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不足,仍具膽識《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6月
03
2013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如果兒童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87次瀏覽
趙芸(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學生)

「人生是因緣而聚合,緣起緣滅、緣聚緣散。」而這一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個具有禪宗思想的體悟放入了本劇中,試圖運用說書人說故事的方式,將多個不同故事加以連結,來成就這一個「緣」字。

幾度輪迴,人在不同世道中顛沛流離,或喜或悲、或嗔或癡,最後只被歸咎於一句:「人哪,就是一個字-『傻』!」而禪宗理念之中:「心性本淨,只要明心見性,即可頓悟成佛。」之道理,令人了然於心。「傻」字便成了執念的簡稱,就因為緣份、因果,使得人有太多的慾念與執著,離不去也逃不開。在一次次被小觀眾朗聲說出口的同時,即使現在仍不明白其中道理,卻已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在心中,伴隨著其成長的過程,透過時光的流逝去細細咀嚼品嚐,相信將更有其韻味。

與名作家司馬中原的跨界合作,對八零、九零年代的觀眾更具意義,溫習了那份伴隨著他們成長的熟悉。具有強烈東方色彩的鄉野奇譚,意欲在此劇中傳達出所謂「東方」的核心思想──正念、正心、正氣,這是目前在西方國家霸權之下,在孩童們熟悉的公主與王子的童話故事之中,所找不到、僅屬於東方、亦帶有強烈民族性的價值。

打破以往許多兒童劇一個故事平鋪直敘到底的觀念,《東方夜譚》系列讓多個故事彷彿平行時空一般,流轉出現在舞台上,使人讚嘆其創新的勇氣,亦實為不易處理。跳躍式的講述及大量的拼貼手法讓故事略顯混亂,段落間的處理及過場不甚流暢,使故事硬生生的被打斷,有時甚至能聽見小觀眾發出的疑惑及不解,甚為可惜。再者,簡易的環形的舞台營造出不凡的趣味效果,但間隔在中間的三道投影幕不時升降,感覺頗為多餘,甚至有時會打斷或模糊了戲劇的焦點,投影固然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效果,不過使用的時機及方式尚可再細細斟酌。

劇中對於傳統戲曲元素的融入明白可見,插科打諢的設計更是一覽無遺,但更被一些觀眾關注著予以滿心期待的武打場景,卻像是虛應故事一般草草了結,所謂的「武俠」以及「東方傳統」元素,在虛晃兩招之下船過水無痕,不免讓人心中有些失望。

如果兒童劇團其野心與勇氣清晰可見,想用不同於以往的姿態立於現代台灣商業兒童劇場之中。該團過去作品善用改編之技巧,而這一次運用許多原汁原味的故事來闡述這個所謂的緣份,人的一生盡在這因果輪迴之間徘徊,無論如何轉、如何變,最後都能夠「因緣際會」。《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在說故事及演故事之間找尋其平衡點,雖然說心細尚嫌不足,但卻可讚嘆其膽大之有餘。在劇中隨著船夫搖著槳探索故事的同時,也讓我們看見台灣商業兒童劇之發展,正如一葉扁舟緩緩前行,值得期待。

《東方夜譚II-狐說八道》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2013/05/25 14:30
地點|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輪廻、因緣等概念不是不能與兒童對談,但若能多以兒童所能接受、理解的元素概念來呈現,相信更能承載、傳遞更多的意涵給孩子們。(蘇銘昌)
6月
25
2013
如果想要呈現的竟非一般兒童劇顯而易見的教育理念,在《東方夜譚》中,所呈現的是東方的思維,是身為人該有的堅持與抉擇。(吳敏瑩)
6月
18
2013
透由視覺、聽覺的確表達了「不放棄就會成功」的勵志名言。但或許亟欲跳脫舊式窠臼的創作手法,致使未顧及孩童對訊息接收的程度,顯然企圖心大於實質成果。(莊麗釵)
6月
14
2013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