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表演本質詮釋暴力的銹酸腐蝕《Play Games》
1月
13
2014
Play Games(娩娩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35次瀏覽
傅裕惠(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2013年才剛創團,娩娩工作室的兩位演員林唐聿與賴玟君則是三度挑戰搬演2010年台北文學獎優選劇本《Play Games》。我曾經一度懷疑,為什麼這兩位演員不願意放棄「玩這一場遊戲」?甚至,為什麼兩度詮釋的版本,都脫離不了水池這個設計?(註)──這次,導演廖原慶選擇了以一處半戶外的會館後院,利用一方淺池和淺池牆邊的一棵植樹,在不過五、六坪大小的空間裡,執行有效精簡的調度。若能與2010年台南人劇團同一劇本製作相較,這個演出版本終於讓我看見對這個原創劇本最清楚的爬梳。

雖然僅有短短50分鐘,原作的兩個前提──除了少數道具,僅有空台,以及母親的角色一直是五歲,而另一個女兒的角色則是從五歲、十五歲,演至一百卅五歲──卻是表導演上艱難的障礙。劇本的台詞,更是猶如海市蜃樓的沙漠險境;每一場的軸承轉合,都是陷阱。當初,我便相當喜歡這個文本為觀眾保留的位置;演員、導演與劇作家必須「共謀」,不可填滿,或以豐沛的情感作為保護觀眾的緩衝,必須讓觀眾的想像和情緒主動涉入與解讀,才能完成這場以「小秀」(戲裡遭受家暴凌虐而死的女童)之名而起的祭靈。

對我來說,兩位女演員的表演質地相當特殊(我不否認,我就是為了看林唐聿跟賴玟君才跑去關渡吹冷風)。飾演女兒的林唐聿既有童真的外型,也似冷酷;賴玟君像個孩子,但也有某種執著和偏狹的氣質,兩人在表演的當下,呈現實質的存在感。簡單來說,造不了假。作家創造的角色僅僅是母親和女兒的兩個符號,戲裡的台詞既簡單、也常見,而演員本質的特殊,反倒豐富了角色。第一場以扮家家酒式的遊戲內容,建立全劇對社會議題的諷喻和表演的邏輯,當然也建立了兩個角色的關係。不過,最讓人警醒的是第二場的詮釋;林的變聲和位置讓「父親」這個角色如惡靈般悄然降臨,賴玟君飾演的母親,也在一句台詞的詮釋變換下──例如:妳敢給她戴那個我就打死妳!──猶似被附身而變臉。演員採取的表演策略相當警覺,使得這場戲的角色出入,能與劇作中母親(維持五歲)與女兒(十五歲)的狀態吻合;倘使過程中母親過度壓抑、崩潰或大哭,或是女兒表現出過當的忿恨和報復,那麼表演的動機便會與角色的邏輯衝突,詮釋上便顯滿溢,反而不足。

「母親」的第三場詮釋最是困難;第二場試圖鋪陳家庭內部的暴力真相,但第三場交代的是母親這個角色,如何面對外界和面對自己。「女兒」的角色則須承繼第二場的冷酷和中立,才能合理地以表演建立變換不同角色的邏輯;例如醫生、警察、記者與鄰居等等。導演適度地以一張椅子(代替小秀)和觀眾與舞台的相對位置,讓我們(外界)讀出整個事件的來由經過,同時,也看見那個家庭中這位母親的矛盾和個性。正因為母親有矛盾,演員便不能演出「母親」的自覺或內省的發現;我只能說,這兩位演員渾然天成的特質,讓這兩個的角色當時的表現,都顯得剛剛好。

到了第四場,女兒的角色似乎進入了一種中陰狀態;在女兒的引導下,母親開始玩「進入死亡」的遊戲。原來,母親是第三場的旁觀者,至此,受害和被犧牲的形象,越見鮮明;同時,透過演員詮釋,母親慢慢死亡,也讓我們逐漸看見「女兒」內在的脆弱與渴望。偏偏母親不自覺地走向死亡、走向過去,才能與女兒這個角色顯現的百歲亡靈配合,完成劇終前的「度化」。這個劇組對這個劇本的熟悉、細膩與努力,讓我們面對這個劇本時,至此豁然開朗。

僥倖的是,多虧演出場地鄰居的配合和包涵,才沒讓這個「因地制宜」的演出受到現場環境的影響而幻覺破功,也幸好整齣製作不過度倚賴劇場幻覺,我們才能清楚地看見表演。持平而言,每個版本的詮釋固然有其優缺,但劇作者蕭博勻這齣戲能在五年內被多次搬演重製,顯見這個劇本的「危險性」有多具吸引力!我也欣慰見到這次這批這麼能夠「自主管理」的演員,敢於不斷挑戰自己;即使是減縮製作規模,卻能期待未來表演空間的深闊。

註:2010年九月,北藝大曾以此劇製作,參與六校七系大學戲劇聯展,當時演出的地點在台北植物園旁的國立藝術館,舞台上便設計了一處水池。我也曾經與會發表評論,認為這齣戲是這次聯展中「最不完美但是卻最有勇氣、最接近我想像台灣理想劇場製作的一齣戲。」

《Play Games》

演出|娩娩工作室
時間|2014/1/9 19:30
地點|關渡山行文創會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篇文字關注的,是《play games》這個由「凍齡」媽媽和「接近無限成長」的女兒所構成的血色童話究竟循著什麼規則開展,因此屬於抽象架構的探究。之所以這麼做,有兩個原因。於內文詳述。(張又升)
10月
21
2020
身為導演及演出團隊,其義務可能艱難地包括了,在那被劇本隱蔽的範圍,設法,哪怕一點點也好,向觀眾提出更多寫實線索以供參考、指認、猜測與激盪。如此一來,觀眾才不至於發現,演出/劇本竟因為過於單純,而與己身經驗認知存在著清楚時差。那種令人蠢蠢欲動的觸覺,鮮明的暗示、積極的挑逗、皮膚的感受、「在場」的意義,才能重新在演出現場被激發。(張敦智)
5月
11
2020
演員在扮家家酒的遊樂中,或是情緒較為飽滿與豐沛處很是吸引,尤其是劇末,並不以聲量大小取勝,而是以許多細膩的表情身體及聲音細節的堆砌,面對這樣暴力的題材,產生的衝突與張力更是驚人。(方姿懿)
1月
14
201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