斯在高把位區所表現的甜美音色相輔,在這個樂章中小提琴與雙簧管、樂團充分的歌唱、對話,令人印象深刻。

卡瓦科斯放鬆、技巧純熟的演奏特色,在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中也有明顯的體現。比較可惜的是當晚樂團與卡瓦科斯在演奏這首協奏曲時,似乎沒有很好的默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尤其反映在第三樂章,樂團的節拍往往與獨奏小提琴快速的音群、跳音、跨絃等產生了落差,相當可惜。比較近幾年來台的國外樂團與其擔任協奏的小提琴家的表現,筆者認為卡瓦科斯應是其中最為穩定的一位,精確的音準、完整的技巧以及與指揮、樂團間的互動,卡瓦科斯應可說是具備了上述的幾點特質。最讓筆者驚訝的是卡瓦科斯所演奏的兩首安可曲—巴赫《第二號小提琴組曲》中的〈薩拉邦德舞曲〉(J. S. Bach: Sarabande from Violin Partita No.2 in d Minor, BWV 1004)以及《第3號小提琴組曲》中的〈嘉禾舞曲與迴旋曲〉(Gavotte en rondeau from Violin Partita No.3 in E major, BWV 1006)。〈薩拉邦德舞曲〉以分解和弦的方式演奏,〈嘉禾舞曲與迴旋曲〉隨意的加花—細微的裝飾音與重新設計的樂句重心與比例,不只讓人耳目一新,也具現出此作品中應有的舞蹈性質。卡瓦科斯的演奏多少受到了古樂的影響,再加上自己演奏多年的心得,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布隆斯泰德雖然已高齡九十,身體卻十分硬朗,兩場音樂會均安排了極具份量的曲目。布隆斯泰德全程站著指揮(許多老指揮演出時會坐在高腳椅上),還能給予樂團明確、簡潔的拍點。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這樣一首龐雜、規模宏大的樂曲,布隆斯泰德除了將聲部線條理的清晰外,全程背譜指揮,足可見這位老指揮對於此首作品的熟稔程度。布隆斯泰德的指揮特色是簡潔、扼要,沒有多餘的動作,只在樂團需要提示的部分給與拍點,其他時間絕不干擾音樂的進行。布隆斯泰德也是一位極度尊重樂譜的指揮家,冷靜、客觀卻又纖細敏感,某方面來說或許使人想起他自己十分崇拜的指揮前輩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布隆斯泰德的尊重樂譜,在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偉大〉第一樂章的導奏中便可以得知。相較於一般指揮較為浪漫的詮釋,總是將導奏的主題打成四拍,而讓此旋律顯得較為緩慢,布隆斯泰德尊重舒伯特在樂譜上標明的二二拍,而選擇打成兩拍,使得此主題速度較為流暢,符合了二二拍的律動。然而尊重樂譜卻不代表沒有自己的特色,布隆斯泰德穩重的格局鋪排以及對於力度、語法(articulation)可說是極度的注重,第二樂章緩慢卻仔細、深刻的表達,以及第四樂章管樂、弦樂與定音鼓間的銜接,都是被仔細設計、要求過的。布隆斯泰德所詮釋的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基本上選用了常見的諾瓦克(Nowak)版,然而在第二樂章卻選擇了哈斯(Haas)版本的設計。此首交響曲的第二樂章,是作曲家獻給華格納的輓歌,哀傷、宏偉、靜謐,其中高潮的頂點(排練方塊W,177小節處),諾瓦克版加入了鈸與三角鐵,這是音樂史上具有爭議的部分,至今仍無法判斷加入這兩樣打擊樂器是否為作曲家的本意。這次布隆斯泰德選用哈斯版的處理,就是拿掉了鈸與三角鐵,在頂點處只留下定音鼓的鼓聲。「放煙火的時候,就看不到天上的星星了」,布隆斯泰德在演講中如此說道,筆者認為或許這樣的詮釋處理更能貼近此樂章的性格。

在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中,不難感受到老指揮用盡心力去詮釋音樂的氣魄,然而這首交響曲太過於龐大,有時候還是得靠樂團首席以誇張的肢體語言輔助指揮。樂團與指揮同心,又何嘗不是一個動人的畫面。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歷史悠久,並以獨特的音色聞名。樂團成員本身都是身懷絕技的優秀演奏家,像是在舒伯特第九號交響曲第二樂章,其雙簧管的獨奏令人驚艷;銅管聲部、木管聲部也都有著紮實的音色與令人稱羨的穩定性。綜觀此次布隆斯泰德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在台灣的演出,嚴格說起來並不是完美無瑕的,包括了兩場音樂會上半場樂團在協奏曲中產生有些鬆散的狀況,以及兩首交響曲中有些細節可以做得更加充分,但對於一位九十歲的老指揮來說,我們實在不應過於苛求,更何況兩場音樂會所表現出來的,已是極高的藝術成就與音樂典範。布隆斯泰德不只是該團的榮譽指揮,同時也是所有音樂人的精神象徵,「活到老學到老」的真正落實,也格外令人感動。

「世界上只有音樂這項工作,聚集了所有人只為了單一目標,沒有競賽性質也沒有其他目的,單純了為了同一個信念努力」,老指揮的這席話,擲地有聲。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演出|布隆斯泰特、列奧尼達斯‧卡瓦科斯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時間|2017/11/16、17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