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中的「蚵寮漁村小搖滾2022」——音樂祭的原生地與鄉愁
3月
12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63次瀏覽

林真宇(專案評論人)


「蚵寮漁村小搖滾」舉辦於高雄梓官蚵仔寮漁港與海灘旁,自 2012 年首度舉辦後,每隔幾年,總會以一種隨興且無法估算的腳步,在二二八前後上演。

免費的音樂演出,吸引眾人開車、騎車從各方而來,同時也吸引了居民。在蚵寮漁村小搖滾十週年的此刻,儘管疫情未歇,參與者仍在南方擁有了與海風、陽光、漁船、音樂相依的四日。儘管在這個週末,距蚵寮二十分鐘車程的高雄市中心,台灣燈會的最後一週正盛大上演;此時卻有許多人,背向燈會朝著梓官往北而來,置身於這與眾不同的音樂祭。


正因為堅持,所以與眾不同

「蚵寮漁村小搖滾」(以下簡稱「蚵」)與許多音樂祭不太一樣。沒有政府補助或標案支撐,「蚵」由地方人士籌款自辦,許多音樂人響應支持、無償演出。創辦人蔡登財所希望的,是讓更多人認識蚵寮和漁村的風情與文化,他也對青年人口流失、以及創造地方就業機會等議題相當關注。而透過入口處的展覽,地方文史也有被介紹的機會。由這幾日的人潮、觀眾的笑容,及 2015 年發行的紀錄片「蚵子寮漁村紀事」受到的好評和迴響,似乎可見:他們辦到了!

儘管上一次的「蚵」舉辦在六年之前,卻似乎與諸多音樂人和觀眾累積了情誼。本次的演出者除了第一屆以來便數次登台的阿飛西雅、麵包車樂團與拍謝少年,也包含 2014 或 2015 年曾經登台的林生祥、大竹研、農村武裝青年、陳明章,以及高雄在地樂人必順鄉村及風賴坊等等。不同於數個舞台同時演出、一刻不得閒的音樂節,「蚵」只有一個主舞台,走幾步路便有許多攤位、距離漁市也不遠。

長長的節目單,從上午一路到夜晚。儘管偶有延遲,但觀眾也絲毫不介意。晴朗的高雄、漁港與音樂,放慢一點腳步,似乎才是正確的呼吸節奏。許多聽眾找到了落腳之處,便是一整日。而群眾中,也不乏假日來此散步的居民。一位銀髮老太太停下腳步,往前看看演出間的試音,回頭望著音控台的人員,她說:「每一個演出都要重新設定,好辛苦啊。」


簡單,卻讓音樂回歸初衷

於是,被假日港口吸引的民眾,以及被音樂召喚而現身的聽眾,開始匯流。音樂祭終究不需是年輕聽團仔的專利,好向他人炫耀著獨特品味;音樂祭應該是各形各色人相逢之處。在這裡,現場音樂的獨特與親切並不互斥。簡簡單單的一個舞台,讓我們迎著夕陽與陣陣海風。

我們聽著林生祥唱著關於遊子隻身於城市打拼的「臨暗」,想著城市與家鄉間的種種,接著,他聊過去來蚵寮的記憶,悠悠唱「港都夜雨」;我們也聽著一陣子不見的薄荷葉,唱著 2005 年專輯《的士房間》裡的「愛的大未來」,而台前聽眾們一起唱著、跳著。或許在場無論是音樂人或者是聽眾,當年都曾想像過關於獨立音樂的大未來:一個在地、草根、由下而上 (bottom-up) 的音樂場景,不失為美好想像。然而,在這各國創意經濟時常校正之後再回歸,但政府的投入和引領已成必然的此刻,蚵寮的 2022 年,似乎就是那過去曾想像,那仍有獨立靈魂的未來。它彷彿是自 2012 以來,獨特演出模式與社區動能的原生地,展示對當時音樂的鄉愁。

於是,人們並未在無人機演出絢麗、煙火燦爛、人潮洶湧、水泄不通的高雄市中心多做逗留,他們駐足於一個自由而不造作的漁港,觀看用對地方的珍視撐起的一場節慶。所有的自在,都要多虧主辦者任性、熱情地、讓音樂融入在地風景。儘管他們說自己不懂音樂。

不確定下次什麼時候能再相逢,但或許能確定的是,這群把音樂一次次帶來蚵寮的人們,心裡的轟轟烈烈,可比燈會萬千煙火。

《蚵寮漁村小搖滾》

演出|
時間|2022 / 2 / 25 - 28
地點|高雄梓官蚵仔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