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叛變,主體的斡旋《安娜與齊的故事》
11月
28
2017
安娜與齊的故事(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2次瀏覽
張敦智(專案評論人)

陳茂康寫於《PAR表演藝術》雜誌2017年11月號裡的一段訪問,同時可以當作觀賞《安娜與齊的故事》的前言、後記,以及觀察這齣戲在當代時空下意義的切入點:「拿掉了戲劇張力,平凡的生活裡出現了不知從何而起的漣漪,紀蔚然說他在沒有戲的地方找戲,於是深究『有戲嗎?』這個提問的另一層意思:『有沒有詩?』」這段話中,紀蔚然對「詩」的尋找,與其僅僅視為語言上的修辭方式,實際上更應擴大檢視其背後的意涵、結果,以及對劇作家的影響,並以此對照舞台最終的演出。就此而言,(狹義來講)跨文類的慾望,其根源可被理解為劇作家拋棄習慣使用的戲劇張力後,試圖尋找新語言與敘事手法的嘗試。這是創作者將創作考量退回更原初、同時也更嚴肅議題上,也是任何形式、領域的創作者在啟動一系列複雜、曲折思考前,都須面臨的那道,宛如宇宙太一般存在的問題:還有什麼可說?

故事把場景放在一對夫妻家中,在作品的文字與影片宣傳看來,這是則跟愛有關的作品。但劇本著力更多的,其實是從語言出發,探討人格統一性、與語言龐雜的當代生活所必須面臨的困境。當安娜感到厭煩,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時,她因此拒絕任何語言進入。開場時舞台上三位對老齊而言隱形的精靈團團圍住她,宛如多重的自己戴著耳罩,彼此互不交流。從那一刻起,作品便宣告事件的歸零,時間陷入停滯。安娜內心不安全感的感性結構由此搭起:對自己的不溝通、對他人的不溝通;對內在自我的防護、對外在言語的抗拒。言語對劇本中的安娜而言,無疑具根本的毀滅性。不經思考的話語、經妥協而說出的謊言,都可能造成有心解讀者內在的傾斜與破壞。這是各類社交軟體發達時代裡必經的現象。當不同發聲邏輯被快速、單一地建立,語言的生產自然遠高於只有當面社交選擇的社會。而身為語言投射對象的當事人,卻不一定能因此發展出快速轉換、消化的能力。

於是,這樣的討論,似乎將問題拉回1991年,詹明信《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出版時,那道古老的命題:在流行文化大張旗鼓、速食文化當道的現代,一則文字、一幅圖畫、一段影片,可能都已失去可探究的內涵。取而代之,汰換與轉變,已經成為當代事物存在的意義。也就是說,當一件事物問世的同時,它便已經開始期待著死亡。在此之前任何形式的孕育、培養,不是為了「生」而努力的,而是因死亡及毀滅所產生出的價值、以及自毀所產生出的欣喜而出發。然而,在這本書問世後二十六年,若仍與當初抱持徹底相同的看法,認為一切仍毫無探究之處,本身也是高度可疑的事。因此,如何尋找新的、可供述說,並且值得述說的事,便成為所有創作者共同的議題。《安娜與齊的故事》有趣之處在於,它同時體現此種貧乏所帶來的困境,並同時由此出發,開創出一種新的可能。它與現實的關係,建立在若紛擾話語對人類而言已經堆積成困住所有人的山洞,斷開自身與外在真實、「有深度」世界的聯繫,斬斷班雅明與詹明信眼中,那些之於我們更值得深究的事;那麼《安娜與齊的故事》便是從這座漆黑山洞裡重新燃起火光,細看其中紋理、細節的構造,還有可能的對應方案。

事實上各種嘗試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近年翻譯入台的德、法、日、波蘭劇本創作選,各有從結構、語言、形式及哲學思考等方面突破的案例。《安娜與齊的故事》劇本本身的難度,在於它同時體現了靈光般倏忽的突破,以及花更大篇幅描寫堆積如山,等待被突破的事物本身。對困境本身鉅細糜遺的爬梳,正是劇本值得玩味、以及應該正視的地方。文本多次將鋒利的話語拋向戲外的現實,包括二流藝術家只會嫉妒吳念真、世人什麼都不會只會怪九把刀等,儘管與故事的內在設定連結不強,因此在資訊傳遞上顯得突兀,但同時更強烈展現劇作家的意圖與野心。劇本顯然並不只是關於愛,它的主題與當代試圖進行高度地對話,並站在與時代平行的位子裡發聲。它拒絕從形式、思想上拋下時代,進行未經實踐驗證、宛如雜技般的批判,而僅試圖先摹寫現實、再行評價。比起諷刺,作品的本質更近乎省思。

因此,在對劇本之於當代意義有初步定位後,回到舞台詮釋,便能看見精準與不足的地方。除了上文對樂手在開場時擔任隱形精靈的角色外,其餘仍有許多成功掌握劇本核心的舞台設計與運用。包括房間內、外兩區舞台空間反覆旋轉、交替的使用,使抽象的語言主題可以在重複中被包覆起來。而劇末三分之一處才亮相,介於兩道高牆間拔高的巨樹,更安靜、深沉地詮釋了紛擾語言的本質:第一時間裡,它似乎不帶來侵犯,但隨之而來牢不可破的隔絕,就足以造成崩毀。人際關係的停滯、個人無所適從的抵抗,都在紗網後不動如山的樹木裡被代表、被體現出來。然而另一方面,在動態詮釋上,符宏征卻因肢體與語言的分離,稀釋劇本內在的劇烈拉扯與掙扎。在空間對比上:房內的停滯、房外的騷動,應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主題。然而導演為同時展現外在世界本身內在也蘊含另一種凌亂、蒼白與無所適從,因此餐桌景詮釋大部分篇幅流於寫實與保守。此外,為了補足對「動」的描述,導演選擇額外加入一段詩意的舞蹈,代表來賓們內心的倉皇與彌留。這種言/行的分離,已經淡化原先二元對比的結構。餐桌場景若能更早演變為斷電場景(尤其牛仔那段)狂暴、荒謬的狀態,痛苦與貧乏自然會在極致的荒謬間產生,省去兩段式敘述、並將結構複雜化的危機,同時避免舞台動能降低,連帶消減劇本意圖。這毋寧是段可以透過濃縮而加深力道,甚至因此在作品(精心安排的語言)與作品所斡旋的客體(龐雜混亂的語言)間,奪回更多轉圜餘地的地方。

隨後,在葬禮片段,紀蔚然進一步指出現代社會生活型態另一則殘酷的本質。亦即當語言排山倒海襲來,來不及發聲者與不能發聲者,都僅能淪為被詮釋、擺佈的對象。在此條件下,主體的死亡已非一種選項,也並非一段不可抗力、緩慢進行的過程。相反地,沈默本身,同時即帶來了死亡。人作為主體,從羅蘭.巴特「作者已死」的年代,正式來到自身將被龐雜的聲線弭平的社會裡。凡沈默者皆已死。坐在房間裡的安娜,無權決定在別人眼裡自己為何不出門(而她本身怎麼想的也因此不重要了);因爲沈默成為亡者後的主體,更僅能接受過客以不同形式詮釋、路過自己的方式。語言經過組織投出的同時,已經體現傅柯《詞與物》所說,成為一種脫離主體、獨立的存在,「話語並不是純粹主體性的湧現場所;而是一個對主體來說有差別的位置和功能空間。」(Foucault,1994a,p.680)。當語言被建立,一種新的律法便於焉產生。而如果不能、或無力產生更多語言去抵抗、化解、淹沒過去的語言,該秩序便會無止盡地繁衍下去。

如何化解這種困境?紀蔚然在劇末給出一種可能,而比起答案,它更接近刺激觀眾思考的媒介。也就是當安娜發現老齊流血,不做他想地跑出門,直到急救箱拿回來,事件解決,才意識到自己剛剛已無意間踏出門外。行動在此終於先於語言而迸發。也因為行動的直接,意圖明確、且不需經邏輯組織,因此更清晰與真實。這是《安娜與齊的故事》真正欲行使的寓意——或至少是該被解讀出的寓意。當語言生產已經比任何時代都來得容易時,行動是否已經在邏輯組織、詮釋爭辯間紛紛消亡?看似僵持的話語關係,在選擇讓事件停擺背後,是否掩飾了一種怠惰、或錯誤的途徑?多少行動仍持續進行?多少行動仍能產生影響?這是《安娜與齊的故事》在劇場將內在封閉的故事結束以後,繼續往現實拋出的提問。

撇除對語言騷動、暴亂的場景處理確有可議之處外,紀蔚然「有詩嗎」的探索,與符宏征一貫的詩意風格,表顯出相當的契合之處。房內場景選擇將牆面刷上抽象的油漆線條,使安娜所有內在思考,更加深一層封閉與壓迫;而打擊樂也使劇本在嚴肅核心下,使整體氛圍更接近生活、當代、與荒謬。比起由售票來考量的宣傳,《安娜與齊的故事》主題顯然不在夫妻關係,而是就當代語言現狀與因之而來的生活方式,一段深入的考究、剖析與還原,並在最後提供一種實際面(而非理論面)的質疑,以一種可能出路的型態。它將自己放置到並不完全領先,但卻相對關鍵,而且目前為止仍然徹底空缺的位置上。經過《安娜與齊的故事》後,要繼續思考的,是在紀蔚然「有詩嗎?」提問作為創作視野轉向的意圖後,當代言說場域應該在哪?深埋在整齣戲底下,那道對寫作者而言無比嚴肅,甚至必須成為最根本問題的思考:還有什麼可說?應該繼續被梳理下去。

《安娜與齊的故事》

演出|創作社
時間|2017/11/10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安娜與齊,安那其——或許透過在反戲劇的力量的終點,迸生的是新的戲劇性。而這種安那其的思考,同時要求一種安那其的戲劇形式:一個開放而非封閉的結尾,一種持續指向外部的手勢。(陳建成)
12月
06
2017
懸疑的結尾為劇情帶來轉折,由這個結尾往前推展,原本看似寫實的劇情瞬間出現好幾種可能的解釋。一切都只是安娜獨坐房內的想像,老齊不存在,朋友也不存在,存在的只有跳電跟幻想。又或者該說,每個人本就是孤獨的,陪伴自己的從來都只有自己而已。(林紋沛)
11月
14
2017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