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經典與轉譯《倩女・幽魂》
12月
20
2018
倩女・幽魂(香港舞蹈團提供/攝影林鼎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3次瀏覽
石志如(專案評論人)

說起徐克1987年《倩女幽魂》是80年代香港電影的巔峰之作【1】,香港舞蹈團編導楊雲濤,選擇以舞劇的形式將徐克的電影版本,直接作為這次展演核心。在這次香港舞蹈團版《倩女・幽魂》,以舞蹈敘事詮釋,演出區分四幕,大致包括〈初見〉、〈痴戀〉、〈殊途〉、〈情幻〉等舞段,其下再各延伸出兩舞段,總共十二個舞蹈片段,並利用燈光與景片作為場景調度的元素,此外還擷取電影重要片段作為開場與結束的投影畫面。

觀察這齣舞劇的敘事脈絡與風格,企圖重現徐克所塑造的人物性格與電影情節:如〈初見〉聶小倩(唐婭/潘翎娟飾演)與寧采臣(米濤/李涵飾演)的相遇模式、〈盂蘭・亂〉的紙偶遊街、〈殊途〉燕赤霞向寧采臣點破人鬼殊途、〈人間・道〉寧采臣持法器降聶小倩、〈倩女・情〉聶小倩用白長紗象徵鬼魅身份與被束縛的枷鎖、〈人魔・戰〉出現在電影的人頭堆在舞作中也出現相同意象,最後〈蘭若・逝〉寧采臣以手在窗台前擋光等,上述完全出自於電影關鍵畫面。

相較於當代劇場早在70年代醞釀解構文本至今蔚然風行,香港舞蹈團版《倩女・幽魂》展現的是:一、照徐克電影版重現;二、選擇以徐克營造的人物性格進行角色詮釋;三、不以當代慣用的多重敘事軸心解構敘事手法,而是以傳統單一敘事軸鋪陳;四、以舞演劇;五、作品追求單一明確的愛情核心價值。上述完全服貼於徐克電影版的敘事模式,筆者好奇在排除顛覆或解構電影文本重新詮釋之可能,於經典文本之框架之下,編導楊雲濤如何做到跨域轉譯(電影至舞蹈)?又或者超越經典?

首先劇場的表演區位是開放至最大限度,突破鏡框式舞台(觀眾席、舞台地下層、台上懸吊系統、開放後方舞台等),此外舞台佈景在舞台正上方,懸掛一個活動式橫向的大型隔窗,隨著場景轉換至寺廟時,由上灑落的隔窗光影瞬間讓舞台如寺廟內廷之感,而這種隔窗式的簍空設計,也應用在聶小倩與寧采臣相遇的私密場域,以及作為第四面牆的投影背板,整體佈景設計具統合感與創意。

而劇中主要角色從動作質地的殊異,塑造不同人物形象並建構出鮮明性格。演出者以舞蹈動作敘事,將豐富的情感投射於肢體符號,並應用經過設計與美化後的日常生活動作與中國古典舞技巧相融合,展現一種具有溝通功能的敘事肢體語言與觀眾產生互文意義。上述如西方芭蕾以大眾熟知的生活手勢或體態(啞劇手勢的設計),作為舞蹈劇情的表現,《倩女・幽魂》同樣以此取代電影的話語脈絡。我們可以從聶小倩與寧采臣的〈蘭若・戀〉雙人舞段中,他們展現出純熟的拋接、支撐、旋轉、雙人重心轉移等舞技,舞蹈亦掌握男女談戀愛的節奏與情緒,同時藉由相戀時親密舉止之表意,描寫出男女的情愫流動。此外,第三幕燕赤霞與徒弟們的拂塵群舞,一樣透過動作間的設計與演員表情之流露,營造一種逗趣、活潑的趣味性,是整場較為輕鬆愉快的場景。

而幾處利用劇場特性所展現的隱喻效果,讓作品的詮釋起了新意:如舞作〈初見〉眾女舞者兩兩披著一件長白紗,在濃濃的煙霧中相互牽引共舞,白紗象徵輕飄的鬼魅形影,亦象徵即如鬼魅卻也無法擺脫命運羈絆;〈人魔・戰〉將電影操控鬼魅的樹妖魔爪,以黑色彈性鬆緊帶綁在受操弄的男鬼魅腰上,透過男舞者的彈跳、翻滾與威武的兇猛姿態,象徵魔爪的高深神力;〈蘭若・逝〉尾聲處利用燈光的視覺殘影效果,表現聶小倩的魂魄散盡。

整齣舞作在重現經典與轉譯之間,不斷取得平衡,讓這齣《倩女・幽魂》不僅忠於徐克的電影版本,其舞蹈編導與舞者表現,更完全忠實地呈現角色人物的情感,而至於如何突破文本的敘事框架或超越/顛覆電影的預設立場,我想是作為觀者的最大期待。

註釋

1、故事文本改編自蒲松齡的《聊齋誌異》(又稱為《鬼傳》),幾位主要劇中人物聶小倩、寧采臣、燕赤霞與樹妖等,在電影中因王祖賢、張國榮、午馬與劉兆銘等將主人翁的人物性格詮釋得淋漓盡致,至今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其中又以寧采臣與聶小倩的人鬼戀,以及燕赤霞為殺鬼救人至救鬼懷仁的道義兩全,將整齣戲的主體價值,透過不同層次的愛或關懷,來跨越人鬼殊途的藩籬枷鎖。(筆者以電影版摘其要義。)

《倩女・幽魂》

演出|香港舞蹈團
時間|2018/12/15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者的身段重現人物的特質與內心,舞台設計呈現陰陽之隔的氛圍,並藉着其符號性引發觀眾更多的聯想,配以電影原聲帶的音樂勾起觀眾的記憶並牽引情緒。(朱珊珊)
1月
05
2019
其中大眾對聶小倩故事最為熟悉,功在1987年香港徐克《倩女幽魂》電影,但在《聊齋志異‧聶小倩》中的故事原型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蒲松齡的寫作自然有其背景與視角,但文本的改編,更可顯現當代意識與區域景況。(陳伊婷)
1月
03
2019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