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團的新時代 (下)《紐約愛樂亞洲巡迴》
3月
21
2018
范志登與紐約愛樂(牛耳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51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紐約愛樂(New York Philharmonic)2018亞洲巡迴台灣的第二場演出,選擇了常見的、能夠展現樂團實力的大型管弦樂作品——馬勒(G.Mahler)《升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並搭配鋼琴家王羽佳(Yuja Wang)與樂團協奏普羅柯菲夫(S.Prokofiev)C大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普羅柯菲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無疑是王羽佳的拿手曲目,2009年王羽佳與阿巴多於琉森音樂節演奏的此曲,已成為經典的版本,曾多次演出此曲的王羽佳,此次訪台的演奏,也同樣吸引人。王羽佳比較炫技傾向的特質,在這首作品中便有了發揮的空間,困難的快速音群、和弦等,都被王羽佳游刃有餘的彈奏出來,比較可惜的是指揮范志登(Jaap van Zweden)與紐約愛樂的伴奏,顯得有些伸展不開,導致與鋼琴獨奏間無法有著精彩的火花。王羽佳的普羅柯菲夫是大膽、狂放的綺麗冒險,范志登與樂團的普羅柯菲夫則是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的低調陪襯,少了些緊湊的銜接。聽了兩場范志登的指揮後,筆者認為,范志登的指揮風格是比較沉穩的,速度的選擇通常偏慢,比較像是老一輩大師們所採取的風格—穩紮穩打、著重於細節。

上述的指揮特色,在馬勒《第五號交響曲》中便有著明顯的體現。范志登採用了偏慢的速度,全部演奏時間逼近八十分鐘,這對於馬勒第五來說是相當慢的。也正是這樣一個腳踏實地的詮釋風格,使得整首馬勒第五聽得出來指揮處處用心的琢磨、設計,並且對於樂團應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如此才能讓當晚的演出幾乎沒有什麼失誤,音樂穩穩地跟著指揮而進行。然而較可惜的是,整首樂曲聽下來竟因為沒有什麼大問題,四平八穩的鋪展著而漸漸讓筆者感到疲乏,因為缺少了現場演出放手一搏的刺激與指揮與樂團的大膽衝撞而顯得缺少趣味,忠實地將譜面上的音響立體化卻少了個人的特色。不過樂團的水準仍是相當高,不論是音色、音準、穩定性等這類基本功夫問題,紐約愛樂都有著深厚的演奏實力,但就是太過於老實的演奏,而讓音樂無法打動人心、無法與現場的聽者有著較深刻的共鳴。筆者以為這點應是指揮的責任。

第一樂章「送葬進行曲」與第二樂章「如暴風雨般激動並更加強烈」(Stürmisch bewegt, mit größter Vehemenz)基本上沒有明顯的區別,情緒與力道均相同,如此當然讓筆者感到有些可惜,更不用說第一樂章中每段音樂都有其對比,如何做出明顯的區隔,或許值得再設計。第二樂章一樣是以偏慢的速度展開,就如同筆者前述的問題,聽到最後便顯得有些冗長,索然無味了。筆者發現,范志登的詮釋從第一到第五樂章,幾乎都有著等重的比例,少了起承轉合的鋪排,因此夾在前三個激動樂章後,著名的第四樂章也未能產生應有的效果。筆者以為,范志登的馬勒有著名家風範的雛形,但尚未能到達成熟的境地,筆者很期待不久之後能夠再聽到范志登的馬勒,我想應更有著更加引人入勝的表現。

雖然如此,樂團在此首作品中所表現的高水準,是不容忽視的。紐約愛樂的每位團員本身都有著相當高超的演奏實力,像是小號漂亮的音色與穩定的吹奏,長號、長笛、雙簧管、低音管等樂器都有著令人印象極深刻的獨奏片段。比較可惜的是第三樂章獨奏的法國號,當晚可能不在最佳的狀況內,尤其高音域時音色有些模糊,不過整體來說已經是相當不容易,這樣的音色已是台灣樂團難得聽到的。美國樂團慣用的活塞式小號,其特點為音色嘹亮具穿透力,此次紐約愛樂的小號首席有著無比精彩的吹奏,不過筆者私心認為馬勒的音樂若能使用歐洲系統的轉閥式小號演奏,應能呈現更溫暖、圓潤的音色。當然的這也是美國樂團不同於歐洲樂團、而有著獨特風格的地方。

綜觀此次紐約愛樂訪台的兩場演出,第一場的《春之祭》無疑是準總監與該團交出的一張漂亮成績單,至於第二天演出的馬勒第五,筆者認為或許尚需時間的磨合。誠如中提琴首席Cynthia Phelps所說的:「我們與范志登一起工作時都感到吃驚,他是那樣一位極致的音樂家,我們太期待未來能與他共事,開始新的探險。」紐約愛樂的新時代準備來臨,筆者相當期待這百年名團的下一趟極致、大膽的探險!

《紐約愛樂亞洲巡迴》

演出|范志登(Jaap van Zweden)、王羽佳與紐約愛樂
時間|2018/03/18 19:30
地點|台北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以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為例,范志登以一個穩定、中庸的速度展開,不同節拍的轉換與複雜的重音、節奏型,都被范志登處理的十分清楚。這樣一首編制龐大、極為複雜的作品,竟被范志登梳理的有條不紊,讓人聽得相當過癮。(武文堯)
3月
21
2018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