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猶未竟的追尋之旅《DESH》
9月
22
2013
DESH(新舞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2次瀏覽
謝東寧(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阿喀郎‧汗(Akram Khan)是當代舞蹈界的金童,其身兼編舞者和舞者的難得身份,除了青年才俊與得獎無數,同時透過製作人法蘭克‧喬德里的一手規劃,近年分別製作了與芭蕾舞后西薇‧姬蘭、法國影后朱麗葉‧畢諾許的雙人舞作品,及幫流行歌手凱莉‧米洛的演唱會及倫敦奧運開幕編舞,其個人明星般的形象,早已不僅僅限於舞蹈界而已。

而回到表演藝術界的範疇,阿喀郎孟加拉裔倫敦出生的特殊背景,特別在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中,其本身的「(異)文化」素材,成為其創作最重要的寶藏。阿喀郎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在劇場導演彼得‧布魯克的跨文化作品《摩訶婆羅達》中演出,而2000年成立阿喀郎舞團後,也一直以其混融了印度卡達克舞蹈,及西方現代舞之異文化肢體美學及題材,在競爭激烈的歐洲舞壇立足。

而這種跨文化題材的探討,終究要碰觸到身份/認同(identity)的終極問題,此次新舞風邀請其2011年的作品《DESH》,便是創作者自創立舞團後,首次的獨舞作品,勇敢處理關於「自己」的題材。

雖然是只有一個舞者的獨舞,但形式卻是極其繁複。舞台運用了包括影像、裝置、聲響、音樂,表演融合了戲劇、默劇與舞蹈,說故事的方式,用角色扮演、對話、肢體、音樂及動畫表現,故事的多線敘事,包括了與在餐廳工作,第一代移民父親的對話,與自己小姪女的對話,少年冒險取蜂蜜的傳說故事,及他與12歲接線生的對話。這些繁複的手法,根據視覺設計葉錦添於節目單上的文章,一共可分為六個題目,土地、河流、記憶、布料、語言與生命,凡此種種都可以看出創作者欲以複雜,來表現一個人生命之企圖。

總體來說,阿喀郎在舞作中,憑其豐富的經驗,及精準的肢體掌控,配合高水準的舞台調度與視聽,大致獨力掌握了整個大舞台,整體進行的也算流暢,但可惜的是,這趟自我追尋在內容上,儘管繁複卻都是點到為止,未能有深度的刻畫,在肢體形式上,也沒有機會好好展現自我追尋的企圖,空留下意猶未盡的惆悵。

譬如在動作的形式上,除了用自己光頭劃上眼睛嘴巴,成為戲偶的自說自演小驚奇外,幾乎整場的舞者身體,都是忙著追著故事跑,舞者動個不停,卻都是用最簡便的說明方法,讓觀眾可以懂得故事,而構成這種現象的最大原因,就是作品主要以影像故事邏輯來展現,也就是說,在這個作品中,「故事」本身比其他元素都來得重要。

故事的述說上,主要訴諸感情面,以阿喀郎本人與不同世代親人的對話,來展現價值觀念的差異,對話不時夾帶流行文化符號,與政治性的延伸控訴,看似幽默、感情豐富、並對政治提出意見,但這些見好就收的故事說到後來,還是沒有真正碰觸到其身份/認同的問題核心。

《DESH》在孟加拉語言中有國家、土地的意思,開場阿喀郎提著燈籠回到自己的土地尋找,以重重的鐵鎚擊地聲,揭開了欲與其母文化正面對決的態度,但過多花稍的形式掩蓋追尋的路程,作品最不敢碰觸的竟然是真實的孟加拉,裡頭所有孟加拉的場景,都只成為美麗的裝飾符號,最後也只能從真實的世界躲回神話傳說,然後以令人驚艷的舞台視覺,暫時將問題拋在一邊,這完全暴露了,其原來還是站在西方,來看孟加拉的身份/認同的後殖民困境(所以葉錦添在文章說,『然而,他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我可以看出他內在的矛盾』)。

今天的當代舞蹈,從肢體上結合不同領域的形式運用,在內容中討論社會、政治、文化…等各種議題,在表現手法上,結合跨領域的創作者,這些都可以在《DESH》這個作品中,看到完成度極高,水準不低的表現。但筆者還是認為,作品最能打動觀眾的,還是創作者那顆真誠的心,這個作品太美、太大,沈重的「身分認同」問題,在此卻只成了「不可承受之輕」。

《DESH》

演出|阿喀郎舞團
時間|2013/09/20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DESH》裡孟加拉被異化成為象徵化的符號,經由阿喀郎主體的凝視,再傳遞到台灣觀眾凝視客體的對象,這樣的雙重凝視,所起的作用,仿若在迷霧叢林中暗自摸索異國情調的邊緣。(葉根泉)
9月
26
2013
《DESH》只是「故土」的贋品,只有身體的情緒是真的。這個作品真正讓人感動的,也正是阿喀郎很誠實地去面對、並呈現他自己的矛盾、迷惘,交織混雜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陳品秀)
9月
24
2013
混雜著的舞台環境,或能稍微區辨出三個顯著的情境,映照著那一方土地:以動畫及人聲所開啟的故事空間、以分飾角色塑造的回憶空間、與裝置及光影互動的內心空間。(吳若慈)
9月
22
2013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