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與皇后《觀・音》
11月
29
2017
觀・音(臺灣豫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85次瀏覽
吳岳霖(特約評論人)

她,從遙遠的燈光裡走來,一身時裝,素樸、典雅,踏上舞台。最後,她再次走入那悠悠的光影,留下鑼鼓喧嘩裡、鳳冠霞帔間的一個回眸、一縷轉身,似乎是對舞台的一點眷戀,就算經歷了五十八年的歲月、上百齣的戲碼,也忘不了舞台上的自己──何時是劉姥姥、何時是周桂蘭、何時是蒼娃、何時是夏洛、何時是吳南岱、何時是李秋萍──何時是戲裡的哪個角色。只是,她到底是誰?

是王海玲,是演員,是「豫劇皇后」。

足以代表「台灣豫劇」,並以身/聲/生體現豫劇在台灣的王海玲,於今年卸下台灣豫劇團的公職;而《觀‧音》作為她的畢業之作,由台灣新生代編劇、亦為王海玲次女的劉建幗執筆、量身打造。《觀‧音》不只是一個作品,其乘載著一個演員的演藝生命,而其演藝生命近乎與個人生命等長(王海玲八歲進入台灣豫劇團的前身「飛馬豫劇團」),同時也與台灣豫劇的發展同步,產生人、演員到劇種發展的縱深。其實,《觀‧音》並不是台灣豫劇團第一次將王海玲放進台灣豫劇史的位置進行創作。最早,可被追溯到2003年豫劇團的五十年公演《豫韻─台灣情》,其後還有《巾幗.華麗緣》(2013)。但,兩部作品皆有些過度強調王海玲對於台灣豫劇的貢獻,導致劇情弱化,只為把王海玲從「豫劇皇后」再捧上神龕。同樣由劉建幗執筆、以王海玲為描寫對象的《梆子姑娘》(2010)則有意剝去其神聖性,而以脫下戲服的日常生活為主題;《觀‧音》更進一步地接合戲服內外的人生,在「人物─演員─人」間找到平衡點,憑藉虛構故事、虛實場景建構似夢若真的回憶,也回應王海玲自身,同時,更召喚所有演員、乃至於人的共同生命經驗──因為,我們不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演員,演著「人生」這場戲?戲裡戲外、虛幻真實又有誰分得清?

編劇劉建幗構築出至少兩層的情節架構:作為故事外框的是王海玲(可以是王海玲本人,也可以是演員王海玲演王海玲這個人物)下載了手機程式「觀音APP」,啟動四個以「生、旦、淨、丑」打造的類Siri(人工智慧助理軟體)虛擬人物KEE(林文瑋、謝文琪、張育茂、鄭揚巍飾),進而或開啟、或包裹另一個虛擬故事──由王海玲飾演的佛像雕塑師,與六個幻化自過去曾詮釋的角色的人物夏諾(出自《約/束》的夏洛,朱海珊飾)、周翠蘭(出自《香囊記》的周桂蘭,蕭揚玲飾)、李秀萍(出自《棠隸生輝》的李秋萍,孫紫峮飾)、蒼瓦(出自《捲席筒》的蒼娃,劉建華飾)、吳男岱(出自《曲判狂狷》的吳南岱,連宏真飾)、尤姥姥(出自《劉姥姥》的劉姥姥,張瑄庭飾)間的故事。乍看迂迴、複雜的情節,在劉建幗強大的敘事口吻裡顯得清晰、透明且絲絲入扣。

《觀‧音》十足展現編劇對六齣新舊不一、題材不同、行當相異作品的掌握,不流於六戲的串演,在能夠盡情揮灑原劇替人物所塑造的形象、以及表演技藝的前提下,不留痕跡的銜接並形成全新的獨立故事。雖然,為求情節的邏輯能夠明確、精準,上半場著實花了太多篇幅於故事的鋪陳、前因後果的安置,導致整體敘事略顯冗贅、情節推展也過於緩慢。但,藉由角色的復刻與併置,不僅在戲落幕前見著王海玲於合理的情節發展中對這些「跨行當」角色的技藝展現,而不流於炫技,亦能滿足觀眾對於「大亂鬥」、「一戲多吃」的想望;並且看到其他演員重塑這個人物的能力,如朱海珊飾演的夏諾,乃至於「傳承」在其間的被發生,特別是劉建華的蒼瓦、蕭揚玲的周翠蘭,都有不亞於且有別於王海玲的詮釋,附著了演員的個人塑造,深刻感受到這個人物已屬於這群新生代演員。

看似有些溢出故事情節外的,是編劇偷渡了些許時事進入劇中。在塑像師被發現是女性時,一群頑固的鄉里耆老包圍住她,逼迫她交出工具、以及銷毀她所塑造的佛像,認為「女性雕塑佛像是對神明不敬」。姑且不論不少神祇為女子(如觀音、媽祖、註生娘娘等),老人們所用的說詞:「如果女人可以塑像,所有塑像師都變成女人怎辦?」、「如果女人可以塑像,駱駝也要塑像怎辦?」不都是反同團體用以攻擊同志的「滑坡理論」言論嗎?這些荒謬、可笑的論點,卻跨越了時空,被許多人當作不變的真理。同時,更清楚表現劇中透過演員與塑像師所意圖傳達的:很多身分都不是人能夠選擇的,如王海玲所唱的:「半生歲月作他人。」必須去掩蓋真實身分,演出社會要求的模樣,最後,我們都分不清出自己是誰、哪個才是我們真實的樣子。

其實,《觀‧音》在新奇的劇情結構裡,多半是「老梗」的拼貼與重組。再加上,《觀‧音》所採用的幕後伴唱有些過於明示整齣作品的隱喻與意涵,包含人生如夢、聲音的追尋(於是,《觀‧音》明確地不只是那個APP、以及觀音像,更是觀看與聆聽)等,反倒有些破壞故事本身製造的朦朧美感(題外話:多半是聲樂出身的幕後歌隊使用「美聲」的方式處理,在形式上有些接近甫重演、由國光劇團與NSO合作的《快雪時晴》)。整體來看,開場並作為主體的「夢與人生的互文」,早是戲劇常見的母題,如幕後伴唱所唱的:「置身幻夢」、「似夢非夢」、「如夢之夢」等。而序曲是將王海玲夾在《陸文龍》與《白蛇傳》兩齣戲的夢境,也可被聯想到唐美雲歌仔戲團《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2015)的開場,唐美雲飾演的天成曾陷入頗相似的夢境中(當然,兩者用法與喻意是有所不同的)。或是,對於「戲」與「人生」的彼此對應與斡旋,亦是國光劇團「伶人三部曲」所試圖傳達的(特別是2011年的《百年戲樓》裡那句經典台詞:「人生的不圓滿,非要在戲裡求。」)。不過,《觀‧音》或許本就在展現人反覆尋覓解答的亙古難題,同時也延續了劉建幗在《十八羅漢圖》(2015)、《蝴.蝶.效.應》(2017)等作的構思,重新組合、建構出新的情節架構與主題。

綜觀台灣豫劇團過去的創作,多半有「在大膽與保守間的流離」而「不上不下」的感覺。其實,在2006年推出移植至評劇、由劉慧芬改編的《劉姥姥》後,台灣豫劇團已開始大幅度採用台灣的創作團隊,而不再只取自中國的劇本與戲曲人才;【1】甚至,編導組合亦有跨界的大膽嘗試,包含來自現代劇場的呂柏伸、符宏征、汪其楣,以及電影導演林正盛等,題材方面也極度多元,像是跨文化的「豫莎劇」《約/束》(2009)、《量度》(2012)與《天問》(2015),《美人尖》(2011)與《梅山春》(2014)的鄉土敘事,《花嫁巫娘》(2010)的邊疆魔幻等。但,在其大膽嘗試的背後卻往往未見較為長程的規劃,更趨近於近程的隨機選擇──於是,我們似乎只能在這些作品裡看到王海玲因不限於單一行當而能夠「大變身」、「大挑戰」,卻難見台灣豫劇團在創作經驗上的累積與成長。甚至,台灣豫劇團的特色也因此被雜、多、亂所掩蓋,無法像國光劇團在藝術總監王安祈的規劃下以「向內凝視」、「陰性書寫」為創作脈絡,或是當代傳奇劇場與吳興國間幽微卻又透明的生命呼應。

於是,《觀‧音》能夠視為台灣豫劇團的經典之作,並且可在台灣豫劇的發展史上有所定位,不只在於編劇的大膽巧思、跨世代演員的精彩演繹,以及導演戴君芳如何將如此複雜的結構用一種華麗卻又乾淨、簡單的畫面呈現,達到編、導、演三個環節的平衡與互惠;更在於其能在雜亂的豫劇創作脈絡裡理出一條清晰的故事線,以戲說戲、以戲說人、以戲說史的同時,也明確發揮了屬於台灣豫劇的氣質與特色。因此,《觀‧音》便能真正專屬台灣豫劇團,並非其他劇團能夠輕易複製、模仿。

若說《觀‧音》是王海玲在她的演員身份裡尋找「我是誰」的過程,這似乎已是一個戲曲演員在漫長的演藝生涯裡,於「腳色─角色─人物」的塑造間重新回頭追尋自己的共同課題。較早可見吳興國在《李爾在此》(2001)裡藉由解構莎劇《李爾王》(King Lear)與生命經驗疊合,重審自己的戲曲養成,以及對師父周正榮「亦師亦父」的決裂與理解,乃至於之後的《蛻變》(2013)、《浮士德》(2017)皆能窺見他在不同時期的體悟。同樣地,王安祈替魏海敏打造的《孟小冬》(2010)也在孟小冬的伶人故事暗藏了另一層隱喻──魏海敏的學唱經驗,【2】促使取材所收納的隱喻性與演員不斷產生對話空間。其中,演員的回眸與聲音的追尋,《觀‧音》似乎也巧妙地與其呼應。

我想,《觀‧音》並非劉建幗最「奇巧」的作品,也不會是她最成熟的創作;但最為可貴的是,在她替王海玲佈下迷失而後尋找「我是誰」的離奇情節裡,有掩蓋不住的濃厚情感──不只是演員與所演繹的角色,還有女兒與母親、前輩與晚輩、觀眾與演員……。於是,這成為《觀‧音》「不只是一個作品」的基底,也墊高《觀‧音》在王海玲演員生涯的位置。如此的情感書寫、與生命體悟,我認為才真正從故事的深層處體現紀慧玲評論《巾幗.華麗緣》時所說的「反寫的榮光與舞台人生」【3】──王海玲作為一個演員、一個母親、一個人於華麗轉身後的蒼涼,卻又泰然自若。

因此,我們不會一直記得從哪天起開始稱呼王海玲為「豫劇皇后」,卻會深刻記著她在舞台上的每一個人物,都扎扎實實地活出他們的生命與人生。當卸下「皇后」這個包裝與稱號後,我們都會記得她──「王海玲」,一個「演員」。如她在謝幕說地動人:「我一生只有過一個職業,就是演員,所以我要做好。」

註釋:

1、此處參閱編劇劉建幗的碩士論文。詳見劉建幗:《新世紀台灣豫劇創新與實驗之探討(2000─2010)》(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第五章。

2、參見王安祈:〈「回眸」與「追尋」──關於京劇歌唱劇《孟小冬》〉,《PAR表演藝術》第207期(2010年3月),頁28。

3、紀慧玲:〈反寫的榮光與舞台人生《巾幗.華麗緣》〉,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6074(瀏覽日期:2017.11.28)。

《觀・音》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17/11/25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無論是以外界對塑像師改回女兒身的非議針砭護家盟對「婚姻平權」扭曲的表層隱喻,又或是真假辯證、男女尊卑,以及全盲的塑像師又或是「雌雄共體」的觀音像的內在隱喻,都是劉建幗用以對照、隱喻王海玲個人與演藝生涯的話題與元素。(林立雄)
11月
29
2017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
民戲最受推崇的是飽含腹內功夫的活戲技藝。指的是在廟口上演的歌仔戲——民戲,通常沒有劇本、臺詞,甚至沒有文字資料,由主要演員口述故事情節,透過口傳心授,由演員臨場發揮、相互配合。因此,常年表演經驗累積出來的腹內功夫——活戲,是民戲最受推崇的藝術價值。
2月
08
2024
《劉姥姥和王熙鳳》為台北新劇團2023新編戲齣,編劇兼導演李寶春意圖打造非屬彩旦亦非純然老旦的「劉姥姥」,將目光放在劉姥姥與王熙鳳兩人互動產生的情誼上,跳脫以往戲曲紅樓夢的敘事架構,注重角色本身故事。以京劇演員四功五法的底子為基礎,延伸原著角色特性,結合螢幕投影科技,意圖發展出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2月
08
2024
試著把觀看的視線放寬,就會發現——在室內劇場之外,歌仔戲仍以酬神喜慶的祝儀形態散佈在各廟埕民家。這類演出就是外台民戲,沒有劇本當天才依講戲仙安排現場決定劇碼。陳美雲歌劇團便是大台北地區名氣響亮的老字號歌仔戲劇團之一。
2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