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三世在準備登基前,以搖滾巨星之姿,邀請觀眾/ 子民與他同歡,跟他齊唱。即使這根本不是莎士比亞,全場買單的依舊不少,反應熱烈。大家中計了!而後果就是如題:自況禽獸不如,且不只一次。 (王寶祥)
一、二、三,不跳舞:舞蹈劇場永恆的起手式《康乃馨》
滿地的康乃馨美得令人屏息,但卻召喚不出美麗的舞步,因為人們生老病死,四季春夏秋冬,永綻的康乃馨其實又假又臭。《康乃馨》愈是刻意地克制不跳,愈讓人思考為何要跳:因為舞蹈處理的是身體,不是唱跳。(王寶祥)
關於觀看他人之痛…與火宅之人的領悟/不悟 《愛與痛的練習曲》
布氏疏離技法鼓勵觀者批判思考,但舞劇似乎鼓勵觀者放棄對於內容的思考,而聚焦於其形式的感受。所謂內容,我認為是獨白/ 對話的部分,強納森.楊的寫作其實相當貧弱,除了嘶聲囈語,還是嘶聲囈語。(王寶祥)
差一步就跨越「神秘鴻溝」: 只能華麗轉身,無法跨越鴻溝的《女武神》
所謂的「拉夫拉語彙」,雜揉雜耍、偶戲、電影、動畫、戲劇、歌劇類型,型構奇巧又帶些取巧的混搭,廣受歡迎,已經正式進入歌劇製作的語彙,相信今後仍會以異質的多語發聲。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看見死屍拍手叫好,這是諸神黃昏,眾聲喧嘩的世界。 (王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