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與人間的距離《湯瑪斯・漢普森 & NSO》
11月
17
2017
湯瑪斯・漢普森(羅苑韶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0次瀏覽

演出: 湯瑪斯・漢普森(Thomas Hampson)、黃佳俊、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 2017/11/10 19:30

地點: 國家音樂廳

文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豐富的歌唱性,讓馬勒的音樂得以穿越時空,持續在21世紀發揮影響力,不僅成為全世界各大交響樂團音樂會的熱門曲目,也琳瑯滿目的出現於20世紀的唱片市場,是指揮家及聲樂家的兵家必爭之地、是音樂系的學生必定鑽研的樂譜教材、也是音樂學家紛紛閉門苦讀的葵花寶典,更是古典樂迷趨之若鶩的必備良伴。

以上所述更說明了湯瑪斯・漢普森何以獲得「歌之大使」的稱號,在約莫四分之一的歲月中,他不但演唱馬勒,也鑽研並重新編定了《少年的魔法號角》的鋼琴版本的樂譜,更追本溯源的演繹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也與古樂指揮家哈農・庫特(Nikolaus Harnoncourt, 1929-2016)合作灌錄專輯,如蒙特威爾第的《晚禱》、莫札特的歌劇《費加洛婚禮》及《唐喬望尼》等等,還有數不清的歌劇作品,同時更致力於演唱美國作曲家的作品,如佛斯特與巴伯等等的歌曲,對於音樂的廣泛涉獵及對藝術的完美追求,早已成為聲樂家們的典範。

所以此次漢普森首度來台演出,與新加坡指揮新秀黃佳俊及國家交響樂團共同合作,更是眾人引頸期盼的樂壇盛事。果然名不虛傳,音樂會下半場一開始的〈聖安東尼向魚傳教〉,猶如一位飽經世故的說書人,活靈活現的向人們述說那來自中世紀的傳說,在生動有趣的三拍子裡,表現歌曲活潑風趣「假象」,與木管樂器群中黑色幽默的回應,著實充滿揶揄反諷意味。〈人間生活〉中,由一對母子的重覆性對話,沒有呼天搶地的激憤,反而是理性的述說,更表現出馬勒音樂深刻情感表現。〈天堂生活〉中,除了以紮實的演唱功力展現倏忽其變的情緒轉折,內斂深沉且層次豐富,更善用歌謠的特質,隱喻出現實生活的三聲無奈;在〈原光〉中,更藉由溫暖圓潤的歌聲,似乎天堂早已浮現眼前。

漢普森對於音樂的深刻詮釋的確入木三分,將馬勒音樂的歌唱性發揮到淋漓盡致。但可惜的是樂團聲響很多地方蓋過歌聲,有些音色較為細膩或情緒較為黯淡的樂段,或是一些音域較低的音符,歌聲有點傳不到較後面的座位 (筆者坐在2樓16排左側靠出口)。

當然,指揮家如何詮釋音樂是很主觀的事,所呈現出的結果代表音樂家的品味,以及與其他音樂家的合作默契,還有個人音樂演奏技術。不過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展現音樂的張力及戲劇性,是想要塑造的像史塔溫斯基般的石破天驚,或是想表現後期浪漫的濃烈情感等等皆無妨。但,千萬不可失去馬勒音樂的歌唱性,就算是交響樂也是如此。就宏觀來看,《第一號交響曲》就像是一首純器樂的藝術歌曲,馬勒引用了他的藝術歌曲的素材,在樂曲中不斷發展。至於第二樂章的蘭德勒舞曲,通常會與馬勒稍早所寫的藝術歌曲〈韓斯與葛瑞特〉(Hans und Grete) 聯想在一起,誠如馬勒所指示「強而有力的移動」(Kräftig bewegt),的確必須要精神抖擻的歌舞狂歡,但應該不用詮釋的如此的劍拔弩張吧?

客席指揮黃佳俊與國家交響樂團的默契恐怕還需再花時間建立,再加上他是初次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對於場地音響效果不熟悉,加上這首樂曲本來就不易表現,導致出現團員與他的拍點不一致,聲響上有些凌亂,甚至影響到音準。尤其《第一號交響曲》第一樂章,一開始在低音提琴所延續的長音A,不斷出現的四度音程下行的音型,是聲音的「照妖鏡」,不論是音色的統一與否或音準上的細微誤差,在完全音程上皆很難掩人耳目。這些四度下行的音型雖由不同樂器銜接演奏,聽覺上必定要能一體成形、無縫接軌。之後進入第一主題,是由大提琴所引導的〈今早走過田野〉旋律,之後的每個聲部陸續進場,拍點不夠明確,所以樂句很難清晰,導致交錯的旋律線條有些模糊,缺乏層次感。此外,音樂的張力及樂句綿延性的營造,是馬勒所有作品的基本要求,所以力度的變化應還有更細膩斟酌的空間,否則,整首樂曲在聽覺上容易變成四分五裂。

此外,節目冊的解說相當專業,由音樂學家羅基敏教授執筆,可見主辦單位的用心。羅教授將音樂的每一個元素分門別類、脈絡分明、深入淺出的講述,實為音樂學界的典範,更呼應了馬勒音樂深刻的文學思維及哲學意涵。

馬勒的音樂是用歌唱性,呈現天人合一的自然情感,也用黑色幽默與放蕩不羈的對比,表現生命的豐富味況。衷心期盼在《第一號交響曲》與《少年魔法號角》中,看到更多馬勒在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心靈獨白,能夠透過音與詩的緊密關係,在人聲與器樂之間,找到天上與人間更多的交集與融合。

《湯瑪斯・漢普森 & NSO》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晚漢普森的演唱應不在理想的狀況內,不知是感冒或是身體微恙,當晚漢普森每演唱完一曲便要轉身喝水、擤鼻涕甚至咳嗽,但在樂曲開始時仍盡全力的演唱,其敬業精神無疑讓人敬佩。(武文堯)
11月
20
2017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