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接軌的「小」製作《彼得與狼在好萊塢》
12月
14
2017
彼得與狼在好萊塢(台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62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繼今年八月剛演出完的卡爾‧奧福(Carl Orff)歌劇《月亮》(Der Mond),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延續著這樣以兒童為主要觀眾的設計,於十二月初推出了相當新、甫於今年五月由Giants Are Small製作、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於甘迺迪藝術中心首演的《彼得與狼在好萊塢》(Peter and the Wolf in Hollywood)。這個十分特別的演出,有些類似音樂劇場的形式—一個交響樂團,配上播放著Giants Are Small公司繪製的動畫,還加上了說書人(Narrator)、現場音效師(Foley Artist)。《彼得與狼在好萊塢》是以普羅柯菲夫(S.Prokofiev)所創作的《彼得與狼》為基礎,並加以改編,成為了長達六十分鐘的獨特作品。作為一整場音樂會的曲目,短短一個小時沒有中場休息的演出可說是一個「小製作」,但北市交此次製作的「全球中文版」首演,無疑是相當用心,「小而精緻的」。

《彼得與狼在好萊塢》總共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改編版的《彼得與狼》,如同節目介紹說的,像是《彼得與狼》的前傳。故事大意為彼得坐飛機到洛杉磯找他爺爺,正巧碰上當地動物園大野狼脫逃,於是彼得便開始搜捕野狼的工作,並展開一段富於幻想、童話故事般的冒險情節。第二部份則是傳統的彼得與狼。就音樂方面來說,不同於第二部份使用普羅柯菲夫的原作,第一部份使用了十幾首的古典音樂片段,像是配樂般,配合著故事以及動畫的發展。令筆者感到相當驚訝的是,從《彼得與狼》這個現有的劇目,竟可以連結為數眾多的古典音樂片段,對於初次進入音樂廳的小小朋友來說,這樣的設計或許能讓他們對於許多古典音樂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印象,在一個小時的演出時間內,聽到了音樂史上精采的作品。用最簡單的方式帶入,或許能夠增加小朋友對於古典音樂的認知與興趣,實屬美事一樁。第一部份由說書人的介紹開始—《彼得與狼》的演出為說書人先介紹每個角色所代表的樂器以及旋律。隨後,故事便在華格納《羅恩格林》第一幕前奏曲小提琴微弱的高音中拉開序幕。

《彼得與狼》新編故事由華格納的歌劇序曲開始,隨著故事進行而用到的古典音樂讓人大開眼界:齊姆林斯基《小美人魚》(A.Zemlinsky:Die Seejungfrau)第一樂章、華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德》第三幕前奏曲、馬勒《第一號交響曲》第三樂章、艾爾加《謎語變奏曲》、普契尼的歌劇旋律、舒曼與薩替的鋼琴曲等。從知名作品到音樂史上較冷門的樂曲,以片段的方式呈現,看似大雜燴的安排,套用在故事情境中則發揮了「配樂般的效果」。以上這些古典音樂片段,是夾雜在普羅柯菲夫《彼得與狼》當中幾個輪流出現的主題之間的。雖然這些樂曲大概都只呈現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但對於樂團來說仍然是具有挑戰性的。從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雛雞之舞〉接到艾爾加《謎語變奏曲》的第九段變奏,其情緒的轉換是需要樂團小心處理的。當晚北市交在首席指揮瓦格的帶領下,有著完整的演奏。樂曲中應有的氛圍、情緒,或是與畫面的配合,都處理得相當順暢。比較可惜、同時也是無法避免的是,為了要與畫面配合,而使得瓦格像是指揮卡拉OK音樂會般,只能遷就於畫面,而無法有著自己的速度。

普羅柯菲夫《彼得與狼》應不是太困難的作品,不過北市交仍然認真、用心的演奏。瓦格指揮下的市交,層次豐富,細膩精準。絃樂樂句的統一與管樂準確的節奏,都讓人印象深刻。值得一提的是,普羅柯菲夫《彼得與狼》中獵人一角改名為「狗仔隊」,音樂沒有變動,只改變了角色的名字。改編版的彼得與狼,因故事背景被挪移到現今的洛杉磯,因此獵人一角便顯得有些「超現實」了,狗仔隊的工作內容正好與獵人有著共通點—觀察、跟蹤、攫取獵物(跟拍對象)。

比較可惜的是擔任現場音效師的傑森‧米爾斯(Jason Mills)。舞台上米爾斯的道具多樣豐富,裝水的充氣游泳池、腳踏車、汽油桶等,藉由這些道具產生特殊的音響效果。然而此製作的動畫影像本身就具有許多的罐頭音效,這些罐頭音效諸如機械的聲音、照相機的快門聲、飛機的引擎聲等,當這些影片本身的音效與現場音效師所營造出來的聲響重疊時,便失去了現場音效師的意義。尤其快門聲一段,音效師甚至淪於表演的成分—音效師手拿亮著閃光燈的照相機配合著劇情作拍攝動作,然而快門音效卻不是由音效師製造,而是已預錄好的罐頭音效。如此處理相當可惜的讓音效師淪於噱頭,失去了現場製造聲音的目的。或許影片本身不要有任何的音效,直接交由音效師處理,才能發揮音效師在現場的意義。

說書人洪健藏十分賣力的想要交代故事的發展,態度敬業,然而說話的聲音卻常常淹沒於管弦樂團與音效師製造的種種聲響之中,而顯得有些模糊,語意不清楚。這是說書人配上管弦樂團的演出常常會發生的狀況,或許考慮加上字幕,改善這個問題;同時說書人若能對觀眾(小朋友)有更多的互動,或許更能增加這個角色的重要性。此次《彼得與狼在好萊塢》的演出,不知為何在演出前幾個禮拜才有廣告訊息露出,使得此次一共兩場的演出票房不盡理想,筆者認為這是相當可惜的。北市交近年在全民音樂推廣、兒童寓教方面十分用心,盡力扮演屬於台北市全民的交響樂團這樣的定位,其演出成果與節目規劃是值得肯定的,筆者希望能夠有更多的聽眾買票進場,欣賞北市交用心、優質的演出。《彼得與狼在好萊塢》全球中文版的首演,應是相當精緻、用心的,或許稍加改良便能使它更加完美。

《彼得與狼在好萊塢》

演出|吉博‧瓦格、傑森‧米爾斯、洪健藏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時間|2017/12/07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台上有了現場樂團、即時擬音、說書念白等多重聲音的交響,台下有了大小朋友的立即迴響,兩兩齊放之下,音場從影像中、舞台上、舞台前,一直延伸繚繞到整個觀眾席,演出願意選擇相信觀眾也相信劇場,讓兒童劇場能再次看見最原初且純粹的敘事力量。(吳政翰)
12月
14
2017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