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所欲於傳統與前衛之間《魯比莫夫2018鋼琴獨奏會》
5月
09
2018
魯比莫夫(林仁斌 攝,鵬博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6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從海頓、莫札特、蕭邦,到德布西、凱吉、霍爾特、帕爾特等等二十世紀的音樂,不論是講求精準確實、乾淨俐落的古典奏鳴曲,到音色千變萬化的預置鋼琴小品,彷彿奔跑了七十年的馬拉松,還可以臉不紅、氣不喘的用琴鍵「講古」,述說這兩百多年的「古典英雄傳」,不僅在琴鍵上以「凌波微步」逍遙而行,也精雕細琢於每一顆音符的氣韻,我們彷彿都在低限主義的不斷反覆及天旋地轉中被催眠了。

這位俄羅斯國寶級鋼琴大師魯比莫夫(Alexei Lubimov),今年第三度來台舉辦獨奏會,每次的曲目總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從十七世紀至當代曲目涉獵廣泛不說,對於東方文化及佛教思想也甚感興趣,此次來台除了帶來經典曲目海頓《B小調第47號鋼琴奏鳴曲》及德布西《前奏曲第二冊》之外,也將帕爾特《組曲》、霍爾特(Simeon Ten Holt, 1923-2012)《惡魔的獨舞IV》及凱吉《為三首預置鋼琴所寫的小品》引介給台灣的觀眾,再次開啟了前衛音樂的視野。

這位身先士卒,曾首演史克里亞賓未完成的交響詩《神秘》(Mysterium),多次勇闖音樂神秘境地的鋼琴聖者,每次曲目的安排不但令人耳目一新,更可看出魯比莫夫除了演奏技巧精湛,更具深遠廣博的藝術學養。

上半場的曲目可謂一條「音樂縱貫線」:將海頓《B小調第47號鋼琴奏鳴曲》包覆在帕爾特《組曲》及霍爾特《惡魔的獨舞IV》之中,代表海頓奏鳴曲的雙向承先啟後:包括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傳承自古典主義、單一主題與「低限主義」的相似概念。由海頓出發,在創作形式上影響了帕爾特早期的新古典主義風格鋼琴作品,在單一主題的概念上也啟發了霍爾特的「低限主義」手法-用最少素材達到最大的效果。

下半場則彷彿是兩位作曲家分別隔著大半個地球,傳達對東方文化的嚮往:首先,凱吉的預置鋼琴小品模仿晶瑩剔透的打擊聲響,將甘美朗及所有異國元素躍然於黑白鍵上,再以德布西《前奏曲第二冊》為總結。這十二首作品就是所有曲目精髓的集大成,最終曲〈煙火〉無疑是向逝世百年的德布西致敬。

不論是詮釋任何的曲目,魯比諾夫的彈奏看來老神在在,捨棄大起大落澎湃高昂,他用細微的波浪、柔軟的音色,勾勒出音樂的輪廓,又好像是用鋼琴來剖析音樂,用琴音帶領觀眾去瞭解作曲家的和聲設計、旋律方向、節奏韻律,他真的讓音樂說話了!

帕爾特《組曲》第一首〈觸技曲〉,一開始的彈奏就看來輕鬆自如,卻又力透紙背,在狂亂的音群中,仍能有條不紊的清楚聽見節奏輪廓;接下來〈賦格曲〉、〈慢板〉、〈頑固低音〉,回歸十七世紀音樂風格的理性嚴謹,魯比莫夫用透徹明晰的音色、精確巧妙的觸鍵,彷彿在現代鋼琴中聽見大鍵琴及古鋼琴的輕巧樂音。

在《惡魔的獨舞IV》中,魯比莫夫彈奏的低限主義風格,表現出音樂緊實的結構性,不但明顯聽到每個音符與中心音D-A的親疏遠近,更驚豔每顆音符「墨分五色」的細微變化,從容不迫且行雲流水,猶如一位修練多年的仙人,一身仙風道骨、武藝莫測高深,就在一陣天旋地轉中,四兩撥千金,讓所有人陷入他所設計的異想世界。相信就算之前對霍爾特作品不熟悉者,也會對此一見鍾情。

彈奏巴洛克、古典與浪漫時期的作品,是魯比莫夫的看家本領,詮釋德布西的作品更是他的美學主張。德布西的作品擺脫了德奧音樂旋律獨大及打破功能和聲規則,和聲色彩的變換就是旋律的本質與表象,音樂的主旋律,通常是為了樂段之間的連接與轉移。魯比莫夫深知德布西的用心,除了用輕巧圓融的觸鍵及踏瓣表現飽滿充實的和聲節奏,更在音色的表現上多所琢磨。譬如在〈石南叢生的荒地〉一開始的單旋律,就用溫暖如歌唱的音色,彷彿是在模仿木管樂的聲音,並蜿蜒於懷舊的情感中。在〈水妖〉中更像是用鋼琴「說書」,彷彿一人分飾兩角,表現對水的意象、漣漪、跳躍、波動,並且左手使用低音增五度反覆斷奏、中聲部的持續音、右手高音快速同音反覆跳躍,魯比莫夫巧妙利用踏瓣及觸鍵,讓這三個聲部獨立進行、層次清晰,產生出多采多姿的音色。

總之,這是一場頗具啟發性,令人溫馨感動的演出。魯比莫夫以「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姿,大知觀於遠近,悠遊在傳統與前衛之間,我們彷彿看見了一位道行高深的智者,在充滿禪意及詩意的氛圍中,雲淡風輕的用鋼琴述說每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

《魯比莫夫2018鋼琴獨奏會》

演出|魯比莫夫
時間|2018/05/05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維持著一貫動態、著重對比、效果的演奏,甚至有時候故意讓左右手不對稱、加入了些許時間差。能夠將古典時期的作品彈奏的如此精彩,魯比莫夫應是其中出色的一位。(武文堯)
5月
09
2018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