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新生 樂團再興《台北打擊樂團 星際大戰》系列音樂會
4月
27
2018
星際大戰(台北打擊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0次瀏覽
陳彥儒(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在臺灣,提起打擊樂,大部分民眾的第一印象大多是朱宗慶打擊樂團。但在1986年,還誕生了另一個同樣優秀的打擊樂團:台北打擊樂團(Taipei Percussion)。成立至今三十二年,台北打擊樂團默默的延續並創造了不一樣的擊樂合奏思維,並持續委託作曲家進行改編或創作優秀作品。在樂團音樂總監,同時也是國家交響樂團(NSO)打擊樂手陳振馨的帶領下,本次音樂會延續了2016年創團三十周年改編並搬演郭德堡變奏曲的能量,委託了駐團作曲家,同時是國家交響樂團定音鼓副首席的陳廷銓改編行星組曲,並撰寫新作品《行星X》,以及委託目前任教於美國寇帝斯音樂院的台灣作曲家陳可嘉撰寫新作《開始前的片刻...》(Moments Before...)。

音樂會開場,舞台特意設計成完全沒有照明,並由團員手持手電筒模擬星光在空中閃耀的樣子。開頭的旁白能感受到台北打擊樂團試圖營造一個拉攏聽眾進入音樂會主題的氛圍,但筆者認為並不是真正成功。尤其台詞中的:「我的眼淚可以洗(喜)歡妳」這樣時下流行的撩妹用語,雖然展現了台北打擊樂團的年輕與活力,卻因為表演者(旁白)的語氣實在太過平淡,或者沒有很好的彩排過這樣的段子,使這樣的安排有些不合時宜。

音樂會上半場主軸的行星組曲,台北打擊樂團選了火星、木星與天王星來進行改編演出,火星與天王星都委託駐團作曲家陳廷銓改編,但木星卻採用了日本擊樂暨作曲家菅原淳(Atsushi Sugahara)改編的版本,聲響上略顯單薄。輪廓雖然還是木星,卻因為改編版本所設定的人數與編制,無法真正使作品具有原來管弦樂版本所展現的作品與張力,也沒有任何可玩味之處。相反的,陳廷銓的改編相當優秀,或許因身兼擊樂演奏家與作曲家,以及交響樂團團員的身分,火星與天王星的改編非常有味道,也有許多令人玩味之處。比如,火星的第一句旋律由定音鼓以滾奏帶入;代表戰神(戰爭)緊張而又不穩定的節奏改以琴槌手柄敲擊在琴鍵上,創造出類近似於弓背奏的效果;又或者天王星開頭使用大量的金屬擊樂器創造的特殊聲響,令魔術師的宣告更像在宇宙中迴盪等....,許多改編細節令筆者相當喜愛。台北打擊樂團的表現相當優秀,很好的表現及達到了編曲設計的張力與聲響,讓人一度忘卻原來行星組曲是管弦樂作品。

緊接著的作品《行星X》則是將這樣的行星幻想與描寫帶往了另一個不一樣層次的高度。根據節目單,作品共分五個段落,標題分為「超新星」(Supernova)、「吸積」(Accretion)、「摩擦」(Dynamical Friction)、「遷徙」(Planetary Migration)、「衝撞」(The Theia Impact)。在未閱讀到節目單前,筆者以為《行星X》是一個假想存在於宇宙某處的某個星雲中的某顆星,又或者是一個針對我們所身處太陽系的邊陲的幻想(天文史上曾有對於X行星的假設)。但翻開節目單,各段標題便令筆者好奇起來,超新星並不是行星誕生,而是恆星的終結,這樣一個以恆星結束描寫新生,相當不同也蘊含深度,最後一段的英文標題Theia Impact更是耐人尋味。台北打擊樂團的演繹更進一步推進與賦予了作品能量,尤其顫音鐵琴的一大段獨白,兩位演奏者帶動了整個樂團的流動與呼吸,帶出了從人類所處太陽系出發面對宇宙的無限想像,相當感人。

如果說《行星X》是藉由終結描寫開始,那麼另一個委創作品《開始前的片刻...》則是終止在應該開始的時候。作品編制並不大,僅有鍵盤打擊樂器、鋼琴、大鼓與電子人聲。節目單內介紹作品主題概念是:一段連續性的旅程,一種不間段的,充滿各樣事件的生命旅程。作品基本上以極限音樂的形式呈現卻有著濃厚的東方色彩與哲學。筆者尤其喜歡古鈸帶出電子人聲之後的段落,固定的節奏彷彿暗喻時間的流動,就在作品發展推升到看似高潮時卻突然止住,留下一片想像與省思。壓軸的「星際大戰組曲」雖為經典,改編的也相當好,但筆者的情緒早在兩個委創作品中滿足,即使是熟悉而又熱血的旋律也抵不住《行星X》與在《開始前的片刻...》在腦中迴盪,便不再贅述。

台北打擊樂團歷經團址搬遷後再出發可以說相當成功,不僅證明了台北打擊樂團諸多團員的演奏能量與實力,更證明了現代樂其實也可以為一般民眾所接受。筆者原以為兩部作品會因旋律線條較為不明顯使大部分民眾無法接受或討論度不高。但在中場與散場後聽到其他聽眾的討論並不止於行星組曲或星際大戰等作,對新創作品有高度興趣者也不在少數。期待未來台北打擊樂團能繼續堅持道路,持續精進,繼續為台灣打擊樂帶來不一樣的風貌與氣象。

《台北打擊樂團 星際大戰》

演出|台北打擊樂團
時間|2018/04/21 19:30
地點|桃園市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