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I am how I am” 到 “We are how we are” 《輿圖工作坊》觀察筆記
10月
19
2017
來自中亞的新語(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1次瀏覽
廖于(音樂所研究生)

Artyom Kim、輿圖跨民族樂團、臺灣獨奏家群

由兩廳院主辦的《新點子樂展》始於2013年,至今年邁入第五屆,本屆(2017)策展人趙菁文以「亞洲」為主題,規劃了三檔製作共五檔演出,以歐洲音樂家演繹東亞當代作品的《不承受時間的花》打頭陣,《來自中亞的新語》塗抹出中亞音樂與臺灣的碰撞,最後回到臺灣自製的《遶境共聲》,清晰呈現三種向度的關注視野,提供音樂人一個探索何謂「亞洲新記憶」的實驗性創作場域。

其中《來自中亞的新語》(In the Eyes of the Nomads)音樂會,由韓裔烏茲別克籍指揮Artyom Kim、藝術總監Joël Bons所領軍的荷蘭「輿圖跨民族樂團」(Atlas Ensemble)五位中亞器樂獨奏家,以及八位臺灣中西樂器獨奏家,合作演出兩首臺灣作曲家的混合編制新作、數首中亞民族音樂與一首集體創作作品,並舉辦為期將近一週的「輿圖工作坊」(Atlas Lab)進行排練。指揮Artyom Kim在工作坊引入他獨特的集體作曲方法(the Method of Collective Composing),使獨奏家們為適應而拆解既有的知識慣習時,能夠回到自身所創造出來的器樂新聲響之中,挖掘臺灣當代音樂的各種可能性。

◎ 輿圖工作坊與集體作曲

工作坊主要任務是在一週內從無到有的完成一首合創作品,同時排練兩首臺灣新創作品。在合創作品的排練上,第一天由指揮帶領臺灣獨奏家進行暖身及素材呈現,而中亞獨奏家們在第二天下午抵達。Artyom除了早早寫信說明其集體創作和工作坊將如何進行,亦給予獨奏家們一份「個人暑假作業」 — 每個人都要依據指示提前準備好「自己樂器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of your instrument)」— 鼓勵獨奏家思考感受更豐富多樣的聲響質地。

Artyom的集體作曲(collective composing)概念可能源自1960年代掀起的「集體即興(collective imporvisation)」,1961年李格悌(György Ligeti)也曾寫就《Future of Music—A Collective Composition》一書,而自80年代中起,集體即興創作在臺灣劇場與舞蹈界中亦逐漸為人熟悉【註1】。集體作曲以聲音/音樂為核心,是一種含有即興和預置手法的集體創作模式,在有指揮又試圖去指揮中心的狀態下,Artyom由此延伸出其獨特的四階段方法,運用在工作坊中【註2】。

「集體作曲方法」的前三個階段,實際上未觀察到明顯分水領,更接近光譜式漸變。Artyom從暖身開始,關注能量(energy)的體內外循環,第一階段在於培養音樂家的專注力與直覺,去感受並掌握由個人與集體意識共同推動的音樂能量,演奏者逐步調適而融入創作視野;第二階段發展獨奏家預置的一小段聲音素材(prepared elements,也就是「暑假作業」),形成「集體信息場域(collective information field )」,從域中擷取、仿擬或連結彼此觀點,引導樂手更自在且自發即興出入樂流。在第三階段,Artyom開始篩選並紀錄具創造性的素材和想法,膠粘成較具完整性的長短樂段,讓各素材提供者命名;接著以黃金比例為引,嵌入自然科學和宇宙中的數學規律「費波那契數列」(Successione di Fibonacci)與組織法則「螺旋形」(spiral),大致底定全曲框架,音樂也由此映射出世界的結構【註3】。最後一個階段,則強調演出時將聽眾納入信息場域,讓「集體」的概念在第一階段取消演奏與作曲二分之後,再度打破創奏者與聽眾間的界線。這個階段要求樂手不再只注意舞台上正在發生什麼事,而需要持續感知或即席回應聽眾當下的反饋,音樂也在此拒絕定型中拓展其流動意義。

◎ 工作坊中的創作觀

在工作坊中共同形成的,對何謂集體作曲的認知和實驗,主導了工作坊的階段進程與工作模式。集體作曲的互動關係,就像人類和宇宙之間的連繫,Artyom曾以弦與共鳴腔(string and body)來比喻,弦的振動傳導至共鳴腔強化了聲音訊息,而腔體也會一再把能量回傳到弦身,促使其改變原本的振動規律,形成迴還往復的互文共振。也因此,Artyom特別強調「過程」,一如所有童話都有著類似的故事結構,劇情在主角觸犯禁忌、受到懲罰並最終回家的過程中推進,但故事轉折處與細節都各不相同,就像書法和走路,要從A點到B點有無數種走法路線,即便寫同一個字卻沒有一模一樣的筆跡,重要的是怎麼寫、為何如此寫。

這樣的觀點反映在工作坊集體創作的角色分工上,Artyom除了鬆解獨奏家的舊有框架、培養默契,也成為抓穩走勢、塑造音樂整體結構和平衡者,協助獨奏家感受自己正在寫下什麼字,創造怎樣的聲音。而最終的coda便是「回家」,音樂並未結束在全新的聲響素材中,而是再次回到柳琴最初的樂句,完成一場旅行。

◎ 臺灣獨奏家們面臨的挑戰

指揮在「集體」意識的想像與實踐,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中介物及中介內容為何,而臺灣獨奏家如何回應這種集體狀態下多元的技術需求和記憶需求,同時試著與中亞音樂互動出「好的」聲音,也相當有意思。

無論中西哪種樂器,臺灣的八位獨奏家都擁有非常紮實的學院訓練,熟習特定美學標準下的發音方式,而一開始的暑假作業就敦促樂手們重新思考什麼是「樂器的自畫像」。直至工作坊,Saxophone(顧鈞豪)把雷鳴管(thunder tube)塞進喇叭口,製造既像雷鳴又如大象叫聲的音質,吹法充滿爆發力,而Double Bass(卓涵涵)則在弓法中加入搓湯圓一樣的動作,以弓毛繞圈擦弦,製造細密綿遠的輕盈感。「把打擊樂當弦樂,把弦樂當打擊樂」說法看似戲謔,卻也擺明豐富多樣的音色不囿於單一美學,更能摸索出樂器自己的語言。

在此聲響場域中,聲音的異質性相對較高,要如何形成共感、凝聚出同一條音樂河流不致分裂碎散,“keep going together”便成為獨奏家與指揮的工作重點之一。無論是節奏、音型或音高上的仿擬、卡農與對話,都在排練過程中不斷被實驗,被樂手的直覺抓捕或放棄。同時,近乎膝反射式學院訓練成果也被Artyom一條條拆解,譬如調性系統的內化,使樂句往往從主音開始或結束,節奏部分也曾被點明對正拍(downbeat)起始的不自覺依賴。除此之外,為了紀錄多元異質的聲響與即興段落,記譜方式也呈現各種樣貌,除了五線譜,更多是以抽象線條、波形、圖樣或數字數列來表示音樂的骨幹、轉折點和銜接方式,也利用現場錄音檔協助記憶音樂內容。

美中不足的是,或許受限於語言(指揮與臺灣樂手說英文,與中亞樂手說俄文),臺灣獨奏家與中亞獨奏家的直接對話並不多,抽象敘述的理解缺失偶有閃現,但也可能因此刺激雙方直接以音樂溝通的動機,例如Tar(Elchin Nagijev)在排練空檔跑去找柳琴(陳崇青)即興,或是正式演出前Cello(巫尚謙)臨時被Duduk(Gevorg Dabaghian)抓上台伴奏,兩人幾乎只以眼神和耳朵來對招。

集體創作的聽覺意義,或許在於瓦解了指揮中心、作曲家中心或所謂的個人作曲特質(例如音樂「很巴哈」、「很菲利浦葛拉斯」),素材內在的組織習慣和曲式結構不再被預先規定,因此更凸顯「關係」及「過程」的重要性,使音樂的「未定稿」成為流動的時空,而可以容納此在不同文化,指向一個新的亞洲。

過往在評價音樂如何,多以結果(出版樂譜、現場演奏、錄音錄影等)論成敗,「輿圖工作坊」的集體創作形式卻提供另一種共振途徑,模糊掉作曲、演奏及指揮三者壁壘分明的功能性,得以聽見過程裡每個人是如何在自己和他者之中誕生,且藉由音樂,與世界展開千絲萬縷的連繫。一如Artyom曾說過,創作是“I am how I am”,這場橫越幾千公里的跨世代、跨文化交匯,也聲明出它獨特的 “We are how we are. We are music.”

註釋

1、參考資料:《集體即興創作:約瑟夫.柴金與開放劇場》,朱靜美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2、集體創作方法四個階段,資料來源為指揮Artyom Kim寫給臺灣獨奏家的暑假作業,同時此段書寫亦融合、印證於排練現場的觀察。

3、指揮在排練中不斷與獨奏家嚐試不同長度、規模與丟接形式的樂句螺旋,例如:以費波那契數列1-1-2-3-5-8與8-5-3-2-1-1(反轉)交互穿插,一組發音另一組休止,並使用在命名樂段的結尾節奏型,同時也設計將拍數結構貼近黃金比例1.618。相關數學原理影片請參考:The magic of Fibonacci numbers | Arthur Benjamin

《輿圖工作坊》

演出|
時間|2017/9/18-23
地點|國家音樂廳排練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
古典音樂的結構雖然嚴謹,但演奏時卻充滿了靈活性。室內樂除了展現個人特質與炫技感的同時,又可與夥伴享受直達內心深處的親密感,在舞台上發揮一加一遠超過二的力量。與慕特演奏完三首安可曲,面對聽眾飢渴的呼喊,歐爾吉斯便邁開雙腿──伸手將琴蓋給關了。
3月
20
2024
在演出中,我們可以清楚感受到四位音樂家之間的互動和默契;張善昕領導精神不言而喻,與西本佳奈美的音樂表現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成為整個演出的靈魂。黃子維和蔡弦修則是很好地配合小提琴家,為整首樂曲鞏固演奏力場。倘若其中一人受到環境變化,在舞台上思緒飄移、發出了與排練時不同的聲響時,其他人是否能即時接住,適度調整演奏技巧,來達到團隊心目中的平衡聲響?答案肯定少不了「靈活性」……
3月
19
2024
兩人合作上的從容自信,讓人深感舒適愉悅。這使得觀眾在接下來長笛獨奏之費尼豪(Brian Ferneyhough)《卡珊德拉夢之曲》(Cassandra's Dream Song)體會到什麼是嗆辣的反差。這首新繁複風格的樂曲,使獨奏家埋首於樂譜,如火如荼地跟作曲家進行跨時空對談,但無法理出頭緒的觀眾,礙於困在座位上無法逃脫,產生無法「讀懂」任何語彙的急躁:孩子扭頭窸窣、大人拾起手機。而普里米亞尼(Leanna Primiani)《未決,給短笛/長笛與電聲》(Uncertain for Piccolo/Flute and Elextronics )更是另一挑戰,相比齊賓《第一號音樂會快板》(Concert Allegro No. 1)有夥伴加持,句法銜接清晰、整體融洽合一的表現,《未決》預錄好的電子音樂隨著秒數播放,有別於真實樂器的互動,長笛家追趕拍點的吹奏不如先前悠閒,加上擴大機出來的聲響乾扁,長笛音色受之影響也漸漸少了靈活的光輝,顯得有些落寞。
3月
11
2024
在二人之間,周善祥的演奏尤其令人驚艷。他不帶一絲仿古風格,而以現代的句法演奏,彈起維也納古典主義的莫札特卻渾然天成。例如,在K. 305第二樂章變奏曲,他指尖下的音符及樂句連綿不止,色彩近乎浪漫主義;最後一首K. 526第二、三樂章則在小提琴與鋼琴的共同線條之外拉出精巧旋律,再度展現他高超的多聲部處理能力。另一方面,卡普松承襲著他招牌的溫暖音色以及濃情樂句,用有些過度深情的方式演奏,慢板樂章尤其;這雖在末兩首的K.481、K. 526有動人的情緒堆疊,但在E小調K. 304第二樂章則稍嫌濫情。此外,他也穿插嘗試質樸的古典風格,使用減少抖音、音色平實的奏法(如K. 380),這則顯示了他自由嘗試多樣方法、隨興而至的詮釋思維。
3月
04
2024
鋼琴合作家的彈性表現在不同的時機,即使面對同一首樂曲,當合作對象從聲樂轉為器樂、遇上不同音樂家各自的詮釋想法,大家對音樂的期待不同,造就了合作間的無數浪漫與挑戰。《漫遊歐陸》為長號與鋼琴之間的對話,除了瞥見銅管樂器與擊弦樂器如何協和共存,更展現了聽覺與氣息間的眉眉角角。
2月
08
2024
年節將至,在廣大的餅乾禮盒之中,我將歪腦筋動到關注已久的起司禮盒,那些禮盒填充了主廚精選的肉乾、水果或堅果,供人搭配食用,繽紛多彩的食用搭配技巧讓小小一塊起司誕生絕妙的味覺宇宙。《伊比利之味》曲選法籍、俄籍作曲家詮釋「西班牙風貌」的聲樂作品,靈感藉由實驗、複製與再現,最後於西班牙作曲家作結,藉流傳當地古老民謠譜曲,探索出深邃的音樂能量。
2月
06
2024
當眾樂器發出聲響的一瞬,舞台上的人們僅有一個目標,那便是將音樂發揮到最理想的狀態。《迴旋匈牙利》來自「黃俊文與好朋友們」,當中純擊樂與純絃樂的兩首室內樂曲帶給聽眾不同滿足,令人醉心於室內樂的美妙存在。
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