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搗技巧難度的核心地帶《諏訪內晶子與NSO》
1月
25
2018
諏訪內晶子(NSO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90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跨越一世紀的天才物語,在提琴的炫技裡、低限的風格上、新古典的形式中,注入浪漫主義的色彩,不論是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亞當斯《主席之舞》、普羅科菲夫《第五號交響曲》,皆表現出台上這群音樂家的藝術理想。此次NSO除了再次邀請諏訪內晶子共同演出,也由多利安.威爾森擔任客席指揮演出兩首20世紀的作品,眾所期待的心情從近滿座的票房便可證明。

威爾森是國際間相當活躍的指揮家,在美蘇冷戰之際就能在蘇聯的政權下擔任莫斯科愛樂樂團的指揮,並成為俄國史上最年輕的指揮家,並且備受國際樂壇的肯定,甚至在2007年獲得聖彼得堡交響樂團「終身客席指揮」的頭銜,所以他所詮釋的俄國作曲家作品想必是深具說服力的。

所以,普羅科菲夫《第五號交響曲》在他的帶領下,從宏觀端看,每一個樂章及大的樂段的聲響營造得富立體感及戲劇張力;從細節探究,速度、力度、音色的變化展現音樂的多重風格,威爾森在詮釋上的機智與果決,使得樂團的演奏靈氣活現又不失莊重穩定,音樂火候拿捏得宜。亞當斯《主席之舞》表現低限主義在級進音程上平穩律動,堆疊交織出錯綜複雜的懷舊思緒,可看出這群團員在音樂上的表現力。

相信很多觀眾是因為諏訪內晶子而來的,這位在十八歲就已奪得柴可夫斯基大賽首獎,之後仍不斷精進自己的演奏能力及音樂內涵,曲目廣泛涵蓋了巴洛克時期至當代,她選擇演奏聖桑當年為沙拉薩泰所量身訂做的《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難度高是可想而知的,除了把位及運弓的精準確實,換絃時左右手協調得宜之外,整首樂曲的情緒跌宕起伏、歌劇元素的運用,除了表現技巧性還須掌握音樂的流暢、結構的完整性、演奏的精確度,對獨奏家及樂團都是一大挑戰。

這一晚在音樂廳的舞台上再次見證她的舞台魅力,將這首「難度破表」的協奏曲的細膩詮釋,是值得肯定的。在樂曲的一開始,作曲家劈頭就給獨奏家一個「下馬威」,那些迴音音型皆停留在大跳上行的長音,一次比一次迫切而激昂,更要求精準。這時,諏訪內晶子在運弓的穩定度就出現驚險的狀況,支撐力略顯不足,但之後就化險為夷;到了發展部的連續三連音的抒情旋律又是另一個「硬仗」,但此時也算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在第二樂章的西西里舞曲奏出甜美溫暖的韻律,如微風輕撫般的自然流暢,算是扳回一城。但在終樂章如宣敘調的裝飾奏、快速音符的炫技在音準上及快速音群的清晰度雖也有些失誤,但最後還是將所有的挑戰一一克服。不論是莊嚴虔敬的聖詠樂段,或是由快速的三連音群所構成的西班牙風格的旋律線,在冷靜與熱情中勢如破竹,直搗技巧難度的核心,最後在B大調的和聲架構上扶搖直上,綻放出繽紛璀璨的火花。

這場音樂會的靈魂人物除了諏訪內晶子之外,其實威爾森才是真正的領航者,這場演出所謂的名家應該不是只有獨奏家一人吧? 而關於指揮家的介紹及照片是「隱形」在眾多的相關報導中。筆者期盼主辦單位日後能在節目冊及各類宣傳媒介中,能強調是名家之間的共同合作,這才更能表現交響樂團的「合奏」與「眾志成城」的意義。

諏訪內多次來台,與台灣的音樂家及觀眾早已建立一定的熟悉度,此次與威爾森及NSO的合作更展現了團隊默契及臨場機智。儘管現場演出存在太多的可變因素,但音樂家們勇於挑戰自我、並超越自我的精神,讓這些經典的作品忠實呈現,帶給國人聽覺上的饗宴,是值得敬佩的。

《諏訪內晶子與NSO》

演出|指揮/多利安.威爾森 & 小提琴/諏訪內晶子 & 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8/01/12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