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跳舞性的歌劇《卡門》
1月
22
2018
卡門(創世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6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在充滿西班牙色彩的四幕歌劇中,佈滿舞蹈性的旋律與節奏,呈現出鮮明的角色與經典的場景,一切是雅俗共賞的。兩岸華人通力合作,一個由民間發起主辦的大型歌劇展演,在台上擔綱演出的聲樂家皆具相當的水準,喜見華人音樂界人才輩出。

這是創世歌劇團十年有成的鉅獻,在國內缺乏真正專業歌劇公司的狀況下,由團長鄭靜君帶領、策劃,幾乎年年挑戰全本歌劇製作,如2015年的《波希米亞人》、2016年的《女人皆如此》,到今年的《卡門》,他們深耕高雄,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十年來對推廣歌劇藝術的卓越貢獻,早已有目共睹。

台上的重要角色除了飾演荷西的Manuel Rodriguez Remiro之外皆為華人,而且以新生代的聲樂家居多,表現出色。除了有些小地方在音準上有點不穩定,但瑕不掩瑜,不會影響到整齣歌劇的完整度。Remiro為唯一的外籍聲樂家,格外引人注目,但或許是太年輕或是其他因素,此次演出的狀況並不能表現他聲音上的優點,反而讓華人聲樂家專美於前。

合唱團則是來自樹德葛利合唱團,整體表現的完整度已有一定的水準,但法文的咬字頗具挑戰性,在吐字及音樂的表現還可再磨練,必須將母音唱滿,再從容一點,呼吸與送氣必須與吐字的韻律搭配得宜才能讓音樂遊刃有餘的表現,或許多一點時間吸氣或是速度在可能的範圍下緩和一點會有所改善。高雄市立前金國小管樂班的聲音訓練尚需加強,很多細節之處恐怕更需要紮實的歌唱技巧,更須學習如何正確的使用聲音。

於2015年成立的寧波交響樂團,表現年輕樂團的可塑性,只是很多地方的音樂處理宜更加細膩,尤其是在第三幕的前奏曲是著名的《阿萊城姑娘》第二號組曲,由長笛與豎琴所引導的木管重奏,猶如詠嘆調般的優美輕柔,也是比才的音樂中最受歡迎的旋律,可惜樂器間的緊密度及細膩感略嫌不足。而與聲樂家及合唱團在聲量上的平衡度也不夠,台上的歌聲很多時候被樂團蓋過,很有可能是歌者有時是背對觀眾演唱,而導致聲響上的不平衡。但這也就考驗著導演是否可兼顧到舞台、劇場及聲響等多重因素。

節目冊內容的豐富性可再斟酌,光有劇情簡介似乎有些不足,如果製作上的人力及經費的條件許可,可酌量增加劇情簡介的篇幅,亦可在節目介紹與演出人員的簡介的篇幅比例上多做一些調整。譬如說歌劇中哪些著名的詠嘆調及舞曲出現在那些環節,可加以註明。若可能的話,能夠加上一篇一千至兩千字專文來介紹創作背景,劇中的角色刻劃如何激盪了人性的角力戰,音樂又怎樣濃化了劇情發展與特色,甚至多一點文本的介紹,如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 1803-1870)的原著小說與哈維萊(Ludovic Haléry, 1834-1908)和米耶克(Henri Meilhac, 1831-1897)改編成歌劇的劇本有何出入? 為何被稱為喜歌劇(Opéra-comique)等等,筆者相信觀眾會對這出歌劇更為瞭解。

此外有一些更小的細節,如中文與原文的譯名在劇情簡介中可同時放置會比較清楚,可用中文譯名書寫並將原名放在括號中,如唐荷塞(Don José),在閱讀時會比較方便。同樣的,在演出人員介紹的頁面上也可考慮用此方法,比較不會受到中譯名稱上的差距影響。

此次的演出不只是創世歌劇團重要的里程碑,也是華人聲樂史的一大貢獻,正如創世歌劇團長久以來所強調的結合國內優秀的人才共襄盛舉、發揮所長。在充滿舞蹈性的節奏中挑戰不朽的經典歌劇,舞出追求夢想幸福的真切及勇氣。

《卡門》

演出|創世歌劇團、寧波交響樂團
時間|2018/01/14 14:30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原著裡,《卡門》所著重刻畫的還有另一位男性名為荷塞,其中有大量的篇幅,是在述說他如何身處道德與情感的誘惑當中猶疑與走火入魔,最終在極其糟糕的情境下謀殺了卡門,抹滅掉了一位熱愛自由且敢愛敢恨的吉普賽女性。
10月
02
2023
創世歌劇團努力耕耘的態度,終於讓台灣多了一些歌劇上演的機會,這次藉由與大陸的團隊合作,不只促進了兩岸的交流,也拓展了聽者的耳界,期待日後能有更多團體朝著這個方向走,將更多好的歌劇,呈現於台灣、走向國際。(武文堯)
1月
22
2018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