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感:在艋舺區看戲踏街尋歷史紋理《手牽手》→《更新中請稍候》→《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
10月
11
2018
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4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2018超親密小戲節」今年分為艋舺、條通、加蚋仔三區,一區有三個演出,每區五個場次各有不同順序的路線,買票時就會先決定演出觀賞順序。每個演出約二十分鐘,全長約120分鐘。只要抵達第一個演出地點,後續兩個演出地點領隊會帶觀眾一起前往,同時遊覽街區,【1】那天大馬路另一側不同觀看順序的觀眾還開心與我們揮手打招呼呢。

艋舺區以捷運龍山寺站北側為場域,當日路線是由右手邊的大可樂創意空間《手牽手》(鄭淑芸)開始,穿過剝皮寮歷史街區與繞入充滿香氣的青草街,再從夜晚已歇息的菜市場巷弄潛入新富町文化市場觀賞《更新中請稍候》(意思意思),看見市場中蹲坐一隅削著白蘿蔔的商家身影。離開市場行經捷運站附近無家者與在地居民休憩場所,【2】往西步行經時報文化出版社直至華江整宅。

在艋舺路線上,經歷了短暫但感受深刻的文化體驗。如何認識?何謂地方?超親密小戲節透過劇場走入街道感受地方。如果說《遙感城市》(台北版)給出的城市地景是科技監控下的現代秩序:如醫院、紀念館、電視台、捷運、學校、停車場、公園等公共建築與公共空間,觀眾在聽隨聲音移動的過程中,感受人在都市中如毫米般的微小存在;小戲節的踏街也有在都市中成群遊走的體驗,只不過小戲節安排的行經路線中不會有任何解說與導覽,將感受性與對地方的主動認識留給觀眾。只有體驗還不夠,今年策展人楊淑雯所強調的是,演出如何與地方產生交疊,在地的歷史及空間如何與創作者共同發酵。【3】整體來看,在策展概念下三個作品各有其特色。

《手牽手》以光影和物件述說老艋舺家族史的故事,以臺灣傳統母親謝招治為主角,母親養兒育女成人後,六十五歲開始畫畫,畫過往艋舺的日常與家譜圖,《手牽手》是女兒也是創作者的鄭淑芸給母親的獻禮。雖然有些敘事段落流於刻板陳舊,如早期女性作為童養媳的唯一價值是家事勞動生產、女性讀太多書會嫁不出去,中文很難學身為洋女婿不需要會等論述,呈現過往文化傳承與性別的不平等。我並不對此持批判眼光,而是看作過往文化價值的一部分,《手牽手》讓艋舺在地居民的生命史能在光影中再次轉動自身的歷史紋理。

《更新中請稍候》是屬於青年世代的展演,先邀請觀眾拿起周圍的物件與偶,合力疊高,演出帶有卡通人物式的互動趣味,兩位表演者透過肢體語言來交換物件,讓原本開心的家家酒變成以物易物的疊高遊戲,最後還幽默地讓天空的雲齊下降,好讓玩偶更顯居高臨下。《更新中請稍候》在經歷繁華至沒落的「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現為市定古蹟再活化的文化空間「新富町文化市場」,以輕巧無負擔的玩具物件展現城市不斷追逐的樓高競賽。

以都市更新為議題創作的《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是艋舺區中最好玩與最凸顯社會議題的作品,短短半小時的過程都非常有趣,尋找釘子戶的過程猶如立體版的尋找威利。不只了解華江整宅的建築特色,也共享了在地居民的組成與生命史。微型模型作品散佈在二樓騎樓,觀眾扮演委員,手持具備光源的放大鏡要在三條路線中尋找神秘的釘子戶,每一條路線只有六分鐘時間可搜尋。觀眾在驗票後被成分兩組,並在胸前貼上愛心。表演者依推測為三個角色:都更處職員(物件設計鄭烜勛飾)、房仲銷售業者(表演指導程鈺婷飾)、文史工作者/田調人員(文本創作詹傑飾)。文史工作者在講解華江整宅現況與歷史紋理時,房仲業者會以贊成都更的角度來推銷新建案,都更職員則作為調停氣氛的角色。雖然最後沒有找到釘子戶,但他遺留的線索則藏在一開始發給觀眾貼在胸口的紙折愛心中,裏頭是在地居民——釘子戶——「給親愛的各位都更委員」的一封信。唯一的疑點應該是都更委員為什麼要找釘子戶?其實華江整宅也是1960年代由政府推動的都市更新整建住宅。《華江新市鎮—天上人間》的表演形式令人喜愛,回到都市更新的議題,對地方的情感與對居住的安全是否只能有拆與不拆的兩種選擇?是時候思考第三條路線的可能?

註釋

1、2018超親密小戲節艋舺路線電子節目單。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Rpsk0fSsOXRDzfYqVg3wEStCaxEQ812/view。查閱日期:2018/10/09。

2、關於龍山寺捷運站的無家者,由於是小戲節特意安排行經路線,對無家者有興趣可參考兩篇相關文章。林立青,〈柯P說街友「喜歡自由看星星」,你知道這些無家者為什麼長住在萬華嗎?〉,2017/09/06,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8091。李利嘎,〈因為觀光客會怕,所以艋舺公園裡不體面的人就該被處理掉嗎?〉,2018/06/20,網址:https://buzzorange.com/2018/06/20/mengxia-park-the-homeless/。瀏覽日期:2018/10/10。

3、策展概念:這幾年走訪台北大小巷弄,看見積極維護城市記憶的文史工作者,感動之餘也引發我思考:令我著迷的劇場可以如何呼應這塊充滿故事的土地?今年小戲節我們將不只走在路上,也走進土地的歷史、氣味及生命裡;期待創作者、在地歷史以及有著獨特意義的場域空間,三者間的對話,透過物件的演出型態,與觀眾一起站在當下,連結過去,並共同想像城市的未來。(2018策展人楊淑雯)網址:http://www.closetoyoufestival.com/2018about.html。瀏覽日期:2018/10/8。

《手牽手》

演出|鄭淑芸 ( 臺灣)→意思意思 IS YiSsu(臺灣)→小人物探險隊(臺灣)
時間|2018/10/07 19:30
地點|大可樂創意空間→新富町文化市場→華江整宅(集合地點:臺北水窗口)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
結合飲食、玩樂等體驗的沉浸式演出,大概在COVID-19疫情於台灣爆發前達高峰(2019年、2020年),隨後因疫情各種限制而接近覆滅。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限制鬆綁,這類沉浸式演出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村喜事》在這波趨勢裡,有效結合眷村美食與環境、辦桌習俗與氣氛,在新開放的空軍三重一村裡頭,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真的辦了場喜事。
12月
20
2023
本文聚焦有別於當代藝術中「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延時性展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或「計畫型創作(project art)」涉及現場展演等等呈現形式,而是具有特定時間長度且約定俗成下觀眾需全程參與、並不鼓勵觀眾自由進出的劇場作品為主要討論對象。
12月
1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