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幕後更加傾瀉的悲傷《大動物園》
5月
17
2018
大動物園(陳又維 攝,台南人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98次瀏覽
張敦智(專案評論人)

可能因為數量已經超越某無法界定的臨界點,抗爭的面貌在台灣人心中,如今已十分複雜。從2013年8月的洪仲丘事件、2014年318學運,到近日掀起波瀾的反年改團體,實際上已經足以見證抗爭在許多人心中(尤其年輕一輩),從義憤填膺、絕對正義的身體,漸漸轉化為需深思熟慮手段。對於經驗更老道的抗爭者,號召群眾的時機、手段與比例原則、如何掌控衝突與外部成本,這些他們早已熟稔的思考,如今都已經更普及地擴散到更多新手,甚至普羅大眾中。這可能是為何《大動物園》開場舉牌的黑衣男子比起大部分角色,更有立體感的緣故。在沒有透過話語表態的狀態裡,他的思考更具豐富性,沈默之中,我們難以猜測他究竟經歷了什麼:第幾次來?來多久了?為何而來?多重寫實設定將角色團團包圍,成為一個看不見的謎,身為周邊角色,因此留予觀眾更大思考空間。

相較之下,新進員工與假扮台灣黑熊前輩之間的對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複雜度事實上低於現實的世界。前輩自信飽滿、活潑愉快地對新手說:在大動物園裡不要多問,要保持微笑!從表演及劇本角度,我們都無法將此角色歸類到「市儈者」的屬性,更像是由過於天真之口,驚怖地說出了過於蒼老的話。事實上,該角色後續也斷裂地未繼續扮演市儈者在劇本中,展示社會規則的功能,這個功能後期慢慢地轉移到園長身上。因此就連貫性而言,那句在作品開頭急於張揚的宣稱,更加是來自劇作家與創作群。隨後動物們風格化的表演,也再度重複這個問題。

動物園人道議題對大眾而言,利弊實際上已十分清晰,在此前提下,劇本實際上並未提出動物生活條件不佳外更大的思考空間。詭譎的是,劇本裡的人類角色,似乎跟現實中創作者的心境,貼合地重疊了。這群在動物園裡工作的人們,除了與梅花鹿十分親近的資深員工外,都很不快樂;新進員工則由過於天真的心智,飛快成長至在劇本後段能咆哮上司的成熟,加入宛如置身契訶夫筆下的痛苦俱樂部之中。這種奇異的疊合在展現創作者悲傷之餘,並未進一步說明此悲傷的起因需被辯證之處。我們不禁必須在事後問一個問題:如果痛苦在作品早期便已經被發覺,那麼為什麼炸掉動物園的行動必須被延宕至一個多小時以後?就結構而言,館長並沒有在過程展現不同心境轉折,而僅僅是透過行動解釋了從劇本一開始他既有的價值。因此可以判斷,那多餘的約一個小時是屬於動物的,為了展示冒險而預留,不屬於園長。

然而,在動物的軸線上,所有角色試圖逃離的片段,其行動都是嚴肅的。它由無數切身的失敗、討論、修正所組成,然而為了避免整齣戲過於嚴肅,導演透過風格化表演,不斷在過程插入點狀散布的笑料,緩和內裡嚴肅的氣氛。這是敘事策略的內在矛盾,意即,笑料本身分散了觀眾對劇本核心的注意力。而當事件進展終於切回正軌,風格化表演、加上衝動的行事策略,使動物本身再度成為過於簡單而不值得觀眾信任角色。在貂對自由的高聲呼籲中,我們其實再度看見開場那名黑衣人,更為單薄的版本:舉著自由大旗,希望所有動物都可以配合她。在這個新自由主義於全球盛行近三十年的當代——從蘇聯解體的1991年算起——這個名詞已經早已失去其正當性,無法再以簡單、風格化的方式進行正面宣稱。這也是為什麼市儈而不願採取積極行動的陸龜,最後竟跟黑衣人 、不說話的紅鶴,成為全劇最吸引人三個角色;因為她的處境跟態度,在劇本中罕見地追上了觀眾的處境。

在結構上層的人,充滿默契地陷入了絕望與悲傷;結構裡的人,則不斷提出過於簡單的解決方法。全劇種種跡象蒼白地顯示了,相對於現實,作品並沒有提出更進一步的質疑,也沒有打開更多思考空間。創作者與觀眾,處於共同原地踏步的位子,只是將眾人熟悉得忘卻的事,重提了一遍。就故事類型出發,《大動物園》與《玩具總動員》、《馬達加斯加》其實一樣,都是用卡通化氛圍訴說一個逃離偽烏托邦的故事。其中最大的差異是,《玩》與《馬》盡可能降低人類(結構上層)的曝光率,模糊其面貌,而將情感上的種種細節,清楚地描繪於底層人物中。在這種策略裡,隱而不見的上層結構,成為被思考、辯證的彈性空間。而《大動物園》是反其道而行的,底層的痛苦在輕佻笑話裡成為無足輕重的事,而具能動性的上層者又宛如戒斷俱樂部,陷入莫名、集體的哀傷。這是《大動物園》的核心其實已經傳達出來之餘,過於單薄的原因。我們毋寧看到另外一種故事:下班後,羊駝與貂用他們天生可愛的臉,沈靜地講出了無比蒼老的話。關於他們的一天。關於這一切不會結束。關於他們如何在生無可戀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迫使自己又找到新的有趣事物,來減輕痛苦。那可能是更嚴肅而有效的擬人化,因為儘管議題已老,但其實並沒有人耐心說明過,究竟在動物園裡生活一輩子,漫長而不得不細膩的時間究竟會是怎麼一回事。

就劇本核心而言,把結構繼續往上探,真正的上層可能是對動物園的市場需求。辯證至此,問題會變成:我們真的不能活在僅有國家公園,而既無動物園、也看不到非原生動物品種的地方嗎?這是《大動物園》以「重提」之姿,實際上背後提出的問題。只是問題本身的討論空間,在卡通化/簡化與嚴肅思考、還有在上位者的消極悲傷間,關閉起來了。上位者的悲傷,由於對劇本而言極具傷害,因此更像只是來自核心創作者們的焦心。通俗化從另一方面,就更嚴厲的角度而言,其實是對資本的靠攏。當然此說法已經過於嚴厲,也並非作者的本意,但卻同時反向、有效地指出另一個事實:或許,在這個已經被資本與消費社會充分麻木後的條件,只有透過對動物情感做一次全面、僭越的模擬,才更有可能迫使人們思考,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這些空間。

《大動物園》

演出|台南人劇團
時間|2018/05/12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題旨先行之下,連帶地影響到了戲劇格局和敘事節奏。全戲一開始有了好的前提和基礎,只可惜滿滿的情緒幾乎拖住了戲的行進,不僅錯失了劇情發展的時機,也幾度陷入了保育宣導的窠臼。(吳政翰)
6月
04
2018
太快扁平化其本可投射的諸多問題。羊駝、雲豹、梅花鹿等動物的逃生者言,並沒有拉出與人類話語的差異、對質,因而落入同質化的境地,拉不開一個更龐雜的敘事空間。(吳思鋒)
6月
01
2018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