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像和一個劇場可以做到的事《生而為粉我很抱歉》
12月
13
2017
生而為粉我很抱歉(唐健哲 攝,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5次瀏覽
莊鈞智(台大牙醫系學生)

黑眼睛跨劇團的新作《生而為粉我很抱歉》改編自加拿大劇作家施瓦涅爾2007所寫的劇本,故事敘述席琳狄翁與兩名瘋狂粉絲──伊莎貝拉和31Caro──的人生,全劇僅有四名演員,角色場景變換極快,彷彿她們的生活真的這麼重疊了,像中子星融合,三個世界活成一個世界。

劇中有幕,是伊莎貝拉躺在床上,他的家人們坐在床沿,以一種像是背對背搖翹翹板的方式上下撞擊床鋪,伊莎貝拉癱軟在床中央,獨自承受所有床體的反彈力上下彈跳著,像傳統市場碎冰上的吳郭魚,離水了,等著被刮掉鱗片挖下內臟,她的家庭一團糟,而她是被遺棄者中的被遺棄者,受壓迫者中的受壓迫者,食物鏈最底的生物。

後來,伊莎貝拉的家人合力將整個床體凹折,伊莎貝拉陷入摺痕之中,以燒餅夾油條的方式被嵌進床內。不能下床的伊莎貝拉,被鏈住的伊莎貝拉,她的世界就是一方床鋪。這時她的整個世界都朝她擠壓,容不下一絲餘裕,那時候我想,所謂世界或生活對人的壓迫,就是這麼一回事吧。如此具體。我看到伊莎貝拉生命的困境,連呼吸一口氣都奢侈,活著是這樣的窘迫,讓人窒息。

可一首歌就這麼鑽進去了,靜靜而完美地鑽進生活的隙縫,撐起了一個個不完美的靈魂。那種感覺像是後來,舞台上的31Caro徘徊在賣場內,背景卻在凱薩皇宮與賣場走道間不斷切換,像皇宮與走道同時存在。她不斷回想,她記得席琳皇宮演唱會的任何細節,彷彿就活在那裏了,在另一個宇宙,完美的時空,可以不斷重來,禁得起再三回味。按下play鍵,我就醒來,或者我就睡著,成為另個自己,那裡我不是我,我是席琳狄翁的粉絲。畢竟,靠自己活下去太難了阿,所以才成為粉絲。席琳狄翁還在,我就存在。所以31Caro在收銀檯與席琳狄翁的邂逅是秘密,她和偶像的秘密,她的秘密,秘密是連日常對話都染上偶像的影子,與外界的對話失焦,雞同鴨講一般,因為我不在這裡,我活在夢裡,活在耳機裡。最後一幕是,31Caro戴上耳機,回到那個完美的世界,她唯一理解的世界,賴以為生的,賴著不走,彷彿一離開就會全然的毀滅。

一離開就全部毀滅,像一個星球的爆炸或一個宇宙的消失。那是小說的最後一頁,是電影的ending scene,也像離開劇場這件事本身。那是一個世界的終結,我們終究回歸現實,大夢初醒,如南柯槐樹下的蟻城,再美再好都只是幻境,舞台上曾經的一切,被燈光炸的魂飛魄散,演員牽著手鞠躬,向各方揮手致意。人群魚貫走出劇場,工作人員請大家填寫問卷,一切都好真實。散場的一刻極其魔幻,好像一切生疏了,我回到一個陌生的世界,意識到有甚麼東西又結束了。

而我的現實終究是可忍受的,或許還是幸福的。我不是伊莎貝拉、不是31Caro,只在極少極片段的時間感受到現實的壓迫,而且大抵都在一些甜食和一頓大餐的控制之下,很少喝酒,連菸也不必抽。

可我由衷感謝這些人們,感謝有群人,在巍然的現實底,努力拉開一個小小溫暖舒適的裂縫,提供了甜食與酒精以外的出路。讓伊莎貝拉和31caro可以活在那樣的時空之中。虛構與創造的背後,原是來自對龐然生命的反抗掙扎,以及與其同義的,那樣純粹的關懷與愛。

《生而為粉我很抱歉》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
時間|2017/12/1 19:30
地點|華山烏梅戲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